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有變?12月21日,美國凌晨發生地震;俄驅逐2名德國外交官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1T06:52:05+00:00

在這天,全國各地的人民都會與家人團聚,以吃水餃或湯圓的方式,慶祝這一節日。正當中國人忙著過節之際,這個本就不太平的世界,卻仍在上演著新一輪的風雲變幻。

12月21日,是中國傳統節日冬至。在這天,全國各地的人民都會與家人團聚,以吃水餃或湯圓的方式,慶祝這一節日。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正當中國人忙著過節之際,這個本就不太平的世界,卻仍在上演著新一輪的風雲變幻。

21日這天,世界發生了至少3件值得關注的大事。

第一件,該出手時就出手!這回輪到俄羅斯驅逐德國外交官了。

21日,俄羅斯外交官宣布,驅逐2名德國駐俄外交官,以作為對之前德國無理驅逐2名俄外交官的對等回應。

原來,本月15日,德國柏林法院對2019年發生的喬治亞公民:漢戈什維利被槍殺一案,做出了判決,認定嫌疑人:俄羅斯公民索科洛夫是兇手,判處其終身監禁。

隨後,德國外交部以「俄羅斯國家機構涉嫌指使索科洛夫行事」為由,宣布驅逐2名俄外交官。

對此,俄外交部當即表示了強烈抗議,稱這是「帶有政治目的、明顯不友好的措施」,將很快做出對等回應方式。

這才有了如今,俄方同樣驅逐2名德國外交官的情況。

常言道,外交無小事,更不要說是驅逐外交官這樣的大事了,而且還發生在俄德兩個大國之中,事情就更不簡單了。

對此,且談3點粗淺看法吧。

1,俄德兩國此次上演「互相驅逐」外交官戲碼,很可能是某些國家或勢力特地編排的。

一方面,不論是喬治亞男子被槍殺一案,還是俄國家機構是否涉及此事,德國都沒有給出切實的證據,只是憑嘴上一句「與俄有關」,就直接驅逐了俄外交官,頗具「屈打成招」的意味。

另一方面,驅逐俄外交官的後果是什麼,德國不可能不知道,包括如今俄方採取的對等反制措施,可能都在德國的預料之中。

因此,不難推測出,這一系列事件很可能就是特地編排好的,為的就是趁著默克爾卸任、向俄施壓,並改變俄德關係。

由此來看,編排此事的幕後黑手,可能是德國政府,也可能是德國某些親美政黨或勢力。

畢竟,俄德關係生變、甚至是走向惡化,美國將是最毫無疑問的贏家之一。

2,默克爾卸任後的德國局勢,正在迎來一場巨變。

一來,德國新任總理朔爾茨對美俄的關係,目前還不明確,能否如默克爾一樣,在對外政策上繼續保持務實、公正的立場,還是一個未知數。

二來,不同於默克爾執政時的「說一不二」,朔爾茨此次組建的內閣,是由3個政黨組成的「紅綠燈」組合。

這意味著,朔爾茨在德國政壇的話語權與影響力並不絕對,很容易被其他2個政黨牽制,而美英等國也有了更多的機會、攪亂並干預德國內部事務。

倘若,朔爾茨一直無法改變現狀,將變得更加「身不由己」,德國內部勢必會在「親美、親俄」兩股勢力的拉扯中陷入混亂、甚至是分裂。

長此以往,別說德國實現崛起、成為歐盟老大了,不走下坡路就不錯了。

3,德國局勢的變革,正在深刻影響歐洲、乃至世界局勢。

如果說,將俄德互相驅逐外交官視作兩國關係「降溫」的開端,那麼接下來受影響的,將是「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等切實合作,以及俄羅斯與德國、歐盟的外交關係。

別忘了,在默克爾卸任後,德國便單方面叫停了「北溪2」項目。幾乎同時,美國又宣布重啟了對該項目的制裁。不難看出,美德兩國一前一後的舉動,顯然不是巧合,更像是提前商量好的。

由此可見,不僅沒有了默克爾的德國會大不一樣,歐洲、乃至世界局勢也將因為默克爾的卸任,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儘管,普京發言人佩斯科夫曾表示,俄德互相驅逐外交官的行為雖是「不愉快的插曲」,但不會影響兩國首腦對話;但外界都心知肚明,俄德關係,終究不再是默克爾時期的那樣了。

至於俄德關係下一步將如何發展,且看普京、朔爾茨會如何應對吧。

接下來,再來說說第二件事,令人擔憂!美國疫情持續升級,白宮倍感壓力之際,地震突然發生了。

21日凌晨4點,美國加州沿岸海域發生了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約有2.5萬人處于震動強烈或非常強烈的區域,包括舊金山在內的多個地區,均有明顯震感。

目前,多地已報告財產損失,總計在1000萬美元左右,但慶幸的是,並未收到人員傷亡的報告。

此外,就在加州發生地震後一個小時,彼得羅利亞、芬代爾等地又都發生了3級左右的餘震,預計不會有引發海嘯的風險。

對此,美國地質調查局表示,該地區上一次發生類似震級的地震,還是在1993年,當時造成了1人死亡。

美地質調查局還指出,最近3年內,加州與內華達州平均每年都會發生5次6級到7級的地震,與以往相比,頻率更高了。

除此之外,還有2點需要注意。

1,地震發生的時間是凌晨4點,恰好是人們處於熟睡狀態、最放鬆警惕的時刻。很難想像,要是當時發生的、是更為嚴峻的地震,這些毫無防備的美國民眾該如何逃生?

2,此次地震雖說震級不是太高,但範圍卻相當廣,而且還引發了餘震,這不禁讓人擔憂,此次地震會不會埋下了其他潛在隱患?又是否會成為接下來地震頻發的開端?

總之,還是老話吧,居安思危、有備才能無患。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力量確實很渺小且微不足道,但事在人為,如今多防範一些,未來沒準就能少一些悲劇。

尤其是在如今,美國疫情肆虐,龍捲風、暴風雪等災害不斷襲來的當下,美國境內發生的悲劇已經足夠多了,若再不採取行動,等待美國的將是更深層次的分裂與衰敗。

究竟何去何從,拜登確實得三思了。

最後,再來說說白俄羅斯大使館遇襲的事。

21日,白俄羅斯外交部證實,該國駐英國大使館突然遭到襲擊,一名外交官遭到毆打、身受重傷,鼻子骨折、門牙被打掉,還被確診為腦震盪,目前正在醫院治療。

據悉,事發時,一個激進移民組織正在倫敦街頭舉行抗議示威活動,整個活動相對平靜,但到了白俄羅斯大使館時,突然有人向使館大門仍雞蛋。

得知消息後,白方駐英使館顧問米斯克維奇與那名被打的領事第一時間趕往現場,隨後就遭到了5人襲擊,並且當時這5人身上還有明顯的酒氣。

米斯克維奇認為,這絕不是一起簡單的醉酒鬧事,而是一種有意識的政治行為,故意用醉酒來掩飾對白俄羅斯外交官的針對。

否則,這些喝醉的人,怎麼不打別人,專門盯著白方外交官打?而且下手還如此重,把人給打成重傷了。

目前,白俄羅斯已緊急召見了英國駐白代辦,提出嚴正抗議,要求其徹查此事,將肇事者繩之以法。

可見,在波白移民問題持續發酵,歐洲近期不斷向白俄羅斯施壓的情況下,這起襲擊絕非偶然。

同時,這也讓外界領教到了,一向嘴上喊著人權、民主等口號的英國,藏在虛偽面紗下的真面目。

總之,光天化日之外,本國外交官被打致重傷,白俄羅斯絕不會善罷甘休,沒準會真的「斷氣」、報復歐洲。

接下來,且看盧卡申科如何回應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