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為何退出《開放天空條約》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3T01:38:56+00:00

12月18日,俄羅斯外交部發布公告,宣布自當日起正式退出《開放天空條約》。俄外交部表示,俄方是被迫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美國應承擔全部責任,美國單方面破壞條約的真實目的就是挑起「軍備競賽」。

12月18日,俄羅斯外交部發布公告,宣布自當日起正式退出《開放天空條約》。俄外交部表示,俄方是被迫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美國應承擔全部責任,美國單方面破壞條約的真實目的就是挑起「軍備競賽」。俄羅斯此次宣布正式退出《開放天空條約》,是對之前美國「毀約」的正式回應。

毀約

《開放天空條約》於1992年簽署,2002年生效,先後共計有34個國家簽署了這一條約。按規定,條約締約國可對彼此領土進行非武裝方式的空中偵察,以檢查其執行國際武器控制條約的情況,執行空中偵察的飛機可配備照相設備、雷達等,但是不得攜帶武器。這一條約是冷戰結束後俄羅斯與北約大部分國家間的一個重要信任措施,有助於提升相互之間的軍事透明度,從而有效降低衝突的風險。條約簽署後,俄羅斯是所有締約國中被進行觀測任務數量最多的國家,各締約國在俄方領土上共計進行了1580次偵察。

隨著美國戰略重心轉移,這份條約被美國認為是束縛其軍事能力的一個羈絆。2020年5月,時任美國總統川普指責俄羅斯違反《開放天空條約》,美國國務院隨即向條約其他締約國通報退約決定。同年11月22日,美國正式退出條約。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不得不也退出這一條約作為對等回應。儘管如此,俄羅斯外交部在公告中還是表示,條約過去富有成效的實施表明,它是締約國之間加強信任和安全的良好工具,並為客觀、公正地評估參與國的軍事潛力和軍事活動創造了更多機會。但是,條約最終成為美國國內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作為應對措施,俄羅斯外交部明確表示,「西方同行早就應該意識到一點,如果不考慮俄羅斯及其盟國的安全利益,西方無法保障自身的安全。我們總是能夠找出有效的應對辦法,最好的辦法還是進行具有建設性的合作,一同鞏固歐洲和全球安全,包括仰仗《開放天空條約》實施多年來富有成果的合作經驗。」今年年初,俄羅斯軍方發言人表示,在最終退出《開放天空條約》之後,俄軍兩架圖-214ON飛機將會被安裝各種特殊偵察設備,以便用於執行偵察任務。這是俄羅斯在偵察手段上所採取的最直接的應對措施。

障礙

實際上,《開放天空條約》在美俄兩國間的廢止近年來已有苗頭,尤其是美國一方的出爾反爾和無端指責,造成雙方在偵察設備、偵察路線和偵察時機等問題上出現了不少分歧,導致《開放天空條約》的履行面臨重重困難。

一方面,美國近年來對俄方的履約飛行屢屢設置障礙。2016年,美國拒絕為俄方觀察飛機提供足夠數量的中間機場。2017年,美國又取消了設在羅賓斯和埃爾斯沃斯的機組成員夜間休息站。2018年,美國軍方以俄軍圖-214偵察機上安裝的新型電子光學相機不符合條約規定,而長期拒絕其入境。

不僅如此,美國國務院還在其聲明中指責俄方存在違約行為:一是俄方限制在加里寧格勒、莫斯科以及俄羅斯與喬治亞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接壤地區的10公里範圍內實施觀察飛行;二是俄方指定使用位於克里米亞的機場進行加油,用以彰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三是2019年,俄方拒絕美國和加拿大提出的對俄軍「中部-2019」戰略演習進行觀察飛行的申請。

另一方面,美俄雙方在偵察飛行的具體實施上呈現出明顯的不對等。據統計,美國對俄羅斯的觀察次數是俄羅斯對美國觀察次數的3倍。2002年-2016年,美國在俄羅斯領空總計實施了196架次的觀察飛行。而同期,俄羅斯在美國領空僅實施了71架次觀察飛行。

即便如此,俄羅斯對《開放天空條約》的存在價值仍給予充分的肯定。即使在今年年初宣布啟動退出該條約的國內程序時,俄羅斯也表示,如果美方重返條約,俄方願意叫停退約程序,對挽救這一條約表現出極大的誠意。但是5月27日,美國拜登政府正式宣布將不會重返《開放天空條約》。俄羅斯外交部對美國政府在兩國元首會晤前夕發表不重返該條約的通報表示失望,稱華盛頓錯過了又一次為加強歐洲安全作出貢獻的機會。

與此同時,俄羅斯向其餘的締約國提出,希望他們遵守義務,保證不把在俄羅斯領土上空進行觀察飛行時獲得的數據傳輸給美國。但是這一要求沒有得到直接回復,這種局面對於俄方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因為這等於所有的北約成員國仍然有機會觀察俄羅斯領土,而北約之首的美國領土則對俄羅斯封閉。

「美國以牽強附會的理由退出《開放天空條約》,此舉實際打破了締約國在簽署條約時達成的利益平衡,對條約實施造成嚴重阻礙,導致其無法充分起到加強互信和安全的作用。」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表示,俄羅斯盡最大的努力挽救該條約,指望西方國家會採取建設性的態度,但在華盛頓退出條約且不履行接受觀察飛行的義務之後,條約破裂的趨勢已變得不可逆轉。

影響

應該說,美俄退出《開放天空條約》,受影響最大的是歐洲國家。對於歐洲來說,《開放天空條約》不僅是一個建立信任和減少衝突危險的措施,更是一個鼓勵歐洲國家之間加強合作,建立一個新歐洲的象徵。因此,美國的「毀約退群」首先影響的就是北約歐洲成員國的安全信心。

2020年5月22日,北約歐洲成員國表示對美國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的計劃感到不安。比利時、捷克、芬蘭、法國、德國、義大利、盧森堡、荷蘭等歐洲10國發布聯合聲明稱,《開放天空條約》是信任建立框架至關重要的部分,旨在提高跨歐洲-大西洋區域的透明度,改善這一區域的安全形勢,對華盛頓退出這一條約表示遺憾。

《開放天空條約》的廢止雖然是國際軍控領域的一大損失,但並不意味著國際軍控的完全失效。一方面,從本質上來看,《開放天空條約》並不是軍控條約,而是一個避免軍備競賽的國際性條約。正如俄羅斯卡內基莫斯科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寧表示,「不同於《中導條約》或《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開放天空條約》從來都不是軍備控制的關鍵要素。即使這一條約全面廢止,依然還有別的軍控機制在發揮著作用。」

另一方面,從效果上來看,《開放天空條約》體現的是傳統安全領域的戰略互信。隨著偵察衛星等技術手段的進步,相互「開放天空」的象徵意義已經大於實際意義。尤其是俄方認為,在當前現代軍事技術不斷發展的情況下,軍備控制包含的內容應更加廣泛,而不僅限於傳統的核武器需要列入軍控清單,還有先進的非核武器系統,如高超聲速飛彈、網絡戰武器、人工智慧技術以及太空武器系統等。在這種情況下,原來軍控條約所規定的對核武器量化指標的關注,已經顯得不再那麼重要。

但是,緣於美國無端毀約而最終被美俄雙方廢止的《開放天空條約》依然是美國單邊主義盛行的一個側影。長期以來,美國固守冷戰思維,奉行「美國優先」,接連「毀約退群」,對國際軍控與裁軍進程產生了嚴重的消極影響。

中國青年報軍事部投稿郵箱:

junshibu@vip.126.com

藍鷹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12月23日 08 版)

來源:中國青年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