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山島,見證了76年前的海難和後來的尋寶過程,請告訴寶藏還在嗎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6T21:33:52+00:00

在我國福建平潭島東側4.9海里處的茫茫洋面上,有一座面積0.27平方公里的無人岩島,最高處70.5米,它形似臥牛,故世世代代的平潭人都叫它牛山島,他盤踞在水天之間,游弋於翻騰大海中。

01 牛山島

我國福建平潭島東側4.9海里處的茫茫洋面上,有一座面積0.27平方公里的無人岩島,最高處70.5米,它形似臥牛,故世世代代的平潭人都叫它牛山島,他盤踞在水天之間,游弋於翻騰大海中。該海域漁業資源豐富,是福建的傳統漁場,平潭漁民常年在此捕魚撈蝦,收穫甚豐,因此也稱它寶山島。這寶山島的命名似乎有天意,它的周邊深海里可真有後頭要說的舉世罕見的大寶藏。

該島孤零零地矗立在風大浪急的台灣海峽之中,島雖小,位置卻十分重要,是台灣海峽南北海運的交通要衝。同治十二年(1873),為加強台灣海峽航線安全,「萬國公會」花巨資,從外面運來材料,修建了宏偉壯麗的導航燈塔。其採用人工石基,鑄鐵塔身,形圓色黑,設備齊全,燈光射程達23海里,史稱中國沿海第三大燈塔,為過往船隻定位、導航。


1942年6月,為抑制日軍經台灣海峽的運輸線,國軍奉命炸毀牛山島燈塔,這一炸,牽扯到了後面一起舉世震驚的大海難,以及由此引出了令全世界猜疑至今,而還未能破解的巨額寶藏和稀世國寶的故事。

故事要從80多年前的二戰時期說起。

02 救援物資運輸

二戰時期,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占領了東南亞等地,日軍在其控制的東南亞、台灣、香港等地扣押了16.5萬名盟軍俘虜以及同盟國平民,其中美軍俘虜、平民約有15000名。

這些被扣押者一直受日軍虐待,根本沒被當人看,不但要幹活,還僅給少量的食物飽腹;到了戰爭後期,日本侵略者由於物資供應緊張,就更顧不了他們了,餓死、病死、虐待致死的不計其數。

鑑於此,在1944年,美國通過駐東京的瑞士代表團,同日本方面進行秘密協調,希望能夠向被扣押的戰俘、平民運送基本的人道救援物資,物資由美國方面提供,日本出船隻將物資運送往各地的戰俘營處。

經過交涉,日本答應了美國,美國也承諾,只要日本運輸救援物資船能在指定航線上的行駛,並及時匯報所處位置,美軍對這些船隻將不攻擊、不臨時檢查、不進行任何干涉,可保證安全。

有了這個保證,在美軍的同意下,日本選擇將不簡單的萬噸巨輪「阿波丸號」進行改造,作為運輸救援物資船。實際上日本人就是要利用這個機會,在為盟軍戰俘運送了少量補給品的同時,更多的是想把它在南洋掠奪的財富,全部裝入了這條船,運回本土,作為日本繼續作戰的資本。

03 阿波丸

「阿波丸」是一艘建造於20世紀40年代的日本遠洋郵輪,船長154.9米,寬20.2米,水深12.6米,總噸位11249.4噸,最高時速20節。在與它同類型的4艘商船都被改造成輕型航母后,它卻隸屬日本郵船公司;名義上是一艘商船,但建造時完全以軍事性能為標準,船身薄弱處都加了鋼板,裝配了大量新式防空和對海火炮,通訊系統也做了重裝,還配備了一組精悍的日本海軍兵員,戰鬥力不可小視。

1943年3月5日,「阿波丸」首次下水航行,就開始為遠在海外作戰的日軍運送給養與藥品,先後6次往返於日本與新加坡之間的航線。在此期間,「阿波丸」多次遭遇美軍的炸彈的爆破和魚雷攻擊,但都化險為夷,日本人把它的幸運歸功於「神靈保佑」,因此一直被日方它視為「不沉之艦」。

在美軍的要求下,「阿波丸」拆除了船首的高射炮和艦首炮,撤走士兵,將船體塗成白色,在船的顯要位置處,畫上多個大幅的綠底白「十」字,夜間要對白十字加以燈光照明,夜航時需點燃全部航行燈,以便識別。就這樣,萬噸巨輪「阿波丸」號從軍火運輸船變成了救援物資運輸船。


1945年2月17日,「阿波丸」從日本門司港起航,載著美、英、加紅十字會和國際紅十字會總部捐贈給盟軍戰俘、平民的2000噸救援物資。

「阿波丸」2月22日抵達香港,據說有貨物上下;3月2日,抵達新加坡;3月10日,「阿波丸」進入蘇門答臘,到達航程終點雅加達港。

當然,日本肯定不老實,事後證實,這一趟,他們偷偷在船上裝載了數千噸兵器、彈藥和飛機零件等,運往上述各地港口給日軍,這些軍用物資的包裝上也加了紅十字的標記。

那時,二戰已進入尾聲,日本戰敗基本成定局,美軍掌握了制海、制空權,幾乎切斷了日本本土與其在東南亞控制區的聯繫,因此可以說「阿波丸」極有可能是即將失敗的日本,能從東南亞正常返回的最後一條大船了。

「阿波丸」的到來,困守在雅加達的日本人沸騰了。

人心惶惶的日本軍政人員、商人及其家屬,想盡一切辦法就只為一張「阿波丸」回程船票。由於美國允許「阿波丸」返程時搭載一些傷兵,他們中很多人便化裝成傷兵登上了「阿波丸」號。

當「阿波丸」來到新加坡後,原本預定搭載包括船員在內約200多人的船,,竟足足載了2009人。其中不乏日本軍政要員,包括日本駐緬甸最高長官小鄉宦太郎、日本第三船舶運輸司令部總參謀長岩橋一男等。令人不解的是,「阿波丸」一到東南亞各港口時,就進入嚴格戒備、保密狀態,只在夜色降臨時,在日本憲兵的監視下,才進行貨物裝卸。

3月28日,「阿波丸」離開新加坡,踏上回日本的航程。「阿波丸」一離開新加坡,就有美軍飛機低空飛行觀察,第二天美軍潛艇開始跟蹤、監視,但也沒把它怎麼樣。

04 「阿波丸」大海難

1945年4月1日晚,阿波丸行駛到台灣海峽平潭牛山島附近的海域,前頭說了,牛山島燈塔被炸毀了,因此周邊一片漆黑,陰雲密布,怒濤翻卷的大海上,團團濃霧不時湧來;但隨著離日本越來越近了,終於快到家了,船上大多數人員睡意全無,一片放鬆;加之那晚,三菱銀行新加坡分行經理的夫人平安生下一個女嬰,大家都為新到來的生命而慶祝;午夜時分,忙碌一天的廚師下田勘太郎,走到甲板上透氣。然而,他們渾然不知的是,死神正悄悄地逼近。

那就是美國的「皇后魚」號潛艇,該潛艇在此海域已等候多時了。

「皇后魚」號潛艇是二戰期間美軍群狼戰術中最兇猛的頭狼,作戰的豐富經驗。 1945年3月10日起,「皇后魚」潛艇和僚艇「海狐」號便開始執行前往台灣海峽的攻擊巡邏任務。

那時,美軍潛艇執行任務都是由情報部門統一提供情報,艦長獨立指揮,然而半個月裡,皇后魚」潛艇卻沒有攻擊過任何船隻,似乎專為今晚這一刻,該它大顯身手了。

當天正午12時,「海狐」號發來訊號,報告稱它用魚雷對一艘日本運輸船進行了攻擊。由於牛山島海域地處台灣海峽咽喉地帶,距日占區只有18海里,因此該攻擊行動很可能會遭到日軍的迅速反擊。因此,「皇后魚」號艦長拉福林和全體艇員皆處於高度戒備中。

21時15分,「皇后魚」號在牛山島東北約8公里的海面,上浮巡邏。此時濃霧瀰漫,四周一片漆黑。艦長拉福林意識到,這種天氣極有可能被日軍利用來攻擊他,而他只能依賴經驗和聲吶來判斷、識別敵軍。

22時,聲吶顯示「皇后魚」號前方約15公里的東南方向,出現一艘日軍戰艦。22時25分,「海狐」號通報發現日本軍艦。拉福林下達了本艦艇抵近攻擊的命令。

23時,「皇后魚」與目標艦距離約為1100米時, 4枚魚雷齊齊發射。魚雷命中目標後,接連爆炸;23時05分,聲吶顯示,敵船信號消失。

10多分鐘後,「皇后魚」號趕到爆炸現場,不見敵船,只看到海面飄滿重油和橡膠塊,還有不少日本人浮在水面上,但他們根本沒有接受美國潛艇援救的意思,反而選擇與船同亡。

事後,艦長拉福林曾經解釋過,當時海上視線很弱,波浪又十分洶湧,救援非常困難,所以僅救起一名昏迷的倖存者。

這名倖存者,就是在甲板上透氣的廚師下田勘太郎,等他緩過勁來,經詢問,拉福林才知道,這次他擊中的不是一艘軍艦,而是返航日本的運輸救援物資船「阿波丸」號。當時船上載有橡膠、錫、鉛等戰略物資。

第二天,「皇后魚」號重新回到沉船現場,打撈起了幾捆橡膠,以便做證據。根據日美雙方協議,救援物資船是不允許裝載這些戰略物資的,「阿波丸」顯然違反了協議。

據事後美日雙方統計,「阿波丸」沉船事故死亡人數達2008人,裡面有罪行累累的戰犯,有高級專業技術人員,還有老人、婦女和嬰兒。本次海難死亡人數超過「鐵達尼號」冰川事故,成為人類航海史最大的沉船事故之一,因有太多的謎團在裡面,戰爭結束後,該海難過程被冠上「太平洋戰爭之謎」。

05 海難之謎

4月10日,已經10天都沒有收到「阿波丸」信息的日本,意識到出問題了。於是,通過駐東京的瑞士代表團,向美國政府發布質詢,要求美方提供關於「阿波丸」的真實情況,並通過廣播發布尋找「阿波丸」的消息。

美國針對沉船事件,召開了緊急會議。4月12日正式將「阿波丸」被擊沉的消息通知了日本政府,並立即對該事件展開調查。

消息一傳出,日本國內像炸了鍋似地,各地民眾自發掀起了又一輪的反美浪潮,憤怒地指責美國背信棄義,毫無人道,是劊子手,強烈要求美國賠償一切損失,嚴懲所有兇手。

6月29日,美國答覆日本:美國對「阿波丸」死難者表示遺憾。

美國方面調查結果:當時「阿波丸」在夜霧中航行,偏離預定航線8海里,已處於預定位置的前方32海里,艇長在擊沉「阿波丸」之前,並未看見「阿波丸」船;事實是想用肉眼觀測的方法進行識別,因此不是故意進攻;再則,當時拉福林測定,目標航速20節,一般非軍事船隻沒有如此快的航速,它好像是一艘日本驅逐艦;況且,上級早已有命令,在台灣海峽,美潛艇可以攻擊任何日本軍艦。還有,阿波丸號上裝載有違約的戰略物資橡膠等。

顯然,日本方面對美國的一系列答覆極為不滿,他們認為,美日雙方已經就「阿波丸」的資料和航線互相確認,美國應該已將資料和航線通知了相應的部門,「阿波丸」基本是按照規定路線行駛的,如果仔細確認辨別,拉福林應該注意到它並非戰鬥艦。這是美軍的一次蓄意攻擊行為,須賠償日方的一切損失。

面對公眾輿論,美國方面聲稱:將承擔擊沉「阿波丸」的責任,對艇長拉福林進行審判懲處。

在軍事法庭上,拉福林仍堅持認為自己是「誤炸」。事實上,1945年4月1日上午,太平洋艦隊潛艇司令官曾經向下屬的所有潛艇,下達過讓經過台灣海峽的『阿波丸』安全通行的指令。拉福林對此不知是有意還是疏忽,反正他在1945年的調查報告中略去了這一事實。

當年7月11日,美國在關島召開軍事法庭會議,對「皇后魚號」艇長拉福林進行了審判。審判的結果是:查理•拉福林當夜是用肉眼觀測的方法,而沒有辨清「阿波丸」船上的巨大的綠白「十」字,以為是日本的驅逐艦而進行攻擊,拉福林存在執行命令怠慢的過錯,判決拉福林「免去公職,送還本國處理」。

最終,美國政府承認對擊沉「阿波丸」負有責任,宣稱已經對有關艦長進行了懲罰處分,並表示賠償問題待戰爭結束後再妥善處理。

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向美國提出了具體的索賠要求:賠償遇難船員和乘客近2億日元,物資補償費3000多萬日元,並向日本賠償船隻以替代「阿波丸」,其規格、條件應當和「阿波丸」相同。

美國政府答覆說:關於「阿波丸」的賠償問題,不能在戰爭中來逐一賠償,必須要在戰後逐點、逐條、逐段審議研究解決適當賠償問題。並同意日本提出的約定:關於賠償問題與戰後的各種政治形勢無關。

5天後,吃了兩個原子彈的日本,不得不宣布無條件投降。

對於戰敗的日本來說,其經濟已處於崩潰邊緣,有關「阿波丸」的賠償金對它來說無疑是一筆巨款。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49年4月14日,日本首相吉田茂卻代表日本政府在協議書上簽字,宣布正式放棄因「阿波丸」被擊沉而產生的各項要求。日方不但放棄了索賠權利,還自己出錢撫恤死難者家屬。

回到美國的拉福林,憑「阿波丸」違約裝載有戰略物資這一條,免予起訴。後來他還得到重用,成為美國華盛頓海軍司令,以海軍中將的身份光榮退休。

1972年,已經退休的拉福林接受歷史學家的專訪,他仍強調那是一次「偶然事故」。不過,他終於親口補充承認說:「在得知擊沉的是『阿波丸』時,我才第一次從負責通訊的軍官那裡得知,潛水艇司令官下達的有關『阿波丸』的指示,也第一次看到了4月1日的聯絡信函,才知道有一艘叫『阿波丸』的船隻,要於4月1日懸掛規定的標誌通過台灣海峽。

關於「阿波丸」的唯一幸運者下田勘太郎,先被美國官方扣留著,特地將他與其他日本戰俘、平民一道,經聯合國方面聯繫後,在美日雙方進行交換人員時,才一併送回日本。

1946年,下田勘太郎回到日本,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隨後,美方的麥克阿瑟將軍緊急召見他,跟他談及了「阿波丸號」的一些事情,可是談話內容沒被公開,此後當事人都守口如瓶,阿波丸號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也許只有美軍方和下田勘太郎知道。

戰爭環境中,誤炸、誤傷是常事,即使美國蓄意擊沉,作為戰勝國,隨便找個理由也很好應付過去。關於「阿波丸」事件,從那以後,美日雙方政府都不再提起了。

政府不管,但民間行動仍在繼續,不少美國人,尤其是日本人中的一些「阿波丸」遇難者家屬,到處奔波查訪,著書立說,總想揭開「阿波丸」沉船的謎中謎。

1,作為一艘有盟軍安全保障的日本萬噸巨輪,有什麼理由要在這片漆黑而危險的海域裡全速行駛?

2、按照日美雙方約定,「阿波丸」的圖紙和航行路線已事先通報給了美軍,而且「阿波丸」當時打開了夜航燈,拉福林有什麼理由判斷它一定是艘即將發動攻擊的日本軍艦?戰鬥狀態下的拉福林真的沒收到上峰放行指令嗎?

3、拉福林的報告中提到,攻擊「阿波丸」的魚雷是從艇尾的魚雷發射管發射的,這意味著如果「皇后魚」號從後面追趕「阿波丸」的話,需要掉轉艇身才能攻擊,這合乎邏輯嗎?

4、4月1日,「海狐」號在牛山海域攻擊了一艘日本運輸船隻。隨後,久未出擊的「皇后魚」號潛艇就對「阿波丸」進行攻擊。難道這一切都是巧合嗎?

5、為什麼在遭遇魚雷攻擊後僅3分鐘,萬噸大船就沉沒沒影了,是不是很怪異?

6、美軍10分鐘後,就在「阿波丸」沉沒現場進行了救援,為什麼只救下1名倖存者,其他人又為什麼拒絕施救?

7、日方為什麼突然宣布放棄索賠要求?

8、自從1945年事件發生至今,日本政府從未提供過「阿波丸」裝載的貨物清單。一位美籍日本人福密實多次嘗試向日本官方申請查閱「阿波丸」的相關資料,結果一再遭到拒絕。難道一切的秘密都在巨輪「阿波丸」所裝載的貨物上?那它究竟從東南亞運回了什麼?

9、為什麼「阿波丸」事件中唯一的倖存者下田勘太郎,始終對那天夜裡所發生的真相保持沉默。

……

這一切的疑團隨著葬身海底的阿波丸而逐漸湮滅,似乎永遠無從知曉了。

「阿波丸」沉船,雖就在福建平潭牛山島附近,但忙於抗戰和隨後內戰的國共雙方對此似乎無動於衷,畢竟損失都是別人家的,更何況美日都沒吭聲過。

06 寶山

新中國解放後,平潭島作為海峽兩岸的對抗前線,警戒甚嚴,但仍有漁民冒險到牛山島一帶捕撈,畢竟那裡魚獲多多。偶爾有當地漁民在那片海域撒網,會附帶撈上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他們都知道平潭島周邊海底里,有不少沉船,因此也沒太在意;當然,金銀珠寶類他們當然識得,撈到了肯定不會吭聲,至於其他亂七八糟的物件,總是隨手扔回海里,還抱怨漁網經常被海底雜物給掛壞。

有一段時間,漁村裡有小孩經常帶著透明的小玻璃珠玩耍,說是家人從海里撈出了個盒子,裡面裝的就是這些小珠子,透明而亮晶晶的,覺得沒啥用處,便順手給小孩當玩意兒。

起初,也沒人注意,過了很久,有銀匠無意中發現這小珠子似乎不全像玻璃珠,便拿它去割玻璃試試,居然劃得開玻璃,因此覺得此物可能有點價值,但又說不出所以然來;等回頭去收集時,根本沒幾粒了,也許小孩家玩膩後,都丟了。

到這時,有心人猜測,那不起眼的小珠子可能是傳說中的鑽石;於是,在牛山島有大寶藏的消息,很快在平潭傳開了,似乎也印證了它的「寶山島」的名稱不假。但後來也沒聽到,有人再從那裡撈到過寶物,事情傳一陣子,也不了了之,不排除有隻做不說人。

07 美國大禮包

時間來到了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首次訪華。此行他給中國帶來了一份特殊的「見面大禮」,即美國FBI利用他們先進的衛星定位探測系統,搜到的阿波丸號沉船具體位置,以及沉船上所裝載的貨物清單等相關資料,交給我國。尼克森還提供線索:「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有可能在沉船「阿波丸號」上,提議合作打撈。

據這份資料顯示,阿波丸號上的金銀財寶,大多是日本陸軍大將山下奉文在二戰期間,從東南亞一帶搜刮而來的,他還曾徵調將近10萬名菲律賓民工,在東南亞區域進行秘密藏寶行動,但自從日本戰敗投降後,這批秘密寶藏便不知下落,所以美國懷疑這批寶物是被日本人搬上了阿波丸號,欲將其運送回日本。

清單具體內容,中美雙方當然不會輕易公開,只有極少數人知道,但外頭早已傳得沸沸揚揚了。

這份清單上的東西如果是真的,那定是一筆轟動世界的驚天財富。一時間,所有國家都認為「阿波丸號」上有價值連城的寶藏,都想來分一杯羹。

由於「阿波丸」沉沒在我國領海內,根據《國際海洋法》規定,「阿波丸」沉船屬中國所有,任何國家和個人未經中國政府批准,都不得進入我國領海內進行打撈作業,只有中國政府才有權對「阿波丸」進行打撈。

緊接著,日本官方訪華時,也提過申請,一起打撈阿波丸號,因並非正式申請,中國政府直接就回絕了。

1973年上半年,日本港灣代表團拜訪中國交通部,提供了「阿波丸」號的貨物清單:錫3000噸,生橡膠3000噸,加上銻、鎢、水銀,總計9812噸,尋求合作打撈,未果。

1973年7-10月間,美國連續三次向我國提出打撈阿波丸號的要求,並且也提供了船內重要物資的種類和數量清單,還是被我國代表給拒絕了,一來是因為「阿波丸號」沉沒的地點完全處於我國領海,不便讓美方的艦船進入;二來當時中美尚未正式建立外交關係,操作起來多有不便;三來當時我國已經具有獨立打撈沉船的能力。

又過了兩年多,美國又以打撈公司名義兩次致函中國,並明確提出該打撈公司準備在當年7月初開始打撈在台灣海峽的一艘船舶(實際就是指「阿波丸」)。日本媒體更是說美國打撈公司曾公開宣布已向中國政府申請到打撈該船,並稱該公司擬僅收取船上裝載的3000噸錫。

此外英、法、德等國也曾先後向我國申請合作打撈「阿波丸」沉船。


08 事關重大

面對國際上紛紛要求前來中國打撈「阿波丸」的情況,交通部深感情況複雜,事關重大。

1976年6月29日,交通部會同外交部向高層匯報情況,提出美國準備打撈的範圍包括整個台灣海峽和部分南海海域,在我國沿海200海里範圍之內,涉及我國主權和軍事設施的機密,不能允許美國打撈公司進行打撈,將來在條件具備時,可由我國自己打撈「阿波丸」和其他沉船。這個報告經批准後,通過外交途徑,拒絕了美國進行打撈的要求。

被拒絕的國外公司根本不相信,沒有他們的幫助,中國能夠獨自撈起「阿波丸」。

1976年8月,交通部和海軍在青島召開海上救助有關問題聯席會。在這次會議上,參加會議的領導同志共同議論了打撈「阿波丸」問題,大家一致認為,無論從政治上、經濟上以及其他方面來看,打撈「阿波丸」都有很大意義。從政治和外交方面看,中國如果撈起該船,歸還遺骨,有助於增進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從經濟上看,「阿波丸」裝載大量稀有金屬,據說還有黃金等貴重物品,價值很高,特別是「北京人」頭蓋骨更是沒法用價值來衡量;另外打撈「阿波丸」,也是我國潛水隊伍一個很好的練兵機會。因此,會議得出獨立自主打撈「阿波丸」的一致意見。



另外,還有英國人邁克·哈徹當年瘋狂地盜取南海里屬於我國的文物。但因為海上打撈文物最後的歸屬權,當時世界各國無法達成一致,所以我國決心要將海上打撈這一難點給啃下來,免得日後再吃虧。

同時,國內外媒體關於阿波丸號上的各種報導、訊息不斷傳到國內,內容大同小異,總之,就船上寶貝多。這讓自主打撈「阿波丸」變得更加緊迫起來。

1976年,美國《共和黨報》11-12月號特刊報導,″阿波丸″上裝載有:黃金40噸,白金12噸,工業金剛石15萬克拉,大捆紙幣價值不明,人工製品、工藝品、寶石40箱,大捆紙幣價值不明。

據那托思(美國原海洋實驗室觀察員、國家潛水領導成員)在打撈計劃中列明,「阿波丸」最低可打撈貨物價值為2.49億美元,所有財富價值高達50億美元,這在上世紀70年代,對我國來說,也是筆天大數字。

台灣《中國時報》1976年11月報導:″阿波丸″被擊沉時載有金錠40噸,白金12噸,未加工的寶石15萬克拉,美、英、香港貨幣數捆,工藝品40箱,錫3000噸,鎢2000噸,鋁2000噸,鈦800噸,橡膠2000噸。

……

09 堅決干

我國海軍司令部防救部以呈閱件的形式,向高層提出由海軍和交通部聯合打撈「阿波丸」號沉船的意見,中央軍委、中央領導迅速在海軍的呈閱件上作了批示。李先念的批示是:「堅決干,海軍積極,交通部也要積極。」

根據中央的批示,1977年1月3日,交通部和海軍召開聯席會議,研究打撈「阿波丸」號沉船相關事宜。會議最後商定由交通部和海軍聯合向國務院請示打撈「阿波丸」號沉船。

1977年2月5日,交通部與海軍正式向國務院、中央軍委上報了《關於勘測打撈「阿波丸」沉船的請示》,報告中提出了獨立自主進行打撈的初步方案。

3月3日,交通部和海軍又向國務院正式上報了《勘測打撈「阿波丸」沉船方案》。

3月26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批覆同意交通部、海軍的勘測打撈方案,批示決定將這一打撈工程命名為「77·13工程」,並決定成立打撈「阿波丸」工程領導小組,在福州軍區統一領導下,負責「阿波丸」沉船的整個勘測打撈工作。


在海中打撈沉船本身就非常困難的,更別說是在風高浪急的台灣海峽,風險無疑是巨大的。當時中國提出要打撈沉船的想法時,許多外國人都在等著看中國的笑話。

打撈麵臨的第一個難題,是要找到沉船的確切位置。美國、日本、打撈公司提供的資料,都只是一個大概方位,其對應到平潭牛山島附近海上,面積有數十平方海里。為此,在打撈船正式進軍牛山島海域前,交通部和海軍就組織了社會調查組,在平潭縣委的協助下,走訪了11個公社(鄉)、村和牛山漁場指揮部,對漁民進行走訪調查。

中老年漁民普遍反映,1945年前在這一帶打魚捕蟹,水下從來沒有遇到過障礙物,自1945年以後,經常感覺到水下有障礙物鉤住漁網。還有一位98歲的老漁民說,那一年(1945年),他在海上曾撈到一些木牌,牌子上左一道、右一道,有的道道中間還夾雜著中國字,可大部分都不認識。也聽到了玻璃珠子的說法。這些信息為「阿波丸」號沉船的精確定位提供了可靠的依據,進一步堅定了大家打撈工作的決心和信心。

走訪調查後,新中國打撈史上的傳奇專家張智魁加入了打撈「阿波丸」打撈的大軍。

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26歲的張智魁就擔任了中國人民打撈公司第一任經理。,成為中國人民潛水打撈事業的奠基人和專家。1959年,他親自率隊打撈過海軍「4·18」潛艇;1963年,他在現場指揮找到了沉沒在濟州島海域的我國第一艘萬噸巨輪「躍進」號,確認「躍進」號是因觸礁而沉沒。1977年春天,張智魁以交通部打撈顧問、「77·13工程」指揮部成員和臨時黨委委員兼海上作業指揮的身份參加此次「阿波丸」號打撈任務。

根據張智魁建議,交通部和海軍的調查船舶又請當地漁民做嚮導,採用漁網拖掃和儀器掃測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勘測。所謂「漁網拖掃」,就是將漁民們的眾多單張漁網連接在一起,形成長達十幾公里的大網,兩艘調查船拉著大網的兩端在海里拖行。果然,漁網很快掃到了兩個疑似目標,潛水艇對這兩個疑似目標反覆掃測,張智魁從水深、長度、位置等判斷,發現其中一個更像「阿波丸」,這個目標就在距離牛山島10.08海里,方位99度的位置。

這個位置真的沉睡著巨輪「阿波丸」嗎?只有潛水員親自下到海底實地探摸,才能確定答案。與此同時,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對外發布消息和航行警告,宣布在牛山島海域清除牛山漁場水下障礙物,保障海上漁業捕撈作業生產安全。

當時,我國宣布這項沉船打撈消息後,外界有諸多質疑的聲音,因為他們對中國的印象或許依舊停留在建國之前,認為我國根本沒有能力和相關的深海潛海技術打撈沉船。

對於這些質疑,我們無暇理會,就用事實、成績說話吧。

交通部與海軍共同成立了打撈作業現場指揮部,統一實施對打撈作業的組織指揮、打撈出來的貨物的清點管理和運輸等。

為了圓滿完成這次打撈任務,同時防止境外敵對勢力對我打撈船隊的襲擾和破壞,總參作戰部、海軍、交通部、福州軍區等有關部門進行了多次協商,決定成立打撈「阿波丸」號沉船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交通部,海軍、交通部都選派了聯絡員。與此同時,各相關單位在福州召開聯席會議,對打撈力量的組織、兵力掩護和海上警戒、打撈組織指揮、後勤保障、打撈設備研製等問題作了精心部署和周密安排。

此後,為確保打撈船隊的作業安全,海軍命令東海艦隊福建基地和舟山基地的艦艇部隊負責海上打撈作業區的巡邏警戒;組織獵潛艇部隊對沉船海域進行反覆的掃海和探測,對沉船進行準確定位;並臨時抽調一個岸基飛彈營進駐平潭島。總參謀部也決定在打撈作業期間,空軍殲擊機部隊輪流進駐福建機場,擔任打撈區上空的防空警戒任務。各部隊入閩後的作戰行動由福州軍區統一組織指揮。

同時多渠道收集國外有關阿波丸的各類、各時期的所有訊息,並進行分析、推理,以發現更多的有價值線索。

於是,消息不斷傳來:

1973年3月,時任日本第三船舶運輸司令官,負責安排「阿波丸」在東南亞地區運送貨物和乘客的稻田正純,回憶稱,東京關於「阿波丸」裝貨和選定乘客的電報共發給他的有3000封之多,但他卻不知道「阿波丸」裝載的詳情,那是由日本特務機關把持操作,他還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阿波丸」從日本駛往新加坡時,可能配備了自爆裝置。

如果「阿波丸」真的裝載了巨額黃金財寶,那麼考慮到日方違約,財寶被美軍發現後將成為對方戰利品的後果,船上啟動自爆裝置就具備了合理性,也就能解釋「阿波丸」為何在短短3分鐘內沉沒。

據日本《讀賣新聞》1979年5月2日報導,1945年駐新加坡的日本陸軍伍長森川家光,證明說:他參與了「阿波丸」在新加坡的裝載工作。當時,他們是由極秘密的作戰命令抽調而來,從新加坡市內的南方開發銀行的地下金庫中取出木箱,幾百件木箱裝了26卡車。然後在憲兵隊荷槍實彈的嚴密警戒下運到新加坡港,裝入停泊在那裡的「阿波丸」號。森川家光說,他從憲兵偶爾泄露的消息得知,箱子裡裝的都是金條。他還發現木箱上扎有金屬箍條,箱子重的一個人根本舉不起來。

曾任日本駐新加坡海軍特務機關長官的日高震作,戰後就曾指出:船上除船長室的保險柜外,還設有3個航海用得特別保險柜。途中,曾僱傭許多海匪和海賊裝貨,在雅加達他們把軍隊的貴重物品包括金幣、工業鑽石等分別裝入不同的保險柜。在新加坡,同樣將金幣、英鎊紙幣、美元以及各種有價證券等裝入。

然而,僅憑几個零散的線索,並不能完全確定貨物的具體清單,但對接下來的打撈多多少少有參考、參照意義。

10 打撈 「阿波丸」

1977年5月1日凌晨,由海軍J101號、J301號、J503號打撈船和交通部上海救撈局滬救3號打撈船組成的打撈作業船隊,正式進駐牛山島以東作業海域。

該海域是世界有名的風浪區,每年4月至8月經常刮颱風,9月到第二年3月吹東北季風,常年風力多在7級以上,風急浪大,看來打撈工作只能根據天氣情況時干時停。

當時條件有限,潛水員使用的都是空氣潛水裝備,也就是說呼吸的氣體跟普通空氣成分差不多,主要包含氧氣和氮氣。國際上空氣潛水的標準是50米,超過50米,隨著水下壓強增大,人體吸入的空氣增多,溶解在血液和身體組織中的氮氣也增多,這可能引起潛水員四肢麻木,甚至神智昏迷,俗稱氮氣麻醉,極其危險,

潛水大隊長馬玉林第一個下水。他用半小時時間,潛到了海底(58米),摸到一根粗大的桅杆。他判斷沉船是一艘萬噸輪。在這一海域內的沉船里,已知的只有「阿波丸」是萬噸輪;隨後,第二批下水的潛水員撈上了一具遇難者的屍骨,初步判斷,這是一位二戰期間的日軍高級將領。緊接著,沉船上裝運的物資出水了,兩塊錫錠被撈了上來,上面鑄有「大日本—東洋」和「BANKA—PP」字樣,這與資料記載的「阿波丸」裝載物資相符。隨後,兩塊小木牌被發現,上面用毛筆寫著「杉浦隆吉」「橫尾八郎」姓氏,這兩人都在「阿波丸」的乘客名單之內。至此,基本可以證實,已經找到的這艘船就是1945年被擊沉的「阿波丸」。


從凌晨到午夜,經過一天的工作,打撈隊初戰告捷,收穫滿滿。同時,他們也發現「阿波丸」沉船斷成兩段,前段長44.7米,後段長107.8米,埋入海底泥中有9至11米,打撈區域水深在60至69米不等。

從第一天起,每天沉船打撈的進展情況,由海軍東海艦隊作戰值班室在晚上20時,同時上報海軍和福州軍區作戰值班室,再由海軍作戰值班室報總參謀部作戰值班室,最後上報中央。

隨著「阿波丸」位置的確定,5月4日起,「77·13工程」正式進入了清理障礙物、打撈貨品階段。

沉沒海底32年,斷成兩截的「阿波丸」,前後兩段相距35米,海軍負責打撈前段船首,交通部所屬打撈局負責沉船後段。

潛水員們為了深度下潛,保證通氣和安全,需穿著近200斤的笨重潛水服,拖著200米左右的供氣軟管和潛水信號繩,這兩條管線一頭在船上,一頭在潛水員身上,可以說是潛水員的生命繩。

他們在60多米深的海底,清淤泥、割漁網、搬錫錠、撈橡膠……,打撈作業之辛苦,工作難度之大,危險無處不在。過程中許多同志累倒生病,有的潛水員患上了減壓病,還有一位潛水員犧牲在打撈現場。但潛水員們自始至終激情高漲,信心滿滿,還展開了打撈競賽。

1977年,兩岸關係仍處於對峙時期,牛山島海域是兩岸之間距離最近的一片海域,打撈現場不可能會平靜。國民黨的小型艦艇、商船等常來附近騷擾,飛機不分白天黑夜地到打撈海域上空盤旋。J101船是海軍現場打撈作業的指揮船,有時一天拉響的戰鬥警報不下四五次,一聽到警報聲,正在進行潛水作業的繼續工作,其他人員則立刻做好戰鬥準備,船上的四座雙管高射機槍,立馬對準敵機。敵機也不敢太過放肆,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盤旋幾圈後就掉頭飛走。

國民黨的騷擾不僅有飛機和艦艇,還有「糖衣炮彈」,打撈現場不時能見到裝滿巧克力、糖果的塑料杯子,那時戰友們沒見過巧克力,覺得新鮮,但知道是從海峽對岸漂過來的,從沒有人私自留下這些東西。為了防止台灣的「宣傳品」漂到岸邊,有時上級還指示統一打撈,然後堆放到甲板上統一點火銷毀。

沉船殘骸深深陷入淤泥之中,船體嚴重破損,要將斷成兩部分的船體完整地打撈上來是不可能的。打撈指揮部決定,採取水下切割和水下爆破的方法,先將甲板艙面揭開,把艙內貨物取出,然後再把船體逐漸撈起。

海底水流湍急,障礙物有多,深水作業非常困難。但潛水員們膽大心細,輪番作業,在冰冷漆黑的海底,他們先用潛水刀剷除沉船上的附生物,然後用能噴出的7,000℃烈焰的水中電割槍,硬是將6個船艙的艙面全部切割開。艙面揭開後,打撈人員用一種專門研製出的8瓣荷花形抓斗來抓取貨物。抓斗迅速從工作船落入水中,從被揭開的沉船船艙里,抓出一斗斗混著淤泥的貨物,放在打撈船的甲板上。工作人員將其沖洗後,再把貨物收集起來。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1979年,打撈出來的錫錠、橡膠等物資拍賣了5000萬美元,經過國家批准,這筆錢的大部分用來購置新的打撈設備——海上萬噸浮吊「大力」號。「大力」號的加入也使得「阿波丸」的打撈進程大大加速。直到今天,「大力」號浮吊船還在國內外很多打撈工程中大顯身手。

1980年7月6日,長17米、高9米、重達300噸、沉沒海底35年的「阿波丸」船首,由「大力」號巨型浮吊吊出水面。在海底沉睡30多年的沉船,終於重見天日。只見它鏽跡斑斑,船頭上用鋼板焊接上去的「阿波丸」三字清晰可辨,解體後的3層甲板斷層分明,首艙完整無損。船首並被拖抵平潭島娘宮錨地,擱上淺灘。10幾年前,坐平潭輪渡時,還可以看到它,不知還在否。

與此同時,負責沉船後段的潛水員們繼續打撈余貨,尋找可能存在的貴重物品。然而,潛水員們在幾個貨艙內反覆尋找,連沉船前段和後段之間的海底也沒有放過,由「大力」號用抓斗挖地三尺進行尋找,都沒有發現傳說中的保險柜以及黃金、珠寶等貴重物品。有一次,打撈人員在桅杆底部發現了一個圖紙上沒有的秘密艙室,許多人猜測這就是金庫。結果潛水員在水下切割打開艙室後,發現裡面裝的只是鉗子、鐵環、大螺釘等。

在打撈即將結束的1980年7月9日,工作人員從滬救撈3號撈出的淤泥里,發現一隻沾滿泥沙的鐘,沖洗後發現,上面清晰的刻著「阿波丸」三個字,還有建造年代「昭和十七年」和所屬公司「日本郵船株式會社」字樣,顯然,它就是「阿波丸」的船鐘,船鐘是船的身份標誌,它的撈取也意味著打撈工作接近尾聲。船體的後段由於體積太大,內部物資也撈出,就留它在海底了。不久,隨著最後一批船隊的撤離,中國宣布正式結束對「阿波丸」的打撈工作。


在1977~1980年3年多的打撈「阿波丸」作業中,各船平均作業332天,共有600多名潛水員參加水下作業,共潛水3,604次,水下切割2.38萬平方米,水下爆破650次,清淤1.23萬立方米。共撈出錫錠、橡膠、水銀、雲母等沉船物資5000多噸。還有370具落難者遺骨及私人遺物1683件。

海軍、交通部、國家有關部門科研人員共3,000多人參戰,它是中國歷史上超越空氣潛水極限深度、海域流速最急、軍地聯合規模最大、打撈時間最長的一次打撈工程作業,這在世界打撈史上也屬罕見。

本著中日友好和人道主義精神,中國政府先後於1979年7月、1980年1月、1981年4月,分三批向日本方面移交了撈起的死難者遺骨、遺物。日本對此表示感謝,但日本政府聲稱阿波丸號是日本的船隻,中方是沒有權力進行打撈,日本就以此為理由向我國索賠15億美元,但打撈已經結束,我國對此直接無視。

這次打撈「阿波丸」,雖然沒有發現黃金、頭骨等企盼中的寶貝,但卻為我國培養了一支很好的海上救撈隊伍。在布場、撤場、潛水作業、爆破與切割、重力起吊、醫療保障等方面都經受了實際鍛鍊,潛水技術水平、裝備設施等有了較大的提高,為後來我國打撈搜救、海底探索的發展積累了高貴的財富。

11 幾種可能

「77·13工程」結束了,除了死難者遺物中的一枚金戒指,打撈人員沒有找到一兩黃金。那麼,黃金、白金、鑽石等貴重物品去哪裡了呢?還有那世人心心念念的「北京人」頭骨化石呢?

時任交通部部長、開國上將葉飛在回憶錄中分析了這樣幾種可能:

一是該船裝載有貴重物品的傳說雖多,但說法不一,並無確鑿證據,可能是以訛傳訛,並非事實。

二是當時日本運送掠奪物資的船舶很多,有可能採取聲東擊西的手法,已由別的船將掠奪到的貴重物品運走,這一點可以從日本官方的態度中看出,比如「阿波丸」沉沒後,日本向美國提出的索賠清單中並未提出任何貴重物品,再如,幾十年來日本官方對該船裝載有貴重物品的傳說一直沒有表態等。

三是從美國潛艇擊沉「阿波丸」,到我方實際控制台灣海峽,其間有很長一段時間的間隔,美國如事先獲得「阿波丸」裝載有貴重物品的情報,在該船沉沒後即設法撈取最貴重的東西,這一點按照當時美國的設備和能力,並非不可能。

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寶物是有,不過沉船的時候,日本軍官按了自毀裝置把貴重物品給炸了。這理由似乎可說明船體為何齊刷刷斷成兩截,又快速沉沒問題。但是黃金、鑽石等即使炸碎、融化了仍然會有殘渣,何況是幾十噸的金屬,一點痕跡都沒有,說不過去吧。

不管哪種可能,都只是猜測和估計,究竟真相如何,都是一個未解之謎。而另一個關於北京人頭蓋骨藏在「阿波丸」上的傳說,更是謎中謎。

12 稀世瑰寶哪去了

「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是世界科學界眾所矚目的稀世瑰寶。「北京人」雖然不是最早的人類,但作為從猿到人的中間環節的代表,被稱為「古人類全部歷史中最有意義最動人的發現」,由此可知其珍貴程度。



先看看「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是如何失蹤的:

1941年,日美關係愈發緊張。當時北平已被日軍占領,日軍開始接管中立國美國駐北平的一些機構。存放和保管「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北平協和醫院雖屬美國財產,看來也將難以倖免。在這種情況下,醫院的古生代研究室決定為「北京人」化石找一個更為安全的存放地點。
當時有三種處理方案。第一,把化石運往抗戰的後方重慶,但在戰爭環境下,長途運送安全難以保證;第二,在北平就地掩埋,但在淪陷區安全同樣無法保證;第三,運往美國保存。從當時的情況看,第三種處理方案是最好的選擇。
據古人類學家胡承志回憶,由於在合作挖掘化石時,中美簽的合同規定,在北京房山周口店發掘的所有化石都是中國財產,禁止運送出境。所以當時美國公使館的人拒絕接收。後經國民政府協調,遠在重慶的美國駐華大使同意並授權,駐北平的美國公使館才答應接收這批珍貴的古人類化石,並準備將其安全運往美國保存。
運走前,胡承志對化石進行了精心包裹,打包後,他就離開了辦公室;他感嘆:大概我是最後一個見到北京人化石的中國人,以後沒有中國人看見或知道它的下落了。

接下來事情的發展撲所迷離,但下面這種說法較流行:
1941年12月5日凌晨,一列美海軍陸戰隊專列駛出北平,據說車上裝有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按計劃列車到秦皇島後,化石運到「哈利遜總統」號輪船,然後運往美國。此次託運的負責人是即將離華赴美的海軍陸戰隊退伍軍醫弗利,兩箱化石就是被混裝在他的27箱行李中被送上火車的。
弗利說:這件事在當時相當秘密。在秦皇島,弗利的助手戴維斯負責接收這批特殊的行李。戴維斯說:我去取了那些行李,有27箱,我把它們都放在了我的房間裡。
弗利等待著第二天坐「哈里遜總統」號回國。然而第二天,也就是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了。日軍迅速占領了美國在華的機構,美海軍陸戰隊在秦皇島的兵營也被日軍侵占,弗利和戴維斯成了俘虜。在天津的戰俘營中,弗利他們陸續收到從秦皇島兵營運送來的行李,但北京人頭蓋骨已不見蹤跡。

還有據調查,「哈里遜總統」船從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開航以後,一直被一艘日本軍艦追逐,最後,擱淺在上海以東長江口附近,隨後被日軍擊沉,根本沒到得了秦皇島。

化石是否落入日軍手中?事隔半年,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常谷部和助教高景東二突然在英文版的北平新聞上聲稱,保存在協和醫院的北京人頭蓋骨被竊。日本人似乎傳達出這樣的信息:日軍並沒有在秦皇島發現頭骨化石。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不久,日本發布的公告聲稱,已將劫掠到東京的一批古人類化石連同劫掠的發掘工具一起,移交給了盟軍當局,以便歸還中國。然而中國政府從盟軍總部接收到的日本歸還物品清單中,沒有「北京人」化石。盟軍總部也應中國政府之邀,動用駐日盟軍參與廣泛搜尋,結果一無所獲。

北京人頭蓋骨自從它神秘丟失的那一刻起,有關他下落的線索就層出不窮。有人說,就藏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人說,北京人頭蓋骨曾被存放在天津的美軍陸戰隊軍營地下室;還有人說北京人頭蓋骨被帶到了美國。然而,經過查證,每一條線索帶來的希望最終都落空了,但基本都是圍繞著當時的日美繞圈,到底是誰在說謊?誰是大盜?

對於「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是否在世這個問題,有關專家多年來基本持3種態度,一種認為化石還在世,另一種認為化石已經毀於戰火,再一種就是對化石的去向態度模糊,認為無法推測。

13 「阿波丸」與「頭蓋骨」

然後是1972年,尼克森帶來的「北京人」化石在阿波丸船上的線索,讓國人大為振奮,估計也是我國全力打撈阿波丸號的主要原因吧。

打撈後,確實沒發現「北京人」化石,但在「阿波丸」初步打撈獲取的物品中,發現了偽「滿洲國」政要鄭禹的家藏小官印,及鄭孝胥安葬時分贈後人的圓硯,硯上有「鄭公孝胥安葬紀念」字樣。大漢奸鄭孝胥,曾任「滿洲國」內閣總理大臣,1938年死於長春,葬於瀋陽。鄭家父子久居北方,而「阿波丸」乘客全部是日本人。鄭家的私人物品出現在沉船上,正說明了有日本人把在中國北方搜羅的文物寶器運上了「阿波丸」;那麼在北京、天津、秦皇島等地失蹤的「北京人」頭蓋骨,當然也很有可能裝載在「阿波丸」上,這似乎和尼克森提供的線索可銜接上,不存在空穴來風之說。

研究「阿波丸」歷史的學者李樹喜強調指出,北京人頭蓋骨在阿波丸上很可能不是猜測,而是源於一份70年代,注有「秘密」等級的內部情報資料,這份名為「美國共和黨資料譯文」的文件上記載:「譯文第6頁推測阿波丸裝的40箱物件中可能包括古代『北京人』化石……」

從1944年沉入海底,到1980年打撈,時隔了36年,那可是國際風雲詭譎的年代,各種勢力鬥爭犬牙交錯,當然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傳言中阿波丸寶藏在那麼長的時間裡,不可能會讓他們無動於衷,被人提前撈走的可能性也很大。

鑑於1980年時,我國的深海打撈技術還不是很好,因此那次「阿波丸」打撈雖成績斐然,但誰也不敢說是完全徹底的。有好事者說,大部分船體在約一萬立方米的淤泥掩埋著,並且金庫,客房,船員艙室和機艙室近一半都灌滿了泥沙,因為各項技術達不到要求,潛水員根本到達不了那裡,何況周邊海區呢?

1987年3月,美國財團銘申投資有限公司與中國海上救助打撈公司簽訂合同,經國務院批准,於同年6月利用最先進的探測、潛水技術對「阿波丸」又進行了為期兩周的打撈,結果仍一無所獲。

14 必須回來

對照當年的存貨記錄,大部分貨物被找到,但黃金、鑽石等貴重寶貝沒有,「北京人」化石更無從談起。

於是,有人產生疑問:也許種種傳言只是日本、美國為了利用中國人,無償去打撈2008具骸骨,同時打探我國當時的各種實力水平,而故布迷陣?船上原本就沒有黃金、鑽石、化石……。

但後來又有消息稱:1945年4月1日當「皇后魚」號潛艇擊沉「阿波丸」後,潛艇上的美國海軍人員的確曾發現不少仔細包裝的鍍錫鐵箱,容量約5加侖,鐵皮外面是一層藤皮,內裝顆粒狀物質,無商標及出廠印記。當時船員反覆觀察思忖,不知是什麼東西,……

再結合平潭當年流傳的小孩玩疑似「鑽石」的小珠珠,而我們的打撈出的物品清單似乎沒有這些。難免又讓人浮想聯翩。

2001年4月,一直為「阿波丸」牽腸掛肚的張智魁,上書國家領導人,力主再次打撈「阿波丸」,他拿出了一份詳實的《打撈「阿波丸」沉船可行性報告》。《報告》中說,70年代進行的打撈雖然沒有發現黃金,但至少證明了各方匯總的有關「阿波丸」沉船物資情報的準確性。張智魁說:「阿波丸」在水下70米,通過對其大規模打撈,可以大大提高我國深海打撈技術,可以鍛鍊出一支深海打撈隊伍。從長遠看,這比珍寶、黃金更重要、更可貴。

哦!這才是主要目的。張智魁老人家為我國的深海探索真的是操碎了心。不過,國家在這方面發展應該讓他欣慰了。

據新華社三亞12月5日報導: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獲悉,「探索一號」科考船5日順利結束第21個科考航次第二航段。截至目前,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共計搭載我國27名科研人員進行了21次萬米深潛。我國萬米深潛作業次數和下潛人數居世界首位。

牛了!我們的中國!

不是有很多人認為,黃金和北京人的頭蓋骨依然在「阿波丸」沉船上,或其附近的海沙里,又或已隨洋流飄到了更遠、更深的海底里;那麼,現在中國有條件、有實力了,對阿波丸號進行徹底打撈,對周邊廣大海域的再度探尋,已可以提上議事日程了,大海撈「針」將很快變成現實,相信到時候所有謎團都能水落石出。

期待那一天的到來,更期待「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現身,即使它不在那片海里,或是在它除。

如今的牛山島,風光旖旎,景色迷人,成為海釣者的樂園,它依然默默地注視著過往的航船,專情地陪伴著海底的「阿波丸」,島上的燈塔在1987年就復建了,耀眼的光芒直射遠方,指引航海人的前進方向。

遙望更遠的對岸,那是寶島台灣,我們現在的領路人就是燈塔,就是航船,指引著國人前進的方向,駛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始終堅信:「北京人」化石是我們的,必須得回來;台灣是我們的,必須得統一;復興夢是我們的,一定會實現


看了本文,您覺得40噸黃金去哪了?頭蓋骨又會在誰手裡?

——本文結束—— 謝謝閱讀! 好看,請給個贊吧!



資料來源:《北京人化石如何失蹤》、《發現阿波丸》等公開報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