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產泡沫、美國次貸危機:當房地產被資本家證券化會有多可怕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6T13:07:06+00:00

反觀美國,由於石油危機爆發的影響,能源價格大幅度上漲,通貨膨脹嚴重,美聯儲不得不提高利率來應對通脹,但不斷加息導致國內死氣沉沉,也不是好辦法。

「手裡有閒錢,買房子才是最好的投資!」

這句話幾乎每個房產中介都對顧客說過。

然而,買房子真的是最好的投資嗎?離開了居住價值,房子的增值潛力究竟有多大?大家都涌去買房子,每個人都會是贏家嗎?資本家們又是怎樣利用房子圈錢的?

……

這些問題,美國和日本用血淚教訓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1.《廣場協議》帶來的日本夢魘

日本房地產市場的繁榮,要從大名鼎鼎的《廣場協議》說起。

故事很簡單,戰後的日本靠著美國的援助加上本國發奮圖強,迅速崛起了,而且已經威脅到美國的霸主地位。

反觀美國,由於石油危機爆發的影響,能源價格大幅度上漲,通貨膨脹嚴重,美聯儲不得不提高利率來應對通脹,但不斷加息導致國內死氣沉沉,也不是好辦法。

計劃許久,美國設計出一個「廣場協議」計劃,軟硬兼施逼迫日元人為升值,美元貶值,以挽救美國經濟。

果不其然,《廣場協議》剛剛簽訂完,美元對日元匯率開始持續下跌,1986年9月的時候,1美元僅能兌換153日元。

美國是暫時度過危機歲月靜好了,可日本卻開始了一場噩夢。

日元升值,出口貿易成本增加,大量資金進入國內市場,銀行里憑空多了很多錢。而日本政府為了刺激因升值出現危機的出口貿易,不斷降低利息,企業貸款難度降低,大量資金重新活躍在市場上。

銀行想要靠放貸獲利,政府想要通過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貸款的門檻越來越低。眾所周知,貸款是需要抵押的,那時候的日本,你只要有份工作有個住的地方,或者有點不知名的土地,都能貸下來大筆貸款。

據說,東京某個商業街上的一個警察崗亭,被十幾個人當作私人物品抵押,獲得了630億的貸款,而歌手千昌夫甚至靠著自己的名字貸到了2700億日元。

銀行瘋狂放貸的結果就是市場上充斥著大量資金,資金很快湧入房地產市場,推動地產行業發展,也推高了房價。

就拿前面提到的千昌夫為例,他靠著自己申請到的貸款投資酒店、高爾夫球場,賺了一大筆。

日本的地價房價也不斷被推高,銀座地價1987年一年時間就漲了40%,而東京的房價漲了53%。房地產行業有個規律,越是漲價買房子的人就越迫切,都擔心現在不買還會漲,但凡有點收入的人都去買房子。

銀行和地產開發商沆瀣一氣,自導自演,不僅利用媒體宣傳投資房產的好處,還僱傭一些無業游民假扮成排隊買房的人,以營造一房難求的場面。

日本房地產像個泡沫一樣被吹大了,而日元在國際社會上又很值錢,擁有多套房產的日本人變得看似很「富有」。三菱地所甚至花了2000億日元收購了紐約的洛克菲勒大樓,還插上了日本國旗。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地產激進運動中,每個日本人都「飄」了,他們堅信日本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要不然怎麼都能把國旗插到美國紐約呢。

越漲越買,越買越漲,在一輪輪的循環中,日本東京成了全球最貴的城市,日本國內市場上所有的資金都流向了房地產,每個普通人都背負著兩到三套房子的貸款。

結果是什麼呢,資本流入地產業,實業發展幾近停滯,房奴每天想著怎麼還第二天的房貸,無心消費購物,日本國民經濟除了一個隨時可能會破裂的房地產泡沫外,其他都蕭條了。

日本政府意識事態嚴重性,狠下心接連加息收緊政策,直接刺破了房產泡沫。

地價瞬間暴跌,原來標價1億日元的房子一夜跌到4500萬,那些妄想通過房子變成富人的民眾夢想破滅,高昂的放貸讓他們生活陷入困頓,有人絕望之下跳樓自殺。

如同多米諾骨牌一般,日本國民經濟從此一蹶不振,勞動力失業、實業凋敝、消費低迷……日本年輕人成了低欲望的宅家啃老一族,死氣沉沉。

後來,那段不堪回首的經歷被稱為日本「消失的十年」、「倒退的十年」,如今再提起依然令人不寒而慄。

看似戰無不敗的美利堅帝國就是常勝將軍嗎,未必,日本房地產泡沫後沒過幾年,一場更大的危機在美國萌芽。

2.美利堅三美同台割韭菜

提起美國的房地產,「三美」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小覷。他們就是房利美、房地美、吉利美。

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羅斯福政府建立了房利美,主要業務是為商業銀行提供貸款以保證民眾有房住。

隨著時間推移,房利美不斷發展壯大也時刻尋求創新,便在60年代將一些傳統的房貸業務比如為退伍軍人、農民提供政府擔保貸款等劃分出去,由此誕生了吉利美。

到70年代,為了防止房利美對市場的壟斷,政府又建立了房地美。至此,三美形成。雖然名字不同,但基本功能都是作為商業銀行、地產開發商、普通購房者之間的橋樑,發放貸款。

接下來,三美上演了一場割韭菜的大戲。

自從前文提到的《廣場協議》簽署後,日本遭了殃,美國在科技興國道路上一路小跑輕鬆愉快,股市飛漲。投資者們信心百倍,滿面紅光。

好景不長,2000年發生了網際網路泡沫爆炸,美股接著狂跌,泡沫吹大的經濟這就現出了原形,布希政府到了民怨沸騰的地步。

怎麼平息眾怒呢,美國的一貫做法是找個好欺負能源又豐富的小國家發動一場戰爭,轉移矛盾。矛盾轉移了,可怎麼提振美國經濟呢,小布希政府想到了房地產行業,三美很快謀劃出一個「居者有其屋」的計劃。

簡而言之,就是我們的國民必須要改善生活,沒有房子的買房子,住小房子的換大房子的,住大房子的換別墅,只有一套房子的升級買兩套,同時為民眾提供低息貸款,你只要買願意買房子就不用擔心沒錢付款。

在政府的號召下,各大商業銀行和地產商使盡渾身解數煽動買房,「買房子是最好的投資!」、「成功人士至少擁有兩套房!」、「房子是你留給後代最好的資產!」,「零首付拎包即可入住的豪華住宅」……

銀行、地產商加上媒體共同造勢,擔保貸款的三美齊心協力提供政策支持,普通人哪能受得了這種蠱惑,蜂擁而至都去買房。

買房子的人中,有體面高管、手有閒錢的經商者還有普通工人、甚至無業游民,金融機構便把這些人分了類,他們的貸款分別是優質抵押貸款、次級抵押貸款和次級抵押貸款。

美聯儲接連降息13次,各大銀行想盡辦法找客戶貸款,一波波的操作下來,美國的房地產泡沫越來越大,就像當年的日本一樣,每個人手裡都有名義上價值極高的房產,以及做不完的白日美夢。

銀行不考慮還款能力就往外貸款,手裡一堆堆的住宅抵押合同,甚至都到了沒有錢可放貸的地步。

前面說到,吉利美主要是提供穩定的貸款擔保業務,可房地美和房利美可是不斷搞業務創新,於是他們來了一招「房地產證券化」的騷操作。

直白點說,就是二美地價收購來銀行手裡的大批欠條、合同,然後賺點手續費後打包成金融債券流放到市場上,那些看好房地產行業以及沒有房子卻想通過房地產賺點紅利的人,都來購買債券。這種債券就叫MBS,即抵押支持債券。

MBS不夠賣的,他們又整出個CDO,把房貸合同無限細分再和那些車貸、不知名公司債等亂七八糟的債務組合成一個混合債券,即為擔保債務憑證。

想發財的人太多了,MBS和CDO的收益一度遠遠超過銀行利息,二美聯合各大公司炒的火熱。

但有件事情不能忘了,即使這些金融債券包裝得再美好,追根溯源他們的收益都來自一開始那些房貸者每月的還款,一旦還貸這個環節斷裂,那整個鏈條就全部崩潰。

這個道理資本家們比誰都清楚,為了自己能全身而退,他們又創造出CDS,即信用違約互換。

這就像是一份保險,他們在拿著美國的房價打賭,如果房價不跌,他們就向保險公司交保費,如果房價跌了,那保險公司就要賠錢。

那些持有MBS和CDO的人紛紛來買CDS為自己的債券上一份保險,大量資金開始收購CDS,只為美國房價下行時能夠賺取高額保費。

果不其然,美國房地產的泡沫很快就破裂,為了維持經濟穩定,美聯儲多次加息,流入房地產市場的資金越來越少,房價不漲反跌。

一環扣一環,資本家們精心布置的鏈條開始崩裂,還不上貸款的購房者越來越多,大批違約出現,那些持有CDS的資本家們吃飽了,普通民眾遭殃了。

也就是那一年,美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次貸危機爆發,一石激起千層浪,全世界都受到了這場危機的影響。那些不考慮個人能力盲目購房的人變得一無所有,有人淪為無業游民,無數民眾流離失所。

3.房住不炒是亘古不變的真理

縱觀日本和美國歷史上的房地產泡沫事件不難發現,布局的是精明的既得利益者,而入局的、輸掉身家的都是那些頭腦發熱的普通人。

一定程度的刺激房地產發展可以拉動經濟的增長,但是,凡事有度過猶不及,如果資金全部流向房地產,大家都去當了房奴,那其他行業怎麼發展?還有什麼能力消費?

有人或者會說,我只是想炒房子,時機合適立即出手賺一把,但誰又能保證自己不是最後一棒,房子壓在手裡既賺不了錢還被牢牢套住呢。

還有,就像美利三美的布局那樣,一旦精明的資本家們想盡方法巧妙社局割韭菜,那被忽悠進去的普通人就成了待宰的羔羊,正所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等資本家收網之時就是那些人傾家蕩產之日。

所以,這也就是我們國家一直堅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堅持引導房地產行業良性發展,不能讓房子脫離居住屬性。其他國家的前車之鑑早已為房地產的發展敲響警鐘。

一句話,天上不會掉餡餅,泡沫再大也會有破裂的時候,房子是用來住的!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無法核實版權歸屬,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作者:心向吾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