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會議再提房住不炒,百城住宅庫存創5年新高 | 財經日日評

fans news 發佈 2021-12-11T07:27:00+00:00

會議要求,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提房住不炒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要求,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會議要求,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併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新華社)


|點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了,很多人關心關於房地產行業會有什麼說法。當看到「房住不炒」的相關表述,難免有人以為近期樓市調控又要收緊了。其實不然。「房住不炒」作為樓市發展的總基調,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顯然是不可能改變的。但是,針對近一年來樓市調控下的行業生態,會議的要求也有所變化。

相對於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針對樓市的提法,今年的變化有三點:一是不再單列一點表述,而是放在「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這個要求中進行表述;二是篇幅也有所縮小,對一些提法如租賃市場也沒有重新強調,而是把「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改成「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三是增加了「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等表述,這說明會議認為,調控不能影響剛需,同時也要注重房地產業穩健發展。從這個角度來講,對房地產行業反倒是一個利好消息。


央行將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12月9日消息,為加強金融機構外匯流動性管理,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12月15日起,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7%提高到9%。專家認為,央行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有助於回籠境內美元流動性,促進人民幣匯率穩定。

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指金融機構交存中國人民銀行的外匯存款準備金與其吸收外匯存款的比率。上一次外匯存款準備金率調整是在2021年6月,彼時是從5%提高到7%。也就是說,經過本次上調,今年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幅度將達4個百分點。(新華社)


|點評| 在12月8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至6.35關口附近並創三年半新高,僅隔一天央行就宣布將上調外匯存款儲備金率,感慨央行高效率的同時,也能看出來其對於近期人民幣的過於強勢有些「不滿」。短期來看,人民幣匯率過快上升,對於國內經濟的平穩發展並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中小型外貿企業來說更是如此。

4個百分點的上調,也是近些年來外匯儲備金率並不常見的調整幅度。在政策的調控之下,預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市場會回歸理性,想要快速的回落也不太現實,雙向的小幅波動大概率是未來市場的常態,6.35更像是一個政策底部。


全國百城住宅庫存創5年來新高


12月10日,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一份報告指出,截至11月底,中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52110萬平方米,環比增長2.1%,同比增長2.1%。庫存環比數據出現連續4個月正增長現象,而同比則連續36個月保持正增長態勢。當前百城庫存規模為2016年8月份以來的近5年多新高。

報告顯示,11月份,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供應量為4495萬平方米,而成交量為3437萬平方米。供大於求意味著房地產企業去庫存壓力和債務壓力進一步加大。從庫存消化周期來看,11月份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即庫存去化周期為12.5個月。觀察2016年8月份以來的百城庫存去化周期,總體上在10個月上下波動。(中國新聞網)


|點評| 住宅庫存高的原因主要還是受到供需關係的影響,國內購房者的心態往往是「買漲不買跌」,尤其是今年以來部分房企爆發的債務危機,更是讓普通購房者持續保持觀望。另外,此前部分銀行對於房貸政策的收緊,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房產市場下跌的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住宅成交量慘澹並不意味著我國居民購房的真實需求減弱。隨著政策層面不斷表態「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在信貸上加大對於首套購房的支持,以及臨近年底部分房企為了回籠資金選擇降價促銷,住宅成交量會有一定程度上的反彈。但是房企去庫存壓力的減小,還有賴於整體市場的回暖。


網際網路巨頭亞馬遜遭重罰81億元


12月10日消息,義大利反壟斷監管機構近日宣布,由於濫用市場主導地位,決定對亞馬遜處以11.2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1億元)的罰款。這是美國網際網路巨頭遭到壟斷處罰的最新案例。對此,亞馬遜回應稱,堅決反對義大利反壟斷機構的決定,將提起上訴。

其實,亞馬遜更大的麻煩在歐盟。據悉,亞馬遜目前正就2項反壟斷調查與歐盟委員會談判,以避免可能面臨的巨額罰款和商業模式的改變,但進展情況或許並不樂觀,因為歐盟反壟斷的態度一直非常強硬。在全球反壟斷浪潮下,谷歌、蘋果、Facebook和微軟等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們也接連陷入反壟斷調查的漩渦之中,而這或許是美股科技牛市潛在的風險之一。(券商中國)


|點評| 關於平台經營者對於市場壟斷的擔憂,目前已經是全球性的問題。尤其是美國幾大科技巨頭,它們的市場不僅遍布全球,而且在多數國家占據主導性地位,自然會引發一系列的監管糾紛。這其實也從側面凸顯了美國企業在全球市場所占據的「金字塔尖」地位,幾大科技巨頭不斷增長的市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誠然,壟斷企業可能會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操縱價格、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使大量中小企業無法參與行業競爭。但是我們也應認識到,這些企業獲取壟斷地位的背後是曠日持久的科技創新及資源投入,預期能夠獲得高回報,企業才有冒險創新的動力,社會也才能得到進步。如何平衡公平與效率的關係,相信對於全球各地的反壟斷監管而言,都是一個需要重點考量的方面。


扎克伯格的虛擬世界向成年人開放


12月9日,Meta宣布,公司旗下的VR世界「Horizon Worlds」正式向美國和加拿大的18歲以上人群開放。在Horizon Worlds中,Oculus虛擬實境頭戴設備用戶可以創建一個沒有雙腿的化身形象,在虛擬世界中四處遊蕩。在那裡,他們可以與其他用戶的化身進行互動,甚至可以一起玩遊戲。

「Horizon」系列產品是Meta創建的一個社交平台,用以幫助人們在元宇宙中進行創造和互動。其子產品「Horizon Home」是在元宇宙中建立個人空間的早期願景,而「Horizon Workrooms」則是Meta專為移動辦公及協作打造的產品。此外,Meta售出的虛擬實境頭盔數量已達到具有里程碑意義的1000萬台。(每日經濟新聞)


|點評| 在眾多科技公司的掌門人中,如果論「會玩」,扎克伯格說第二,恐怕沒人敢說第一。為了表明公司all in元宇宙的決心,小扎直接把已經沿用了十幾年的公司名稱「Facebook」改為元宇宙(Metaverse)的前綴「Meta」,如今旗下VR世界正式向美加的成年人開放,算是邁出了元宇宙構建的實質性一步。

不過從媒體的報導中來看,「Horizon Worlds」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加強版的VR遊戲,距離業界所描述的元宇宙還相差甚遠。其實從扎克伯格關於元宇宙未來的營收預期來看,整個元宇宙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成熟,至少還需要十年的時間,另外更名後的公司在市值上目前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振,這對被炒上天的元宇宙概念,無疑就像是澆了一盤冷水。


聯想控股回應國有資產流失問題


12月10早間,聯想控股發布聲明,經向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確認,2009年,按照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相關規定,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交易,轉讓聯想控股29%股權。本次轉讓,嚴格按照國有資產產權交易相關要求進行了審計、資產評估和備案。

聯想控股表示,經專業機構認定,聯想控股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帳面值為77.2億元,評估值為92.6億元。本次交易聯想控股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溢價至95億元,對應的29%股權交易價格為27.55億元。聯想控股強調,本次股權轉讓,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歷次中央巡視和國家審計署審計均未對此提出過任何異議。(證券時報)


|點評| 在網絡上持續發酵近兩個月後,這算是聯想首次較為正面回應「涉嫌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雖然只是發在內網中,但還是被「外銷」出來了。近些年來,不管是聯想控股還是聯想集團,時不時因為某些問題,被動站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先不說這些問題是否存在,單就與公眾溝通這塊兒,聯想確實需要進行反思。

具體到聯想控股被司馬南質疑「涉嫌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目前暫沒有官方進行表態。隨著此次的發聲,聯想控股想必後續也會有更多的動作來「自證清白」。希望這次風波能儘快蓋棺定論,而不至於影響企業正常運作。


許家印所持部分恆大股票遭被動賣出


12月10日消息,根據提交香港交易所的多份披露文件,依據強制處置事項,中國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持有的2.778億股該公司股份,在強制行動中被賣出。許家印在恆大的持股比例從61.88%降至59.78%。

不久前,中國恆大集團發布公告稱,考慮到集團目前面臨的經營上和財務上的挑戰,公司董事會決議設立中國恆大集團風險化解委員會,其成員背景多樣,包括該集團現時高管、若干領先企業的高管及專業人士等。(財聯社)


|點評| 對於是何種強制處置事項,港交所在公告中暫未給出具體的表述。不過在外界看來,強制處置更偏向於強制執行,或者和強制平倉因素有關。按12月10日中國恆大1.77港幣的收盤價來算,此次被動賣出的2.778億股,總市值為4.9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為4億,這對於恆大動輒萬億的負債來說,可謂杯水車薪。

由此來看,此次許家印被動賣出股票,和償債關聯的可能性不大,更多或許是出於港交所內部的一些考量,當然具體原因以公告為準。如今隨著中國恆大集團風險化解委員會的成立,恆大債務問題也在一步步得到梳理,至於何時能得到處理、結局會走向何方,需要時間給我們答案。


周五指數午後延續分化滬指跌0.18%


12月10日,三大指數集體低開,隨後走勢分化,滬指維持弱勢盤整,創業板指拉升翻紅。午後指數延續分化。影視、氟化工、有機矽等板塊活躍;CRO概念、醫美、軍工等板塊低迷。總體而言,市場情緒有所回落,板塊輪動較快,個股漲跌參半,賺錢效應一般,兩市成交連續第36個交易日破萬億。

截至收盤,滬指報3666.35點,跌0.18%,成交額為5563億元;深成指報15111.56點,跌0.24%,成交額為6791億元;創指報3466.80點,漲0.22%,成交額為2637億元。(新浪財經)


|點評| 周五指數低開,盤中反覆震盪但日內格局偏弱,滬指雖未能收紅,但大趨勢不受影響。目前來看,市場量能保持良好,尤其是北向資金全天淨買入超90億元,為連續第8日淨買入,本周累計淨買入達488億元,創陸股通開通以來新高。短期震盪整理之後,隨時有望開啟新一輪上漲,跨年行情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隨著行情的開展,資金大概率會更青睞低位藍籌和成長板塊,而隨著茅台成功突破2000關口,藍籌中白酒的機會可能更大,不過至於哪個板塊能走出來,還要具體看市場的選擇。對於投資者而言,需要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智,不能因為盲目的追漲而錯過更多優質的機會,也要注意不要被市場短期的波動「震下車」。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 魏英傑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 主編 | 鄭媛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