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或迎來「拐點」:奧密克戎帶有「感冒病毒」基因,將開啟「流感化」傳播?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6T15:44:57+00:00

近日,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數據分析公司nference的一項早期研究顯示,患者肺部和胃腸系統中的細胞可以同時攜帶新冠病毒和普通感冒冠狀病毒,這種共同感染為病毒重組創造了條件。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季媛媛 上海報導儘管針對新冠變異株「奧密克戎」仍有諸多未解謎團,但通過基因序列的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可能由新冠病毒與另一種導致普通感冒的病毒基因片段組合進化而來。

近日,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數據分析公司nference的一項早期研究顯示,患者肺部和胃腸系統中的細胞可以同時攜帶新冠病毒和普通感冒冠狀病毒,這種共同感染為病毒重組創造了條件。這項最新的研究發現12月3日首次發表在OSF Preprints網站上。

根據研究者最新發現,奧密克戎病毒刺突蛋白上有26個胺基酸突變,包括23個替換、兩個缺失和一個插入,其中一個插入突變ins214EPE在此前任何的新冠變異株當中都沒有觀察到。但該突變基因序列在導致普通感冒的病毒(例如HCoV-229E)中非常常見,也存在於人類基因組中。負責這項研究的nference公司研究員Venky Soundararajan表示,相同的基因序列多次出現在一種導致人類普通感冒的HCoV-229E冠狀病毒和導致愛滋病人免疫缺陷的病毒中。該發現也被認為,新冠肺炎將像流感那樣常態化出現。

那麼,新冠肺炎病毒會像SARS那樣消失,還是會像流感那樣常態化。

針對這一問題,結構生化專家王年爽博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冠病毒跟SARS病毒不一樣。SARS比較容易被控制,主要是因為症狀明顯,並且潛伏期傳染性低。因而常規非藥物干預措施比較容易發揮效果,因而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就被徹底撲滅了。

「但新冠病毒感染者有很多症狀並不明顯,並且潛伏期可傳染。這給隔離防控帶來非常大的困難。並且變異株出現的時間也比我們開始預想的快很多,新的變異毒株從出現到擴散進展時間太快,沒有給我們留下太多時間。在去年下半年,Alpha、Beta、Gamma這幾個突變株出現後,結合我們對冠狀病毒本身基因組特徵和抗原進化能力的了解,我們已經能基本預判徹底剷除這個病毒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了。」王年爽博士強調。

此外,鍾南山院士12月4日在第二屆大灣區(深圳)疫苗峰會上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等指出,新冠疫情要恢復常態化,參照流感的情況,未來當新冠病死率下降到0.1%,複製指數即R0可以達到1.0-1.5時才有實現的可能。

奧密克戎是否會「流感化」?

目前,除新型冠狀病毒外,人類已知的冠狀病毒還有6種:HCoV-229E、HCoVOC43、SARS-CoV、MERS-CoV、HCoV-HKU1、HCoV-NL63。在此前舉行的第三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表示,科學家已在馬來西亞和海地又發現了一種可以感染人的新冠狀病毒,這是繼Sars-CoV-2之後,目前人類已知的第八種可感染人並可致病的冠狀病毒。

從現有病毒來看,SARS-CoV引發非典的病死率近10%,但已銷聲匿跡。MERS-CoV引發中東呼吸綜合徵的病死率達35%-40%,但它只能從駱駝傳給人,不能持續人傳人。其他4種冠狀病毒則在人群和社區中常年存在,而這4種冠狀病毒只引起普通感冒。但是,它們當初由動物「跳到」人間時,都引起過大流行。

一直以來,流感是世界上最嚴重和普遍的傳染性疾病之一,嚴重威脅公共健康安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年,季節性流感在全球範圍會引發300萬-500萬人出現相關嚴重疾病而住院,並導致29萬到65萬人因此死亡。而一次全球範圍的大流感甚至可能導致數百萬人喪失生命。

此前,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余宏傑教授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介紹,在國人傳統觀念里,流感不過是一種小病,過幾天就可以康復。其實,流感與普通感冒是有區別的,流感是由一種特定流感病毒所引起的疾病,會以急性的呼吸道感染為主。特別是高危人群,如低齡兒童、孕婦、老年人、疾病患者等,在特定的季節更要對流感引以重視。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與人相關的流感病毒主要有三類: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丙型流感病毒。這三種里,甲型流感病毒的致病性最強,大家熟知的HIN1,H5N1以及H7N9都是這一型的。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和2009年的豬流感就是H1N1引起;而2004年的禽流感由H5N1引起,2013年的禽流感則變成了H7N9。

流感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其實,看看每年各大醫院的門急診量便能一目了然。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每當進入11月,各大兒科醫院內科門診都會迎來就診高峰,日均門診量有的甚至可以高達8000餘人次/天。而在院方的大數據監控平台上,平時都不上榜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會位列十大病種之一。

在談及新冠肺炎病毒是否會「流感化」這一問題時,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免疫學與微生物學部門研究員蘇米特·錢達(Sumit Chanda)表示,如果奧密克戎真的帶有感冒病毒基因,那麼,儘管可以像流感那樣容易導致大流行的情況,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成為流行病毒後,也或將造成輕症,那麼也將會給疫情帶來轉機,意味著新冠病毒可能會成為像流感這樣的季節性病毒。

此外,根據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 (ECDC) 發布的一項最新預測,「奧密克戎」變異株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成為歐洲流行的變異株。「基於模型的初步數據表明,新的變異株比迄今為止占主導地位的德爾塔變異株相比,具有顯著優勢。」ECDC報告稱,「但這仍然取決於新變異株相對於過去變異株的這種優勢程度以及疫情進展的程度。」

如何抗擊流行病毒?

人類在與病毒抗爭的過程中,有時候哪怕拼盡全力也有不能挽救的生命,也會見證無數次的生離死別,更會迎來種種現實教訓,而這些教訓無不在告訴我們,無論是流感還是新冠肺炎,與病毒的抗爭需要「防在前」。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梳理,目前,市場上的流感疫苗主要以三價流感疫苗和四價流感疫苗為主。其中,三價流感疫苗,可預防甲型H1N1、H3N2和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兒童劑型適合6-35月齡的孩子,成人劑型適合3歲及以上人群;四價流感疫苗可預防甲型H1N1、H3N2和乙型Victoria系及Yamagata系流感病毒。相對比而言,四價流感疫苗比三價流感疫苗的保護範圍更廣,但僅適用於3歲及3歲以上人群。

「流感疫苗從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使用了,到目前為止,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人都使用過流感疫苗,」余宏傑教授說,目前,我國使用的流感疫苗都是滅活的疫苗,可以誘導肌體免疫系統,產生免疫,足夠保護流感的感染和發病。

而隨著新冠疫情「流感化」趨勢日益明顯,全球疫情防控還將面臨「持久戰」,雖然世界多國已啟動疫苗加強針接種,但對新冠疫苗的需求將處於常態化。據公開信息,截至11月初,全球各個國家醫療部門批准的新冠疫苗已達25種,其中7款來自中國(5款滅活疫苗、1款腺病毒載體疫苗、1款重組蛋白疫苗)。

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鄭忠偉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目前中國已有13款新冠疫苗進入了臨床三期,有四款疫苗已經獲批附條件上市,有三款疫苗獲批緊急使用,始終處於全球的第一方陣。

中信建投此前分析稱,新冠疫苗在2021年會進入商業化集中兌現階段,這是本年度對醫藥投資影響最大的投資事件之一。另據中物聯冷鏈委資料,全球新冠疫苗市場規模可達8800億人民幣。

「儘管人類在新冠暴發後已經盡了最大努力,用最快時間研發出了有效疫苗。該病毒未來應該會一直突變下去,這是它本身特點決定的。至少就目前的科技來講,無法實現徹底剷除新冠肺炎病毒。未來的流行應該會像流感一樣,流行的病毒株不斷變化,疫苗也相對應的持續更新。」王年爽博士說道。

實際上,面對日益嚴峻的奧密克戎變異株,輝瑞和BioNTech更是宣稱,可以在100天內調整和生產COVID-19 疫苗,以應對「疫苗逃逸」變種。

對此,艾棣維欣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王賓博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中外疫苗企業發展到當前的技術階段,無論是RNA疫苗,還是DNA疫苗,都可以充分發揮技術優勢進行研發生產。常規情況下,疫苗都是要做很久的臨床測試,主要耗時的部分在於臨床階段,企業與監管部門建立應急標準,在保證科學性的同時,實現疫苗臨床方案的輕量化,以及加緊審批或授權,是最關鍵的問題,因此,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畢竟疫苗研發不僅僅是科學和技術的問題。

「其實,在應急情況下,去年監管部門也突破了很多審批障礙,開設緊急審批通道。例如,諸多新冠疫苗品種研發完成後陸續就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面對新一波的變異,我們疫苗研發企業已準備得更充分,所有的基礎設施、技術水平、質量控制都大幅提升,可以更加從容的面對毒株突變。」王賓博士說道,

在此方面,復星醫藥執行總裁、全球研發中心總裁兼首席醫學官回愛民博士在第二屆大灣區(深圳)疫苗峰會上透露,復星醫藥一直在和BioNTech一起積極地設計新疫苗,BioNTech SE執行長Ugur Sahin也說過,如果需要新的疫苗來應對變異株,6周可以將這個疫苗做出來,當然檢測、放行、審批可能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