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也是教育孩子的重中之重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8T17:18:01+00:00

隨著教育「內卷化」現象的加劇,越來越多的父母們開始將教育變得功利化,只看重孩子的成績和排名或者是獲得的各種獎項,以這些來判定孩子的優秀程度。但孩子終究不是學習的機器,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著自己的想法,他們也有自己的情感需求,有自己的夢想和想要的生活,父母並不能控制他們。

隨著教育「內卷化」現象的加劇,越來越多的父母們開始將教育變得功利化,只看重孩子的成績和排名或者是獲得的各種獎項,以這些來判定孩子的優秀程度。

但孩子終究不是學習的機器,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著自己的想法,他們也有自己的情感需求,有自己的夢想和想要的生活,父母並不能控制他們。

假如父母的控制欲強,只想讓孩子注重學習,其他的一律不用管。長期以後,孩子性格會變得越來越孤僻,父母又不及時發現並開導的話,註定會使孩子心理出現問題,之後的發展更是難以想像。

所以父母的情感教育也是屬於教育範疇內的一個重要大點。

首先,我們得了解什麼是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本應是課堂教學中,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情感交流增加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情感以及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最後達到人格的完善。但其實情感教育部只局限在教學環境中,生活中的人情世故也算是情感教育。

父母作為孩子的啟蒙教師,也是孩子情感萌生的引導者,幼兒時期,孩子本就可塑性強。在家庭氛圍好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往往性格開朗自信大方;而在家庭氛圍惡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性格卻孤僻且自卑,兩種家庭氛圍的不同,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新媒體時代里,很多父母通過短視頻來記錄孩子的日常。其中大眾關注最高的父母,往往有個懂事的孩子,令無數人艷羨。大部分人甚至感慨自己,為什麼沒有這樣懂事的孩子。殊不知,在懂事孩子的背後都有好的家庭氛圍的薰陶。

其中,我也關注了一個博主,記錄的是她們一家的日常,並且多數視頻是以她的兒子第一人稱視角拍攝記錄。在這其中,我看到孩子雖小,但力所能及的事都是自己做,比如:自己起床不吵醒父母后還能自己給自己沖奶粉、自己找事情打發時間、自己洗奶瓶抑或自己主動幫媽媽收拾吃過的外賣等等。每個視頻下面的評論無不是「懂事的孩子有個不懂事的媽」種種。

關注這麼久後,細細發現,他們的家庭氛圍是真的好,父母間還保留住愛情中的浪漫和情調,家人相處間,父母能及時引導,整個氛圍充斥著幸福的味道,可以說,每個人都有愛著對方。所以說,孩子的涵養和情感認知是家庭決定的。

懂事的孩子是家庭影響和父母教育而成的,並不是孩子自己憑空就變得懂事。情感教育是我們每個人終身都在學習的東西,不僅僅限於孩子。

父母們要自己有個正確的情感觀念,再去引導孩子的情感萌發。要知道,生活不僅僅只有苦還有甜,愛也是相互的,不只是孩子需要愛,另一半也需要愛,整個家庭充滿愛,孩子的成長才有個好的開始。

最後,教育不只是讓孩子智商變高,情商也要培養,雙商提升,才是教育之本,情感教育也是重中之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