只要方法掌握好,草莓炭疽病就不是事兒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5T09:35:35+00:00

草莓,是一種紅色的花果,又名鳳梨草莓、紅莓、洋莓、地莓等,為薔薇科、草莓屬多年生草本,富含胺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檸檬酸、蘋果酸、果膠、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及礦物質鈣、鎂、磷、鉀、鐵等,是大家非常喜愛的水果。

草莓,是一種紅色的花果,又名鳳梨草莓、紅莓、洋莓、地莓等,為薔薇科、草莓屬多年生草本,富含胺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檸檬酸、蘋果酸、果膠、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及礦物質鈣、鎂、磷、鉀、鐵等,是大家非常喜愛的水果。

在草莓種植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炭疽病這個頭疼的病害,從苗期開始,一直到果期都在防治,但防治效果有時候不是很理想,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對於這個病害我們需要深入了解一下,然後對症下藥。

認識草莓炭疽病

1、草莓炭疽病的概念

草莓炭疽病是由膠孢炭疽菌、尖孢炭疽菌或草莓炭疽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草莓上的高等真菌病害。侵染草莓葉部有2種炭疽病菌:一種是炭疽葉斑病,也叫黑斑病,由草莓炭疽菌和膠孢炭疽菌引起;另一種是不規則葉斑病,由尖孢炭疽菌引起。

草莓炭疽病主要發生在草莓的葉片、葉柄、匍匐莖、根莖、花和果實上。

2、草莓炭疽病的發生條件

草莓炭疽病是一個高溫高濕型的病害,病害一般在溫度為20-30℃條件下發生,病原菌菌絲體的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3-30℃,而發病溫度較高,在28℃左右。只要田間濕度80%-90%,且溫度適宜,都有可能發生炭疽病。

3、草莓炭疽病的發病形態

葉片:會形成黑褐色病斑,圓形或不規則,凹陷,常有輪紋,輪紋上密生黑點;

莖稈:形成黑褐色病斑,呈長圓形,凹陷,中間紅褐色,後期枯死;

果實:病斑呈圓形,淡褐色或深褐色,果實軟腐凹陷,後期乾燥後變成僵果;

4、草莓炭疽病的傳播方式

草莓炭疽病主要靠雨水和風力傳播。

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方案

草莓炭疽病的防治主要從兩個方面下手,一是用藥的時間,二是藥劑的選擇。草莓炭疽病和其它作物炭疽病類似,只要方法掌握得當,階段性地選擇合適的殺菌劑,就不會出現防控不住的現象。

根據草莓炭疽病的發生條件,一般在苗期和移栽期最適宜發生。育苗期一般在7月份到8月份,正值高溫時期,且苗圃的種植密度較大,濕度也高,適合炭疽病的發生,所以在苗床時期就需要著手預防。

苗床時期:

可以採用噴淋的方式進行,用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醯胺、戊唑醇、咪鮮胺、甲托或一些復配產品即可。

移栽時期:

根部淋施苯甲·嘧菌酯、精甲·咯菌腈等,預防根部炭疽病的發生。如果已經發生,可用肟菌酯、戊唑醇、咪鮮胺、苯甲·嘧菌酯等防治,可以連續用藥,直至病斑不在蔓延。

花果時期:

花果期防治較前期稍微麻煩,只要是考慮到花的傳粉受精和果實的發育,一般選擇粘著性較小、安全性較高的懸浮劑或水分散粒劑,切忌使用乳油和微乳等劑型。

可以選擇肟菌·戊唑醇,咪鮮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等,連續用藥2-3次即可控制。

草莓炭疽病的防控要點

1、培育壯苗,增加植株本身的抗性,有條件的話使用脫毒苗;

2、預防為主,根據病害發生規律,提前少量用藥預防;

3、加強植株管理,及時摘除老葉、病葉、病果等;

4、加強肥水管理,控制氮肥用量,預防植株徒長,培育壯苗;

5、及時通風透氣,降低棚內溫、濕度,錯開發病的最佳條件;

6、不同品種對藥劑抗性不同,選擇合適劑型的合適藥劑,輪換用藥。

草莓炭疽病防治主要以預防為主,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為輔,採取綜合防治的原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