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傷害可以有多大?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9T12:29:21+00:00

我是一個懂事的孩子,是的,從小「懂事」就是我的代名詞,可是我卻恨透了這個詞,我從不認為這個詞是對我的誇獎,而是大人們給我上的一道枷鎖。我應該算是一個留守兒童,小時候,父母在北京打拼賺錢,而我在還沒有記憶的時候便跟著姥姥姥爺在一起生活。為什麼不是爺爺奶奶呢?

我是一個懂事的孩子,是的,從小「懂事」就是我的代名詞,可是我卻恨透了這個詞,我從不認為這個詞是對我的誇獎,而是大人們給我上的一道枷鎖。

我應該算是一個留守兒童,小時候,父母在北京打拼賺錢,而我在還沒有記憶的時候便跟著姥姥姥爺在一起生活。為什麼不是爺爺奶奶呢?很簡單,因為重男輕女的萬惡思想。我從小便對爺爺奶奶是沒什麼印象的,我只知道他們不待見我,就因為我是一個丫頭片子。

小時候我還經常幻想,如果我是一個男孩子該有多幸福,以爺爺奶奶對男孩子的喜愛程度得有多寵我。我甚至曾經覺得我是媽媽不受公婆喜歡的罪魁禍首,如果我生成一個男孩子,一切都會不一樣。我把一切的責任歸結到自己身上,帶著罪惡感生活著。

雖然那時候年紀小,但看到周圍的小朋友們都是叫著爺爺奶奶,只有我跟周圍的老人們叫姥姥姥爺,我便清楚地知道,我和其他的小朋友是不一樣的。

同學們放學都有爸爸或媽媽接回家,而我永遠是自己背著書包獨自走回家,因為姥姥姥爺年紀大了,沒辦法接我。看到小朋友們向父母撒著嬌去買零食,我只會在心裡偷偷地渴望著,什麼時候我的爸爸媽媽也能來接我放學,帶我去逛超市,我想吃什麼就給我買什麼。但是我知道,不會有那樣的機會的。

姥姥家經常會有人帶著水果糕點之類的來看望。小孩子總是嘴饞的,我想吃,但我不敢要,甚至在大人們問我要不要吃的時候,我還會違心地說:我不愛吃這個。因此還會經常被大人們說:這孩子真挑食。我委屈,但我沒辦法反駁。

我小心翼翼地生活著,儘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因為在某些長輩眼裡,我是一個外人,他們甚至會經常跟我開玩笑說:外甥是狗,吃飽了就走,養大了也是個白眼狼。我知道,他們是在發泄心中的不滿。但每次當著我父母面的時候,他們又會表現得對我頗為疼愛和照顧,其實根本沒必要,因為我從來也沒想向父母提這些,從小見慣了這種虛偽,我已經麻木了,習慣了把委屈往肚裡咽,自我消化。

我努力表面的對一切都毫不在意,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別人的一個眼神或一句不經意的話,我都能自己偷偷地揣測好久。我討厭自己的敏感,但這仿佛已經成為了一種根本改不掉的習慣,導致我很疲憊。我羨慕那些將自信洋溢在臉上的人,那是我無論如何也學不來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討好型人格」,害怕拒絕別人,不敢表達自己,我想我就是了。《人間失格》裡也有這樣一句話: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我總是在自我降低,逼迫自己去迎合他人,這是一種病態心理。

有人說,原生家庭的傷害是可以彌補的,或許吧,但是從小養成的性格是很難後天改變的。如果可以的話,還是希望家長們能給孩子多一點陪伴和關愛,儘量給他們一個完整的童年,讓他們能夠樂觀自信地成長起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