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蚊子叮咬會得愛滋病?蚊子說:從我這就不給病毒存活的機會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2T14:22:11+00:00

比如有幾個村民聚在一起閒聊納涼侃得正歡,他湊過去,大老遠就開始給老少爺們讓個煙,這要放在往常,大傢伙保准滿臉堆笑伸手去接了,但是現在沒有人再這麼做,為了照顧程東善那些殘存的面子,不至於讓他太難堪下不來台,要麼說「剛抽完」,要麼藉口「得了感冒不能再抽」,要麼有人說該回家了,總之找個理由溜之大吉,他知道村民們有意躲著他,更是躲著「愛滋病」。

被孤立的程東善

故事的主人公叫程東善。自從村民們得知他得了愛滋病,他就再也不受歡迎了,他感覺到自己被完全孤立了,一樁樁不起眼的小事刺痛了他的心。

比如有幾個村民聚在一起閒聊納涼侃得正歡,他湊過去,大老遠就開始給老少爺們讓個煙,這要放在往常,大傢伙保准滿臉堆笑伸手去接了,但是現在沒有人再這麼做,為了照顧程東善那些殘存的面子,不至於讓他太難堪下不來台,要麼說「剛抽完」,要麼藉口「得了感冒不能再抽」,要麼有人說該回家了,總之找個理由溜之大吉,他知道村民們有意躲著他,更是躲著「愛滋病」。如果去別人家串門,屁股沾了沾人家的凳子,只要他一走,人家都不用手碰,要用腳踢開,他還聽別人跟他說,那個凳子還要拿開水燙,要麼用火燒。他去探望病人,手裡拿著香蕉,剛進人家院子,病人家屬就迎出來,香蕉剛遞出去,就被人家扔了出去,嘴裡還抱怨別害了他們。

總之在村民眼裡,他觸碰過的一切貌似都帶著致命的、可怕的病毒,會傳染給別人,他坐過的凳子不能坐,他用過的水杯有病毒,他走過的路也傳染,甚至叮過他的蚊子如果再叮別人也會把病毒帶過去......


01

愛滋病是怎麼來的?

在世界第一個愛滋病病例出現的25年後,來自多國的科學家在茂密的非洲雨林里長時間地觀察和調查,搜集大量黑猩猩的新鮮糞便,通過對1300多份樣本調查,最終在2006年證實:臭名昭著的愛滋病病毒HIV的起源是喀麥隆的黑猩猩。

他們發現有的黑猩猩種群病毒感染率高達35%,但是有的種群里一個都沒有,而攜帶的病毒稱之為SIV,與人體內的HIV在基因大小、組成等方面基本一樣,唯一的區別是SIV在猩猩體內不會對他們有任何影響;但是HIV對於人類而言就是噩夢。

但是猩猩體內的SIV是怎麼傳播到人類,卻沒有定論,普遍看法有兩種:①喀麥隆有人被感染SIV病毒的黑猩猩咬傷;②人們在獵殺黑猩猩時不慎感染。進而病毒在人體內變異,並通過3種主要途徑開始擴散蔓延:①性傳播②血液傳播③母嬰傳播。所以前面程東善的遭遇和被誤解,實在是應該給老百姓科普一下了。

全世界已知的愛滋病病毒毒株共有4類,它們是M、N、O、P型,前兩者傳播最廣泛,已被證實來自於黑猩猩,而後兩者還不清楚源頭。

愛滋病在非洲起源,後來隨移民帶到美國,1981年在美國被正式記載,1982年正式定名,隨後全球蔓延,我國在1985年首次發現。


02

美國佛羅里達棕櫚海灘爆發愛滋病

1982年7月至1986年9月,4年多的時間裡,美國佛羅里達的棕櫚海灘,尤其是居住在貝爾格雷德城的人,報告了愛滋病病例79例,發病率相當於美國全國平均水平的30倍,可以說:愛滋病在這裡爆發了!有人懷疑是蚊蟲叮咬所致。

疾控中心對這些病例信息進行了深入調查,發現以下現象:

①有3個兒童患病,但是深入調查發現他們的母親患有愛滋病,這是母嬰傳播途徑感染。

②其餘76人都是成年人。其中:

63人是已知的感染危險人員,他們都有過靜脈注射違禁藥物、與已感染患者有過深度身體接觸的經歷,或者在以異性戀傳播為主要感染方式的國家出生。

13人為什麼得病不確認,這裡面的10個人還沒有來得及調查就已去世。

調查結論還是沒有打消人們心中的疑慮,會不會真是蚊子惹的禍?


03

蚊蟲叮咬會不會傳播愛滋病?

假如蚊蟲叮咬過某個愛滋病患者,然後再轉去其它未感染的人那裡繼續叮咬,會不會同時把病毒攜帶過去呢?這是人們十分擔憂的事,就像開頭程東善的遭遇一樣。

棕櫚海灘的疾控部門繼續開展調查研究,不過並不是採取的直接實驗,也就是說按上面說的方式去檢測,估計這樣的志願者不好找,誰也不願意稱為實驗的犧牲品。於是研究人員開展了間接對比評價。他們找出蚊子容易攜帶的已知的5種病毒,開展血液抗體試驗,看看哪些病毒抗體占優勢,結果發現無論是否感染愛滋病,兩類人身體裡的抗體沒有明顯區別,以此間接證明蚊蟲叮咬不會傳播愛滋病。

但是這樣解釋,人們還是顧慮重重。其實我們可以用反證法來分析這個問題。假如蚊子真的能攜帶並傳播愛滋病病毒,在有愛滋病病例的美國一些地區,如果那裡的蚊子也比較多,那麼愛滋病病例會明顯異常,但是實際情況卻並不是這樣。


04

蚊子為什麼不得愛滋病?

全球的科學家們堅信,蚊子叮咬不會傳播愛滋病。為什麼那麼信誓旦旦呢?主要是從兩個角度考慮的,一是愛滋病病毒就不能被蚊子從感染者體內帶出來,二是即使帶出來但在下次叮咬前病毒已經死亡。這兩個都找到了實證。

俄羅斯醫學家特卡琴科經過多年研究發現,蚊子的體內有糖蛋白類的蛋白質,能夠抑制愛滋病病毒的存活。也有科學家發現蚊子體內有一種能迅速消滅愛滋病毒的抗體,只要蚊子吸入了帶有愛滋病毒的血液,幾秒鐘之內這些病毒就會被滅殺掉。也就是說愛滋病病毒沒法活著離開蚊子。期盼著科學家們能在這裡找到滅「艾」的突破口。

有人說沒有一萬還有萬一呢,我們接著來看:蚊子在氣溫37℃以上時,僅用0.1秒就能完成叮咬過程,氣溫降到27℃以下叮人的速度才會大大減慢。不僅如此,蚊子飽飽地吃上一口後,往往會間隔整整24小時甚至更長才會吃第二次,而愛滋病病毒到了體外通常存活時間只有數秒,所以即使蚊子的口器能把病毒帶出體外,沒等再次下嘴,病毒就失去活性了。而且還要注意,蚊子只是吸人的血但是不能把血往人體內注入。

結語

雖然蚊子已被證實不會傳播愛滋病,但是防「艾」形勢依然嚴峻,潔身自好、科學防艾才是重中之重,畢竟生命是珍貴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