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福音戰士》細節分析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9T12:54:32+00:00

而1995年對日本的ACG來說可謂是具有重要意義跨時代的一年,有兩部動漫神作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界,一部是鬼才導演押井守的《攻殼機動隊》讓大家認識到原來動漫也可以這麼嚴肅,和電影的區別只是表現形式不同,另一部就是痞子導演庵野秀明的《EVA》。

在此之前日本的動漫除了《高達》這種大眾經典之作,大部分都是給小孩子看的動畫片。而1995年對日本的ACG來說可謂是具有重要意義跨時代的一年,有兩部動漫神作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界,一部是鬼才導演押井守的《攻殼機動隊》讓大家認識到原來動漫也可以這麼嚴肅,和電影的區別只是表現形式不同,另一部就是痞子導演庵野秀明的《EVA》。

《EVA》的出現可謂給日本民眾打了當頭一棒:

原來ACG也可以這麼高大上?心理學?哲學?神學?意識流?存在主義?後現代?首先在檔次上立馬和小孩子過家家的動畫片區分出來,有一種你看「小黃書」,我看「紅樓夢」的感覺。

革命性地改變了人們心目中ACG的形象,可謂醍醐灌頂,其次更為重要的是《EVA》承載的信息量實在是太大了,數以億噸的信息量把所有人都嚇到了。

另一方面《EVA》中描繪的末世情節在當時的日本大眾心中引起了強烈共鳴,此處引用村上春樹的一段話:「一九九五年一月和三月發生的阪神大震災與地鐵沙林事件,是日本戰後歷史的具有極其重要意義的兩大悲劇,是即使說『日本人的意識狀態因此而前後截然不同』也不為過的重大事件。有可能作為一對災難、作為在講述我們的精神史方面無可忽視的大型里程碑存續下去。」

至此ACG開始走向成人化。

此段摘取了來自漫畫第一話庵野秀明的《我們到底想做什麼——寫在EVA開播之前》:

「故事中有個14歲的少年,害怕與別人接觸。

他認為自己的行為是無所謂的,放棄讓別人了解自己。

生活在一個封閉的世界。

自認自己遭到父親遺棄,自己是個沒有用的人。

卻沒有自殺的勇氣,是個膽小的少年。

故事中還有一個29歲的女性,與別人接觸時儘可能的保持距離,從表面的接觸中逃開,以保護自己。

兩個人都受到傷害感到極度恐懼。

兩個人都欠缺一般主角所具備的積極性,讓人覺得不合適。

但是我還是讓他們當主角。

有人說「生活就是需要變化」。

我希望在這個故事結束時,不管世界也好,他們也罷,都能有所改變。

所以我創作了這部作品。

這就是我真正的心情。

《EVA》是我在頹廢了4年,什麼事都不干之後,全心投入的作品。

逃避了4年,就是死不了的我,秉持著唯一信念「不能逃避」!的情況下再度創作的作品。

想要讓自己的心情表現在影片中而產生的作品。

我知道這是一個衝動,傲慢而且困難重重的舉動。

但卻是我的目標。

結果還不曉得。

因為在我心中這個故事還沒有結束。

真嗣,美里,零等人會變成如何,往哪裡去,還不清楚。

因為工作人員的想法究竟如何也還不清楚。

感覺上很沒有責任感吧。

但這卻是我們為了達到和作品[同步]的目標所產生的結果。

「即使如此,也是仿造的。」

雖然背負著這種風險,但現在我們也只能依著這種方法製作。

因為我們的[原創],只出現在那個地方……

1995.7.17 一個陰雨的日子「

風格

關於「錢」的問題一直圍繞著《EVA》,好多寓意深刻的場景都被解釋為「沒錢了才這樣拍」,在這裡必須要為庵野洗白一下:不得不承認有很多地方確實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但是也著實有很多地方是導演的刻意如此,

因為《EVA》開始的風格就是黑暗的,詭異的,懸疑的,逐漸增加了邏輯性的,心理學的,暴力的,驚悚的,哲學的,最後成了導演的內心大秀場。

白噪音,空鏡頭,意味深長的台詞,又省錢又神秘的靜止鏡頭,獨特的構圖,對比強烈的場景安排,貫穿始終的宿命感,突然高能的古典音樂,多線敘事和平行蒙太奇等一系列表現手法讓《EVA》成為一部風格很詭異的作品。

場面描寫

人物對話的時候,畫面往往是人物身邊的東西,比如律子打電話,畫面是她的電腦桌,美里打電話,畫面是她的身邊的物品,學校老師講課,畫面是孤獨的學校,人物對話時表現的卻是場景,這一點在劇中無處不在,好像刻意隱藏角色的表情一樣。大家應該對這種感覺很熟悉,比如影視劇中經常有去世的人留下的的遺言被別人讀出來,就是這種感覺,還有一種情況我們會產生這種感覺——那就是我們做夢的時候。通過這種反差的場面描寫,更能烘托出懸疑神秘的氣氛。

另一個突出懸疑神秘氣氛的就是對鏡頭的把握,要麼是遠鏡頭,人物占畫面比例很小,要麼是特寫,人物占畫面比例很大,為什麼沒有中鏡頭呢,因為中鏡頭是偏喜劇風格的。而特寫能突出人物,更顯悲劇性(大家可以細心觀察,悲傷的電影中特寫很多,而喜劇風格的電影則幾乎沒有人物特寫)。而且劇中類似「偷窺」的遠鏡頭特別多,而且沒有配樂,只有嘈雜的背景音和台詞,在這種風格的鏡頭裡,懸疑色彩陡然上升。

平行蒙太奇

當時看的時候,我就非常好奇,這次宏大的世界觀,這麼多人物和故事導演是怎麼講的,剛看完真的是一臉懵逼,其實人物線、劇情現就那麼幾條,只是導演講故事的水平太高了而已。

《EVA》是典型的多線敘事,劇中一些傳統的表現手法功底很足不必多說,非常出彩的是多線敘事和平行蒙太奇的運用。前期埋下的伏筆非常非常非常多,暴力的戰鬥只是表面,實際暗地裡用足了隱喻與暗示,不管是動作戲還是文藝戲都結合的很好,表面看主線是機器人大站外星人,隨著後來劇情發展,越來越多的支線參雜進來,越來越多的人物線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個異常龐大的世界觀。

單講《EVA》本身的藝術水準,放眼望去成千上萬部動畫作品,能達到《EVA》這種級別的屈指可數。領先時代的人設,錯綜複雜的劇情,強烈的意識流手法,大量宗教、哲學意象的運用,風格化極強的鏡頭與構圖,原創配樂。《EVA》在這些方面都做到了業界的佼佼者,無論藝術性和觀賞性都近乎完美,所以《EVA》被稱為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同時被公認為日本歷史中最偉大的動畫

庵野秀明自己也說過《EVA》這部作品是他人生的影射,而反映自己人生正是其獨特的創作理念,庵野秀明通過《EVA》來剖析自己的內心深處,進一步來剖析了一代人——即御宅族的內心世界。所以這是一部具有雙重性和矛盾性作品:一方面它表現出很強的御宅族向性,另一方面又對所謂御宅族的精神世界進行了徹底的批判。

作品核心是想探討「愛」。但這個「愛」的內涵有點複雜。作品核心是想探討「愛」。但這個「愛」的內涵有點複雜。在庵野秀明的心中,愛的概念里捲曲著各種動機:最先,是面對生存危機時的「依存感」,就像綾波麗對碇司令的那種,始於劫後餘生。(但碇真嗣救了她之後,麗又意識到這種愛不是唯一的)。然後是美里對加持良治那種,有解脫和欲望的意味;律子博士母女對碇司令渴望的權力欲和占有欲;明日香對真嗣的喜歡源自孤獨和求勝心,真嗣渴求的父愛,轉變成對渚薰的同性之愛……真嗣對所有女性角色產生的感情有「求解」的想法,這種愛,在某種程度上竟也曉得如此單純。

末世之下沒有一個英雄,也沒有爭議邪惡的立場,甚至許多普世的價值觀都不能套用在裡面。但人性的矛盾在這種環境下卻是如此的真實,這也許是作者最想傳遞的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