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王鄧剛長江放生淡水美人魚 因味美 過度捕撈成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8T14:38:16+00:00

可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越來越好,長江中的胭脂魚也因為過渡捕撈,變成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誰要是自然水域捕撈到胭脂魚不放生,就可能出問題。

日前,釣王鄧剛,在參加武漢市2021年長江流域人工增殖放流活動時,放生了數條被稱為「淡水美人魚」的胭脂魚,並特別告誡釣友:「在自然水域釣到胭脂魚一定要放生,千萬不要帶回家,否則被查出來就要出大事了!」

其實對於長江邊長大的很多釣魚人來說,以前經常是能釣到胭脂魚的,而且胭脂魚的肉質鮮美,是很多釣友喜歡食用的魚種。可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越來越好,長江中的胭脂魚也因為過渡捕撈,變成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誰要是自然水域捕撈到胭脂魚不放生,就可能出問題。

胭脂魚歸屬於胭脂魚科、胭脂魚屬。體側面側扁,背鰭始點處體最高,口下位。為大體型中下層淡水魚類,在一些當地人口被叫做「黃排、血排、粉排」。

胭脂魚有個特點,不同成長階段的顏色並不相同。幼魚時形體別致,會隨情緒變化改變體色。成年胭脂魚能漲到1米多、60多斤重。

而因為其背鰭拱起後,類似帆船的帆有「一帆風順」的說法,所以很多人會將其作為觀賞魚來飼養,

因為獨特的背鰭拱起後,類似帆船的帆一樣,中國人喜歡好彩頭好寓意,就有了「一帆風順」的說法,所以很多講究這方面的人作為觀賞魚來飼養。胭脂魚生長緩慢,6年真正成熟,顏色也隨著變化,由黑變黃,加深直到猩紅色。

不得不說中國人是在是太能吃了。胭脂魚的群體在幾十年前是非常龐大的,有資料顯示胭脂魚當時在長江的捕撈量甚至超過鯉魚的捕撈量。可是胭脂魚的成長過於緩慢,過度捕撈無法彌補種群的損失,於是《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篇》將其列為「極危」物種。


而葛洲垻水利工程的竣工那天也意味著胭脂魚的洄游產卵的路線被中斷。不過幸好目前發現在嘉陵江有不同年齡段的胭脂魚被發現,說明這一物種找到了建立大壩後繁殖的方法。

更為特別的是,胭脂魚的魚卵孵化時間要229個小時,而我們熟悉的鯉魚、草魚、青魚等魚種的魚卵孵化時間只要30個小時,在這一階段很多魚卵就被其他魚類、蝦類、蟹類所吞食。

其實,目前來說,野生的胭脂魚是被保護的,釣友做釣如果捕獲到,真的需要放生掉。而如果真的想品嘗胭脂魚的話,不如去買養殖的胭脂魚,雖然口味上可能差那麼一點點,但是畢竟也是胭脂魚。

對於喜歡野釣的人來說,在野釣過程中,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竿會是什麼東西,而見到奇怪的魚種一定要查一查,畢竟現在受保護的魚種也是挺多的。

圖源網絡侵刪

創作不易謝謝+個關注 最需要的就是粉絲的閱讀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