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們,你們究竟害了多少中國人?

fans news 發佈 2021-12-10T05:41:50+00:00

深切感受到「精神分析狂」們對中國人的三大致命危害,現不吐不快。第一,挑動女兒恨媽媽、兒子戰爸爸。十月懷胎生了你,省吃儉用養了你,可你竟然信奉「一個女人一生的敵人就是你的媽媽」之類的狗屁話,滿腦子「殺父娶母」,滿嘴「俄狄浦斯情結」,把一生所有的不順都怪罪於父母——這種「孩子哭了怪他娘」的做法讓你一時舒服了,可你的良心能舒服嗎?

深切感受到「精神分析狂」們對中國人的三大致命危害,現不吐不快。

第一,挑動女兒恨媽媽、兒子戰爸爸。十月懷胎生了你,省吃儉用養了你,可你竟然信奉「一個女人一生的敵人就是你的媽媽」之類的狗屁話,滿腦子「殺父娶母」,滿嘴「俄狄浦斯情結」,把一生所有的不順都怪罪於父母——這種「孩子哭了怪他娘」的做法讓你一時舒服了,可你的良心能舒服嗎?把你整不出心理問題才怪!——「終於有心理問題了?恭喜你!你是一個有精神分析頭腦的可造之材啊,快快跟著我終身做分析吧!」於是乎,你的腰包一天天癟下去,「大師」的腰包一天天鼓起來……

看到太多這樣的女性或者男性,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就極盡攻擊之能事,傷人害己之後,竟理直氣壯地宣稱:「這不是我的錯!誰讓我攤上一對強勢的父母!」……

第二,舉著精神分析的錘子,滿世界去找「力比多」的釘子。逮誰分析誰有「性壓抑」,把十足的流氓行徑說成是宣傳科學心理學知識。

精神分析學(psychoanalysis),又被稱為動力心理學(dynamic psychology),是現代西方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創始人是奧地利精神病理學家、心理學家弗洛伊德 。

任何一種理論學說的產生,都離不開特定的歷史背景,都會打上深深的時代烙印。因此,對各種心理學理論派別,只有熟諳其特定的誕生背景,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準確無誤地理解其真正的內涵,從而正確地學以致用。拋開其時代背景對任何理論妄加褒貶都是毫無意義的。

精神分析理論誕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時正是西方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的時期,社會各階層矛盾衝突極端尖銳,而人類也進入了以「純潔社會風氣」為神聖目標的全面禁慾時期——維多利亞時代。當時的社會禁忌尤其是性方面禁忌森嚴,人們的性需求備受壓抑。禁欲主義和道德偽善造成人們心理上的極大衝突和創傷,神經症、精神病的發病率不斷高漲。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性做為一種生命的原始動力,越是禁錮就越會泛濫成災。「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在那樣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環境下,弗洛伊德提出「力比多(libido)理論」,認為被壓抑的欲望絕大部分是屬於性的,性的擾亂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並將性本能做為人的一切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動力源泉,也就不足為奇了。

精神分析對心理學的最大貢獻,是把人從神壇上拉下來——人既不受神的主宰,也不受個人理性的主宰——可這一拉有些用力過猛、矯枉過正,把人直接拉回到動物的行列,過分強調性本能的影響,這也是從始至今很多人無法接受精神分析觀點的主要原因。真理和謬誤通常只有一步之遙。事實上,即便是在弗洛伊德時代,性的影響是否真的如其所說無處不在,也是值得商榷的,其中更多的或許緣於精神分析師的自我信念以及由此給患者帶來的暗示影響。

「如果你身上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錘子,那麼你會把所有的問題都看成釘子」(馬克·吐溫)。時過境遷,當今的時代變遷已經遠遠不是當年弗洛伊德所能預見到的了。如果還一門心思到處去找「力比多」的釘子,那就有些迂腐至極了,其結果只能說害人害己。

【小連結】在弗洛伊德首次提出「精神分析」這一術語後的第一年,他遭遇了一次很大的打擊,一段時間「悶悶不樂」,非常失望。

弗洛伊德認為,精神創傷是實際存在的,但關鍵是造成創傷的內容。他發現,患者訴說的大部分創傷經驗都與性有關,有的人還訴說曾經受到父親或母親的性誘惑或性騷擾。但是,在那些患者的父母中,有弗洛伊德熟悉的人,弗洛伊德對所聽到的性誘惑或性騷擾持懷疑態度,因為在那種家庭里不可能發生此類事情。

1897年,弗洛伊德41歲,那是弗洛伊德首次提出「精神分析」這一術語後的第一年,他遇到了一位42歲的女病人。患者有嚴重的失眠症,和別的女患者一樣,其病症與父親的性誘惑有關。可是,這位婦人與別人的情況略有不同,即她每次所講的內容都不一樣。弗洛伊德經過思考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故事都是編造出來的。她所訴說的「性騷擾」不是事實,而是幻想的產物。

弗洛伊德為此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因為他過去所發表的「誘惑說」里的根據大都不是真的,而是患者的幻想和虛構!

當弗洛伊德察覺到患者的回憶只不過是一種幻想之後,非常失望,而且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第三,借「潛意識」之名,行操控他人之實,故弄玄虛,卑劣至極。「你的意識抗拒我,可你的潛意識認可我,所以你還是從了吧……」

弗洛伊德打破了理性主義的傳統,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為中的作用,首創了潛意識心理學體系。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心理歷程在正常及變態心理機能中均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和意義,它決定了個體行為的真正原因和動機,也決定了神經症或其它精神障礙患者的症狀。從這一點來看,弗洛伊德對現代心理學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

弗洛伊德於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概念後不久,時間很快就邁向了20世紀。進入20世紀初期之後,有些心理學家開始不滿意當時的心理學對「看不見、摸不著」的心理現象的主觀推測,試圖使心理學與其他自然科學一樣,把可觀察、可測量的行為做為研究對象。20 世紀 20 年代,心理學界開始了一場新的運動,以巴甫洛夫和華生為代表的行為主義出現了。這一類學者形成一個學派,被稱為「行為主義心理學派」。

行為主義以實證主義和實用主義哲學為背景。行為主義認為,只有經過實證主義證實的客觀方法,才能夠稱之為科學的心理學。

行為主義者的觀點與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完全相反,他們提出,行為是通過外在的不同環境和情境刺激而產生的;情緒反應是我們對環境中某種特定刺激的條件反射。換句話說,人的情緒反應是習得的。

說這麼多,用意不在於去辨析哪家對哪家錯,因為對心理學來講,效果永遠勝過道理;只是想說明,做為一個合格的心理諮詢師,應該秉持「五不一唯」­——不主觀、不妄斷、不操控、不探秘、不神道以及唯物主義的理念,才能在這個行業穩穩地走下去。

作者:李不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