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奇人異事6:三國第一術士,預測了司馬家的命運

fans news 發佈 2021-12-17T04:10:53+00:00

他被譽為是「三國第一術士」,自幼學習天文地理、精通推算之道。論預測能力,他遠超諸葛亮,曾被司馬懿連番召請。世人皆稱他為「卜算第一人」。《三國演義》中的神人不少,但能洞徹生死的就只有此人,他到底是誰?有如此能力為何卻一直默默無聞,他就是三國時期魏國的管輅。


他被譽為是「三國第一術士」,自幼學習天文地理、精通推算之道。論預測能力,他遠超諸葛亮,曾被司馬懿連番召請。世人皆稱他為「卜算第一人」。《三國演義》中的神人不少,但能洞徹生死的就只有此人,他到底是誰?有如此能力為何卻一直默默無聞,他就是三國時期魏國的管輅。


歷史上的管輅其人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有兩個特別神秘的人,第一個就是左慈,據說他精通變化之道,世間萬物皆可以為自己所化:第二個就是管輅,傳聞他通曉天文地理,可以預測他人一生的命運,在這二人之中左慈算是被小說神化的人物,而管輅卻是真實存在的奇人。

管輅,字公明,出生於公元210年的平原郡平原縣,羅貫中稱他為「傳德聖賢真妙訣,平原管輅相神通,鬼幽鬼躁分何鄧,未喪先知是死人」,杜甫也曾寫道過「聰明過管輅,尺牘到陳尊,豈是池中物,由來席上珍」。可見管輅的一生還算是經過認證的,在《三國志》中關於管輅的記載被列入了《三國志.方繼傳》之中,也就說這個人的能力,根本就不像是常人所及的謀士,更像是一位手握奇技的術士。

在今天來看管輅的一生可能有很多奇幻之處,大家全當故事來聽一下就好了。

幼年即天賦異稟

東漢末年,各地勢力暗流涌動,漢朝軍隊精疲力竭,無力鎮壓,無數謀士開始暗中籌劃,因為他們深知這是亂世將至的前兆。此時在山東平原,有一七八歲模樣的孩童正在望著夜晚的天空發呆,他邊看邊畫,就像是在勾勒星圖一樣。幼年時期的管輅最奇的地方就是自學成才,按照正史記載來看,他從小便喜歡通過天文地理來推算人事,按理來說這些魔幻的東西都不好理解,但管輅的一生卻從未拜師,且自成一脈。隨手寫下了書本典籍,他因此被後人稱為是「卜卦觀相行業的祖師」。

管輅鑽研天象的重點也與常人不同,他不在乎星星的數量,而是觀察星星的名稱與位置,每當夜幕降臨滿天星斗之時,他就會一個人坐在房頂研究星象的位置布局,久而久之,管輅的父母也發現了他的異常。父母認為管輅的喜好,嚴重影響了他的睡眠,所以就禁止他在夜晚觀星,結果管輅說,別看自己年幼,但是卻能夠從天象中看出世界的變化,連飛鳥都知道天時的重要性,更何況是人呢?

論道理父母也確實說不過他,只能任由他自己研究。其實這也怨不得管輅父母,他確實是一個天生的槓精,在15歲的時候,琅琊太守單子春曾請管輅去喝酒,並談論關於知識的問題,從早到晚大家連飯都忘了吃,結果一百多個博學之士,都沒能辯論過管輅一人。

憑奇技名聲在外

成年之後的管輅又開始研究易學,從天文到地理,從卜卦到觀象,所有的玄學奇術無一不精。除此之外他還喜歡研究鳥語,他認為各類生靈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聽懂一種動物說話,就可以用另一種方式重新認識這個世界,或許就會有不同的感悟。

不過上天總是公平的,好像美貌和智慧總是對立的一樣,雖然管輅飽讀經書,但奈何長相不佳,看起來沒有一點威嚴,而且還特別喜歡喝酒,不過也因此管輅雖然博學,但也不像一般文人那樣高冷,顯得十分的平易近人。

有一次信都縣一大戶人家的女眷相繼得病,終日頭疼心痛,但不管如何診斷都查不清具體病因,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是心病嗎?,沒辦法只能死馬當做活馬醫,無奈之下戶主只能去請教管輅,讓他推算一番。

管輅直接找來了官府,並且指明了兩處地方讓官吏挖掘,結果在這戶人家的院子內挖出了兩具骸骨,一句手拿弓箭,一句手拿長矛。誰也想不到,這可能是病因,不過在此次挖掘之後女眷所患之病皆不治而愈。

久而久之,管輅的名氣越來越大,不少官員也慕名拜訪他指點迷津,曹魏大臣王經早年曾在冀州任官,有一日家中突然出現了異響,有一道光束像是燕子一樣飛入了他的懷中,仔細聽,光束還能發出聲音,但不久之後便沒了蹤影,王經感覺到隱隱的不安,認為這是兇相,所以就找到了管輅推算。管輅說這是吉兆,是升官的徵兆,不是怪物。王經還是認為不妥,但不久之後一切果真應驗,王經果然身為了江夏太守。

觀星卜算無一不能

管輅的奇不只在推算,觀人相貌他也有一手。有一日管輅去拜訪遠在斥丘的族兄,進門之後正巧碰上了兩位客人在

閒談,管輅這種性格的人自然也要加入進去,不過客人剛走管輅立馬嚴肅了起來,轉頭對族兄說,這兩個人的天庭和口耳之間有凶氣,不久之後便會發生變故。族兄一愣,但也沒太在意,管輅的名聲自己這個親戚有所耳聞,不過耳聞歸耳聞,自己卻總認為只是傳言。大概十來天后,那兩位客人喝醉酒乘牛車回家,牛受驚後翻入河中,沒想到還真出現了變故。

管輅這個人到底有多奇呢?按照《三國志》的記載來看

他的鄰里基本上不用關門,因為旁邊有個神算,根本就沒有人敢來這個地方偷盜。有此能力當然也不能浪費,在其成年後安平的趙孔曜就向冀州刺史裴徽推薦了管輅,裴徽也召請了管輅為官,在就職路上管輅也不忘推演一番,他對弟弟說,我們會在城裡看見三隻狐狸,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就會顯明,如若沒有恐怕不會長久。果然他們剛到河西故城的牆角,還真發現了三隻狐狸蹲在城邊,這事確實是正史記載,反正今天也不好考證了。

為官之後管輅認識了更多的玄學家,也經常會在一起探討玄學之道,其中就包括曹操的養子何晏。何晏對管輅說:「我近日連續幾次夢見十幾隻蒼蠅落在鼻子上,怎麼揮趕都不肯飛走,這什麼預示呢?聽聞您神機妙算,請您解惑。」

管輅說:「您掌握重權,身居高位,勢如雷電,但真正能感應您德行得很少,很多人是害怕你,除非你小心謹慎,多行仁義,鼻子是富貴之位,有蒼蠅當然是不吉,位高之人

跌得也狠,不能不考慮「物極必反,盛極必衰」的道理,願你追思文王六爻的意旨,想想孔子彖相的含義,這樣就可以驅散清蒼了」。

在場還有一個叫做鄧颺的人不以為然,說這些都是大道理,老生常談的話聽之何用呢?管輅說,我只負責說你不聽自然是無用了。這一下把氣氛搞得很尷尬。

管輅回家後和舅舅說起了這件事,舅舅責怪他說話太直,管輅說,和將至之人說話有什麼可怕的呢?這下舅舅更生氣了,責罵管輅狂傲。結果十來天后,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封鎖了洛陽城,接管朝政後司馬家開始斬草除根,曹魏權臣曹爽被冠上了謀反的罪名,而何晏與鄧颺也一同被捕入獄,果然管輅的預言又再次應驗。

預測司馬家族的運勢

司馬懿得勢之後也曾找過管輅推演解惑,因為他也經歷了一件怪事,在《資治通鑑》中記載:「柳谷口水溢涌,寶石負圖,狀像靈龜,立於川西;有石馬七、鳳凰、麒麟、白虎、犀牛、璜塊、八卦、列宿彗星之象,又有文曰大討曹。」這什麼意思呢?


大約在司馬懿奪權之前,有一個叫做柳谷口的地方會經常發生水患,奇怪的是一次水患發生之後,谷口岸邊出現了一幅圖案,在這幅圖案的下方寫著「大討曹」三個字,這不就是討伐曹魏的意思嗎?當時的司馬懿並未在意,還以為是亂軍所寫。但是不久之後,坊間流傳出了一本叫做《玄石圖》的讖書,這個稱書可以理解為是預言書籍,在這本讖書中也記錄著「大討曹」的字樣,在「大討曹」之後,還寫著「牛繼馬後」。

這時司馬懿才恍然大悟,如果「馬」指的是司馬的話,那麼「大討曹」指的不就是自己奪權嗎,更讓司馬懿擔心的就是這個「牛」,「牛繼馬後」指的就是「牛」取代了「馬」,這個馬是誰呢?

為了解惑司馬懿找到了管輅,結果不出所料,管輅的推算與《玄石圖》所寫一致,司馬家確實不長久,但至於其中的「牛」到底是誰,管輅也沒有說清楚「牛」到底是誰。

在《魏書》中解答了這個問題,建立東晉的司馬睿並不是司馬懿的直系親屬,而是司馬瑾的老婆與牛姓將領的孩子,所以後人常稱司馬睿為「牛瑞」,這個不就是「牛繼馬後」嗎?

料知身後

除了能判別他人命運之外,管輅也預測到了自己的命數。到了正元二年,弟弟管辰對管輅說,你期望自己以後富貴嗎?管輅長嘆道:「上天給了我聰明才智,也勢必要奪取我的一些東西,我怕是沒有以後了」。管辰一愣。連忙問道,這是為何呢?管輅說,我額頭上無生骨,眼睛裡無守精,鼻子上無樑柱,腳下無根,這些都是不能長壽的徵兆,我的本命年是寅年,又在月食之夜出生,天道自有一套運轉的規律,萬事皆有因有果,根據我觀察的規律來看,恐怕四十七八歲將有一劫。管輅的預言又再次應驗,正元三年管輅去世,享年僅47歲。在北宋時期,管輅被追封為「平原子」,以紀念其在預測方面的成就。

怎麼評價管輅呢?我實在想不到什麼詞語,可以說是通曉預測之道,但最終也未能逆天改命。或許一切如他所講天道自有運轉的規律,每個人皆有每個人的去處與用處,這個可能就是所謂的「知天易逆天難」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