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張召忠說對了!中芯國際加速前行,再投350億元

fans news 發佈 2021-12-10T15:03:09+00:00

中芯國際實現了14nm製程晶片的量產,可以在成熟工藝製程中發揮出重要作用。但中芯國際加速前行,再投350億元,同樣用作28nm工藝製程的部署。

本文原創,禁止搬運和抄襲,違者必究!

中芯國際實現了14nm製程晶片的量產,可以在成熟工藝製程中發揮出重要作用。而且中芯國際還在持續展開行動,在國內各地建設了28nm製程的晶片工廠。

但中芯國際加速前行,再投350億元,同樣用作28nm工藝製程的部署。在台積電,三星普遍發展5nm,4nm的情況下,擴產28nm有何作用呢?難道被張召忠說對了?

中芯國際加速前行

全球上百個行業都需要晶片的支持,隨處可見的電子設備都用上了晶片產品。一顆小小的晶片卻集成了全球的科技力量,從設計到製造,再到封測環節,晶片能搭載到設備上成為商品都需要全球產業鏈的一起努力。

而晶片製造商扮演重要角色,是直接負責晶片生產的企業。

市面上的晶片也都來自這些晶片製造商,如驍龍888處理器是三星生產的,蘋果A15處理器是台積電製造的,還有聯發科,紫光展銳等等眾多晶片設計企業都需要和晶片製造商合作,把設計好的晶片交給他們代工。

不過還有一家晶片製造商也值得關注,或許在7nm,5nm製程的晶片產品中看不到這家公司的身影,可是在生活中常見的智能設備當中或許能看見他的代工技術,這家公司就是中芯國際。

作為擁有20多年發展歷史的企業,是大陸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商,比較有代表性的晶片產品有麒麟710A。

事實上,中芯國際的實力是不差的,在全球晶片代工行業中排名第五,持有14nm、28nm、55nm等成熟工藝製程的量產技術,且良率達到了業界水準。

除了掌握相應的技術之外,中芯國際還在加速前行,擴產晶片產能。中芯國際一年內數次投產28nm,分別在北京,深圳地區打造晶片生產線。

市場對晶片的需求還未達到飽和狀態,依然是供不應求,為了獲得更多的晶片產能,中芯國際再投350億元,這些投資主要應用於12英寸晶圓的生產和封裝,測試等等。

12英寸晶圓被常用在28nm製程晶片的生產,中芯國際早已掌握28nm晶片的量產技術,良品率是有保障的。

重點在於晶片產能,按照行業預判,缺芯問題還會持續到2022年下半年。想要解決缺芯的最好方式就是提高產能,而獲得產能的關鍵就在於投資。中芯國際數次投產,前前後後的投資也達到千億人民幣級別了。

但由此也引申一個問題,拿出千億擴產28nm有何作用呢?

擴產28nm有何作用?

在台積電,三星的技術疊代下,不斷攻克了一代又一代的晶片製程量產技術。去年二者都實現了5nm晶片的量產,今年第四季度已經各自幫助高通和聯發科量產4nm晶片,預計明年下半年將邁入3nm的量產製程。

按照這般工藝發展,突破2nm量產也只是時間問題。高端晶片的突破可以讓科技產業取得更大的進步,讓算力性能持續升高。

中芯國際卻在28nm加快布局,和台積電,三星的布局情況並不相同,那麼中芯國際擴產28nm有何作用呢?或許能起到兩個關鍵作用。

第一:在能夠掌握量產技術的領域發揮產能優勢。

台積電,三星能夠實現高端晶片的量產是因為獲得了EUV光刻機,還有大量的技術積累。而中芯國際只有DUV光刻機,因為在工藝製程路線需要重新規劃。

在能夠掌握量產的晶片技術領域去擴大產能優勢,可以獲得更多的晶片支持。在不同領域層次的企業有不同的發展目標,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前行方式。

第二:讓供不應求的成熟工藝市場得到產能支持。

外界只看到了高端晶片有很高的市場熱度,但其實在成熟工藝市場領域也有很大的需求。AI、智能汽車、物聯網等行業對晶片工藝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

28nm已經夠用了,只有像手機,電腦這類電子消費產品才需要持續追求旗艦性能的處理器。換句話說,成熟工藝市場對晶片的需求已經是供不應求的,而中芯國際擴產28nm的動作可以讓這塊市場得到產能支持。

被張召忠說對了

技術是一方面,產能又是另外一方面了。如果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那倒不如選擇對自己更有優勢的選項。相信在中芯國際的行動布局下,未來幾年會有不小的產能變化。這般情況來看的話,要被張召忠說對了。

國內著名專家張召忠表示過,如果美國晶片限制中國三年,以後就不用再出口了,因為國產晶片滿大街都是。

張召忠的言外之意就是國內會有大量的晶片產能,一旦從外界買不到晶片的話,那就會自己去生產製造。到時候隨處可見的就都是國產晶片了。

總結

中芯國際加快晶片產能方面的前進速度,有了產能,那麼在滿足國內產業需求時就能得到更好的保障。至於技術方面,也會持續投入研發力量,遲早有一天,產能和技術都會有的。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了解我,了解更多科技領域資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