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0以上的歷史類好書!歷史控們看過來

fans news 發佈 2021-12-16T01:39:25+00:00

歷史的車輪看起來是滾滾向前,其實對於每一個在車上的人來說,都是不停地在重複前事。人之所以能進步,就是因為後人看得到前人的成就,能從他們犯的錯誤中吸取經驗和教訓。

古人云:「以史為鑑。」歷史的車輪看起來是滾滾向前,其實對於每一個在車上的人來說,都是不停地在重複前事。人之所以能進步,就是因為後人看得到前人的成就,能從他們犯的錯誤中吸取經驗和教訓。


只有學習歷史,我們才能鑑往知來。所以本期,小編與中信書院APP的運營小夥伴們,一同為大家獻上「中信書院·歷史季」活動。入選的書籍有很多為了避免大家挑花眼,小編從中精選了10本在豆瓣圖書榜上評分8.0(準確地說是8.4)以上的歷史類好書,希望能幫助大家「可以知興替,可以明得失」。



01


《最長的一天》

科尼利厄斯·瑞恩 著


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同盟國先頭部隊共計17.6萬人,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諾曼第,攻下了猶他、奧馬哈、金灘、朱諾和劍灘五處海灘;此後,288萬盟國大軍湧入法國,成功開闢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


這本《最長的一天》記錄了諾曼第登陸的全過程,作者瑞恩是二戰時期的戰地記者,他把在諾曼第登陸的親身經歷用筆記錄下來,保存了當時歷史的真實記憶。


諾曼第登陸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它不但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登陸作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鍵轉折點。



02


《1491:前哥倫布時代美洲啟示錄》

查爾斯·曼恩 著


在哥倫布抵達美洲新大陸之前,我們對這片土地的了解知之甚少,甚至誤以為這裡以前是一片未經充分開發利用的「荒地」,人丁稀少且處於原始狀態的荒蠻文明。然而,我們都錯了。


美國記者查爾斯·曼恩跟隨科研團隊前往美洲古代文明舊址,訪問調查當地的歷史遺蹟、民風民俗,參閱當地保存下來的歷史文獻和記載,發現美洲人民在500年前就有驚人的知識量並發展出了高度複雜的文明。


這本書通過人類學家、考古學家和人口學家的視角,把學術發現清晰地呈現給讀者,為讀者揭示關於前哥倫布時代美洲的真相。



03


《世界史》

麥克尼爾 著


這本書的名字簡單粗暴,沒錯,這就是本講世界文明的書。


全書分為4個部分30個章節,上起人類的起源,下迄21世紀初,聚焦於中東、印度、中國、歐洲四大文明,將人類的歷史視為一個處於潛在狀態的整體,以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影響為主線,勾畫世界史上的重要事件,將幾千年間各個文明交融傳承、興衰演變的宏觀全景展現給大家。


作者麥克尼爾認為世界史只有文明間的互動才有意義,所以在這本書中,他不斷用文明衝擊文明,用文明徵服文明,在全球文明的互動中,讓原本孤立的世界史變成動態、交互的世界史,而這被認為是世界歷史研究的真正開始。



04


《盧比孔河:羅馬共和國的衰亡》

湯姆·霍蘭 著


公元前509年,羅馬人驅逐了他們的國王,開啟了一段近500年的共和實驗。然而到了公元前49年,愷撒公然違犯將領不得帶兵跨過盧比孔河的法律,返回羅馬境內,將建城已有460年之久的羅馬共和國,推向內戰的深淵。


這本書就是從愷撒跨過盧比孔河這一事件展開,描繪了羅馬共和國後一個世紀壯闊和血腥的歷史。這是一個群雄並起、政治轉型的大時代,充滿了權力爭奪、政治陰謀、階級鬥爭和殘酷內戰。


羅馬歷史上最耀眼的群星也在這一時期紛紛亮相:爭奪獨裁特權的愷撒、龐培、克拉蘇,堅守共和理念的西塞羅、加圖,發動奴隸起義的斯巴達克斯……他們共同演繹了羅馬從共和國向帝國嬗變的血雨腥風,勾勒出一幅充滿犧牲、背叛、權謀與無限野心的時代肖像。



05


《帝國與蠻族:從羅馬到歐洲的千年史》

彼得·希瑟 著


上本書說到羅馬內戰,這本書就講到了羅馬亡國。


都說羅馬亡於「蠻族入侵」,但是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演變,帝國普遍衰落,蠻族不再野蠻,反而蠻族還成為了推動歐洲建立全新秩序的重要力量。在這跨越千年的歷史階段,帝國與蠻族之間存在怎樣的互動關係,他們又是如何影響了現代歐洲的形成與發展呢?


在這本《帝國與蠻族》中,你可以看到羅馬隕落、歐洲誕生的千年大轉型,也能通過帝國與蠻族這兩個維度,了解移民是如何塑造歐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



06


《右派國家》

約翰·米克爾思韋特、阿德里安·伍爾德里奇 著


這本書講的是,看似「自由民主」的美國,其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保守主義國家。


一直以來,我們都習慣於把美國等同於西方,但在作者眼中,美國跟「真正的西方」的自由完全不同。比如在外交政策上,美國奉行「孤立主義」和「霸權主義」;在人權上,對犯罪懲罰極為嚴厲,對資本主義又表現得極為寬容,這也讓美國國內不平等的情況也逐漸加重。


越來越保守是美國的大勢,而我們只能順應大勢。對於美國國內來說,自由主義需要和保守主義分而共處;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各國需要增強自己的實力,以便處理與美國的關係。



07


《文化的江山》

李冬君、劉剛 著


講中國史的書實在太多,但這些書我們能從中讀到的都是「王朝中國」。


「王朝中國」是個學術概念,通俗來說,就是史官圍繞帝王將相、宮廷政治去記錄歷史。按照顧炎武的說法,這麼講出來的故事,只是一家一姓的天下,而不是天下人的天下。


想要對中國史有更多維度的了解,還是得從文化上尋根。學者劉剛、李冬君提出了「文化中國」的概念,也就是從中華文化的角度去看歷史。


它比「王朝中國」開始得更早,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明;它比「王朝中國」生命力更強,一直發展到後來的唐詩、宋詞、元曲、小說、散文……和普通的百姓生活、情感波瀾、祖國的壯美山河、錦繡風光交織在一起,從沒有斷絕。


用詩性和審美的眼光去看,我們就能打破王朝成見,看到更自由、更有感染力的歷史。



08


《李鴻章傳》

羅伯特·道格拉斯 著


世人對李鴻章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死板固執,至死忠守於封建君臣等級制度;也有人說他思想開明,興礦業、建鐵路、辦學堂、推崇西醫,主張洋務運動。在「晚清第一要臣」這一身份的背後,李鴻章是一位怎樣的人?


這本書記錄了李鴻章從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到簽訂《馬關條約》近五十年的仕途生涯,是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鴻章傳記,也是關於李鴻章甚至晚清歷史的珍貴參考文獻。它力圖還原李鴻章的原貌,而將評判留給讀者。



09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

楊照 等著


在歷史裡,本身就藏著一個大大的格局。能搞懂歷史規律的人,格局自然與眾不同。


這套《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系列,是一套全新的中國通史。它不是為讀者介紹乾巴巴的歷史事件和知識點,而是發掘中國歷史背後的深層邏輯,提供一套嶄新的讀懂中國歷史的認知方法。整個系列共4輯13冊,全景呈現「中國」這個獨特而頑強的生命體的演進。


這一系列書的最大特點,是有趣又有知識點,還有新見解。在套書在成書之前,已經接受了10多年的檢驗,請放心閱讀~



10


《哈佛中國史》

卜正民、陸威儀、迪特·庫恩、羅威廉 著


這套講中國史的書有點特別,因為它是歪果仁寫的(別看看著像中國名字,但作者真的是24K純外國人)。


這套書是從全球史的角度重寫「世界中國史」,上自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統天下,下至20世紀初清朝終結,分為六個帝國時代——秦漢古典時代、南北朝大分裂、世界性帝國唐朝、宋朝的社會轉型、氣候變遷影響下元明帝國的興衰,以及最後的大清王朝,進而串起2000年中華文明跌宕起伏的榮辱命運。


當我們跟著外國人的視野看中國歷史,不同的視角能讓我們更客觀地看待自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