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治通鑑》看三王移民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1T06:04:12+00:00

《資治通鑑》是由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約三百多萬字,歷時十九年完成。

文:楊峰




《資治通鑑》是由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約三百多萬字,歷時十九年完成。

《資治通鑑》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十六朝1362年的歷史。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宋神宗認為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故定名為《資治通鑑》。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

《資治通鑑》是司馬光總其大成(協修者有劉恕、劉攽、范祖禹3人),也因其一人精心定稿,統一修辭,故文字優美,敘事生動,且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歷來與《史記》並列為中國古代之史家絕筆。

司馬光(1019—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就出生在我們光州的光山縣,此時,他的父親司馬池任職光山縣令,所以給他起名為「光」。

司馬光生活的時代,離三王的時間很近;《資治通鑑》成書的時間,也基本上就在五代十國結束剛剛百年的時候。我們來看看司馬光筆下三王移民福建的歷史記憶。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四》記載:「壽州屠者王緒與妹夫劉行全聚眾五百,盜據本州。月余復陷光州,自稱將軍,有眾萬餘人,秦宗權表為光州刺史。固始縣佐王潮(世率以縣丞為縣佐。唐制諸縣,丞簿尉之下,有司功佐、司倉佐、司戶佐、司兵佐、司法佐、司士佐,皆縣佐也。路振《九國志》王潮少為縣佐,史或者傳,寫逸史字歟)及弟審邽、審知皆以材氣知名。緒以潮為軍正使,典資糧閲士卒,信用之。王潮兄弟,始此為潮廢緒張本。」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六》記載:「秦宗權責租賦於光州刺史王緒。緒不能給,宗權怒發兵擊之。緒懼,悉舉光壽兵五千人,驅吏民渡江,以劉行全為前鋒,轉掠江、洪、虔州。是月,陷汀、漳二州,然皆不能守也。王緒之兵自此入閩,為王潮兄弟割據之資。」「前鋒將執潮手,泣問計安出。潮為之謀,伏壯士數十人於篁竹中,伺緒至,挺劍大呼躍出,就馬上擒之。反縳以徇軍中,皆呼萬歲。潮推前鋒將為主,前鋒將曰:『吾屬今日不為魚肉,皆王君力也。天以王君為主,誰敢先之。』相推讓數四,卒奉潮為將軍。緒嘆曰:『此子在吾網中,不能殺,豈非天哉!』潮引兵將還光州,約其屬所過秋毫無犯。行及沙縣,泉州人張延魯等,以刺史廖彥若貪暴,帥耆老奉牛酒遮道,請潮留為州將,潮乃引兵圍泉州。」這之後的事,就是「閩國」登上了歷史的舞台,這裡一筆帶過。


五代十國(907—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司馬光同時代歐陽修撰修的紀傳體史書《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960年)與十國(902—979年)的合稱。五代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十國就是前蜀、後蜀、南吳(楊吳)、南唐、吳越、閩國、南楚(馬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個割據政權的統稱。

閩(909—945年)是十國之一,先後定都於長樂府(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建甌)。統治區域與今福建省大致相當。909年,王審知被後梁封為閩王。後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審知去世,其長子王延翰繼位。後唐天成二年(927年),王審知次子王延鈞殺死王延翰奪位,並於長興四年(933年)稱帝,建都長樂府(福州),年號龍啟,之後閩國政變內亂不斷。閩天德三年(945年),南唐於閩國內亂時出兵將其攻滅。



再後來,《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四》就記載有:「初光州人李仁達仕閩為元從指揮使。王潮兄弟,本光州人。乗唐末之亂,割據閩中,其後兵多光州人。今福州人多能自言其上世出於浮光者。」這也是後來明清各版本《光州志》中記載的「王潮,為威武軍節度使,弟弟邽為泉州刺史,審知、梁以為中書令,封閩王。兄弟乘唐末之亂,割據閩中,其後兵多光州人,今福州人多能自言其上世出於浮光者。一作潮為光州固始人」的出處。

今天,我對《資治通鑑》記載的這次三王「悉舉光壽兵五千人,驅吏民渡江」定居閩地的思考,並不否認現在很多資料、族譜記載王潮兄弟「固始人」的身份,但討論唐末這次由「光州城」出發的移民,卻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光州固始人的移民」。原因如下:

第一,壽州屠者王緒從500人起事,西行攻下光州,再到接受秦宗權管轄,被封為光州刺史,緒占光州的三年,招兵買馬,擴張勢力,絕非只招固始籍兵員。可以說,他的部隊是由壽州、光州及兩州下轄各縣的兵員組成。

第二,因矛盾激化,「宗權怒發兵擊之」,王緒匆忙間棄城南逃,亦是從「光州城」出發的。在王緒的脅迫下,隨「光壽兵五千人」南遷的,亦有被其脅迫的大批「光州治」民眾。我們考慮到南逃是突發事件,決策者又是王緒及其妹夫劉行全,王潮只是部將之一,以王緒多疑的性格,不可能所帶的都是三王「固始籍」親信人馬。加之時間緊迫,他們也不可能轉道固始帶上大批「光州固始人」南下。

第三,王家與光州的關係也很密切。《開閩忠懿王氏族譜》記載:三十九傳曄,「守定城(今潢川,時光州治所在)宰」;《固始移民資料簡編》認為,王潮五世祖曄,其先為固始令,後升任定城宰;「四十二傳恁(王審知父),字以誠,贈光州刺史」;王潮的妹夫曾延世早於王緒入光州時,即官職為光州團練使、光州刺史;族譜亦記載,王審知的兒子「王延武,右散騎常侍、光州長史」。所以,我們不能僅僅因為「曄」曾任職過「固始令」,就強調其固始人的身份。可以說王家與「光州」的關係更為密切。

還有很多史料記載,跟隨王氏南下的是明確的光州人。

王審知族侄王延嗣是「光州人」。順治《光州志·人物考》記載:「王延嗣,州人。唐亡,梁太祖拜王審知為中書令,封閩王。延嗣力諫曰:『義不帝秦,此其時也。』」《明一統志》亦記載:「王延嗣,光州人。」這些都源於北宋著名史學家范祖禹的《王延嗣傳》。這是對閩國歷史極早的記載。由此傳可知,王延嗣是王審知的族侄,自幼失怙,由王審知養大,他參與了王審知很多重大的決策過程。

詹君澤亦光州人,《光州志·人物考》記載:「詹君澤 州人。」弘治《八閩通志》亦記載:「詹君澤光州人。」

另外還有一些不容忽視的細節。

北宋史學家路振(957—1014年)在其《九國志》中說:「王氏父子據有全閩……一時浮光氏族,多與之俱南。」浮光當然指光州。

北宋末、南宋初文學家汪藻(1079—1154年)《浮溪集·卷二十六》收錄的《左中大夫致仕吳公墓志銘》有:「公字聖,與其上世,占籍光州,於唐為聞家,後徙閩之邵武。至公之高祖沇,仕南漢,為循州軍事推官。」汪藻《浮溪文粹·卷十一》中的《朝請郎龍圖閣待制知亳州贈少師傅公神道碑》亦記有:「公諱楫,字元通,姓傅氏。系出北地,自只亮世仕江南,子孫因防處江淮間。有居光州者,遭廣明之亂,從王潮奔閩。數世而至公高祖仁瑞,又徙居興化軍仙防縣,故公今為仙防人。」

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1125—1210年)撰《傅正議墓志銘》云:「唐廣明(唐僖宗年號)之亂,光(州)人相保聚,南徙閩中,今多為士家。」光人當然指的是光州人。

至正八年(1348年)進士林弼撰《林登州集·卷二十·志銘》中《益齋王先生墓志銘》記載:「其先為光州人,唐季從刺史王緒入閩。宋建炎中,五世祖始遷於漳。祖徳元,而上皆居龍溪之施浦。父國子敎授,諱東之,再徙郡城。」

明代黃仲昭(1435—1508年)撰《未軒文集·卷六·墓志銘》有《梅澗處士茅公墓志銘》云:「茅氏系出周公,先世居光州,唐光啟之亂從王氏入閩,因析仙逰之藍溪,即今之所居也。」

這些光州人跟隨王氏南徙閩中的論述,到後來統統都變成了「光州固始人南徙閩中」。與此同時,還有很多比三王移民福建更早的記載。比如唐初「光州弋陽人」陳元光隨父陳政帥軍平定閩南,近萬名光州將士全部落籍不歸(我的文章已經多次論述,這裡就不提了)。在明代,程敏政所編《明文衡·卷八十》收錄的《故翰林侍講學士中順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危公新墓碑銘》有:「因賜姓危氏,封於新。其後居光州,晉永嘉中,建州刺史京遷建昌之南城。

三王據閩後,武夫悍卒氣焰逼人,閩人戰慄自危,始有後來的謾稱鄉人、福建大面積的「光州固始說」,或冀其憐憫、冀其提拔,或認祖歸宗時人云亦云,攀附權貴,兼而有之。這早就被歷代有識的史學家及族譜編撰者所批判。可以說,司馬光《資治通鑑》裡的「今福州人多能自言其上世出於浮光者」的表述,就是極早期的對閩祖「光州固始」現象的批判。

到了南宋,批判「閩祖光州固始」的就更多了。福建莆田人,著名史學家、譜學家鄭樵(1104—1162年)批判道:「王審知因其眾以定閩中,以桑梓故,獨優固始。故閩人至今言氏譜者,皆雲固始,其實謬濫雲。」莆田人,福建轉運使、集賢殿修撰、寶章閣直學士方大琮(1183—1247年)的批判:「曩見鄉人凡諸姓志墓者僉曰自光州固始來,則從王氏入閩似矣。」浙江梅溪鎮人陳振孫(1179-約1261年)撰私家藏書目錄《直齋書錄解題·地理類》,在其收錄的「《閩中記》十卷」後表述道:「唐林諝撰。本朝慶曆中有林世程者重修,其兄世矩作序。諝,郡人,養高不仕,當大中時。世程,亦郡人也。其言永嘉之亂,中原仕族林、黃、陳、鄭四姓先入閩,可以證閩人皆稱光州固始之妄。

宋之後,乃至現在,批駁之聲就更多了,這裡就忽略不記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