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門學術生意?150元保你上「世界科學家排名榜」

fans news 發佈 2021-12-10T11:07:36+00:00

科研人員只需繳納24美元,在2~7個工作日內就能「榜上有名」,聽起來是不是很「划算」?除了本人提交資料,網站還支持以團體形式批量提交研究者資料,費用可以打8折。

科研人員只需繳納24美元(約合150元人民幣),在2~7個工作日內就能「榜上有名」,聽起來是不是很「划算」?

這個排行榜名為AD科學指數(AD Scientific Index)。除了本人提交資料,網站還支持以團體形式批量提交研究者資料,費用可以打8折。

據撤稿觀察(Retraction Watch)近日報導,AD科學指數的這種收費式排名行為在國際學者中已招致不少批評和擔憂。

科學網發現,在其網站個人排名列表中不乏國內知名高校教授。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個人提交申請,尚不清楚該網站是否會主動將研究者納入排名。

最低僅需24美元,便可加急上榜

據其網站介紹,AD科學指數是一種基於科學家個人的科學成果和科學生產力附加值的排名和分析系統。此外,該系統還根據機構內科學家的表現情況提供機構排名。

在網站首頁顯示的「2022世界科學家及大學排名」中,可以看到收錄了710719位科學家及14121所高校。其個人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及第三的學者都來自美國哈佛大學,位列第二的學者來自韓國慶北大學。

排名列表截圖

在其網站排行榜中選擇中國地區後,顯示有來自683所高校的27671位科研人員上榜。檢索結果展示的前50名科研人員國際名次從29到3000多名不等,其中不乏知名高校教授。

該網站的介紹頁面顯示,只要在「谷歌學術」中有人名詞條和個人資料,且信息公開顯示,就具備了收錄進此排名的資格。如果目前不在排名收錄中,則需要繳納一定的「數據處理費」,而後網站會審核並加急處理,2~7個工作日內便可納入排名。

「數據處理費」的收費標準基於世界銀行國家收入分類,如果是高收入國家,需要支付30美元或25歐元或22英鎊;其他國家/地區的個人只需要支付24美元或20歐元。

排名介紹及收費標準

該網站顯示,個人研究者排名指標包括h指數、i10指數、引用次數等,可根據洲別、研究領域等進行篩選。其排名方法依賴於谷歌學術數據,同時參考了9個未公開的指標,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指標是什麼。

又一門「學術生意」?

針對AD科學指數的排名方法及收費模式,很多國際學者表達了對於排名方式的質疑及其惡劣影響的憂慮。

有學者表示,AD科學指數沒有使用適當的數據對科學家和大學進行排名,其方法也沒有在任何同行評審研究中得到解釋,這是不尋常的。通常的大學排名並不會以收取費用作為進入排名的門檻,且排名是受到審查的。

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婁大學研究員Kyle Siler曾撰寫過關於掠奪性出版的文章。他將AD科學指數稱為「掠奪式排名」,並認為這是繼「掠奪式期刊」後,又一門「學術生意」。

另有研究人員擔心,這類並不「科學」的科學排行榜有可能成為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排名,並影響這些國家及地區的科學資金分配。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博士後Tanvir Ahmed表示,今年來自孟加拉國、奈及利亞等國對於收費排名的報導有所增加。他擔心,這些國家的媒體在報導AD科學指數前,沒有對其進行足夠的審查,而大學也會在該指數有利於它們的時候進行宣傳。

孟加拉拉傑沙希大學物理學家Saleh Naqib相信此類排名會影響不那麼了解其中內情的非科學專業決策者,並對科學資金分配產生惡劣影響。

對於這些評價和擔憂,撤稿觀察聯繫了AD科學指數的聯合創始人——土耳其伊斯坦堡健康科學大學的Murat Alper和土耳其安卡拉比爾肯特市醫院的Cihan Doger,但沒有收到他們的回應。

註:h指數:由喬治·赫希提出,指在一定期間內作者發表的論文至少有h篇的被引頻次不低於h次。i10指數:由Google提出,指作者發表文章數被引用10次以上的個數。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李林蔚 題圖來源:笪曦 攝影 圖片編輯:朱瓅

來源:作者:科學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