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藝了得!中國大叔鼻煙壺內反向作畫,引200萬TikTok網友圍觀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3T09:05:25+00:00

一張長案上碼著三五盒顏料,一塊調色盤,筆架上排著長短、大小不一的彎鉤筆。屋內未開頂燈,案前兩盞檯燈正對著宋雲飛的手,光束聚攏成極為明亮的光圈。

凌晨2時,宋雲飛仍伏在桌前。一張長案上碼著三五盒顏料,一塊調色盤,筆架上排著長短、大小不一的彎鉤筆。

屋內未開頂燈,案前兩盞檯燈正對著宋雲飛的手,光束聚攏成極為明亮的光圈。他脊背微彎,左手捏著一隻巴掌大小的玻璃鼻煙壺,右手握筆伸進壺內作畫。

今年43歲的宋雲飛來自河北省衡水市饒陽縣,是一名冀派鼻煙壺內畫藝術家。從1995年到2021年,宋雲飛在檯燈下伏案作畫已有快一萬個日子,從「小宋」畫到了被人稱為「老宋」的年紀。

小器皿 大想像

明朝時期,鼻煙和菸具作為舶來品進入中國。經我國能工巧匠改進,菸具進化為鼻煙壺,成為人們觀賞、把玩的工藝品。小巧,精緻,奇珍——佳士得拍賣行這樣形容中國鼻煙壺。

內畫鼻煙壺是鼻煙壺的一種。內畫與外畫相對,指在鼻煙壺內壁作畫,這是一種中國獨有的民間工藝,宋雲飛所在的衡水也被譽為「內畫之鄉」。2006年,衡水內畫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受父親影響,宋雲飛自幼學習繪畫。中學時期,他得知饒陽縣文化館將展開為期三個月的內畫培訓,便興沖沖地報名。培訓班結束後,他又師從內畫名家李廣立,順理成章地走上職業內畫藝術家的道路。

承襲冀派風格,宋雲飛講究精皴細染,一筆一畫細細勾勒線條,善以國畫色模擬水粉、油畫等多個畫種,題材囊括花鳥魚蟲到人物風景。

「鼻煙壺內畫是一種濃縮的藝術。繪畫空間很小,但創作空間很大。」在宋雲飛眼中,鼻煙壺雖迷你袖珍,但壺內的世界精彩無窮。

宋雲飛手中的鼻煙壺約半個巴掌大,壺口僅4.5毫米,微小如一粒黃豆,壺身內壁為半透明磨砂質地。日常,他就是將筆桿直、筆尖彎的特製彎鉤毛筆蘸上各色顏料,經壺口探入壺中作畫。

學習內畫技藝前,受父親影響的宋雲飛已有繪畫功底。他說,與在一張宣紙上畫國畫不同,鼻煙壺內畫需要反向作畫,這樣觀賞者才能看到一副正常的畫。

「相當於『盲畫』,因為我們使用的鼻煙壺一般為磨砂玻璃,幾乎看不清內里的情況。」每次作畫前,宋雲飛總會閉目凝神,在腦海中構想如何落筆、上色、渲染……

繪製一隻鼻煙壺,宋雲飛需花費幾天至幾個月不等。在眾多作品中,他格外喜愛一隻於2010年製成的《凝眸》鼻煙壺:清冷月光下,波濤如雲似霧,一頭狼體態矯健,灰褐色的毛髮根根分明,它的眼眸溫柔,似與觀賞者對視。

中國造 海外傳

不久前,宋雲飛繪製鼻煙壺內畫的視頻吸引了不少外國網友關注。

在短視頻平台TikTok上,一位用戶分享了宋雲飛的手繪過程。在這段十幾秒的視頻里,一雙略顯粗糙的手拿著一支彎鉤筆,在鼻煙壺內壁細細描摹。一筆一畫間,壺上浮現了一張俏生生的美人臉:眉如柳葉,眸似秋水,鼻樑挺拔,秀髮蓬鬆……

這段視頻收穫了210萬網友觀看,點讚數約14萬。「我在紙上都畫不出來」「這種天賦也太可怕了」「所以有沒有人告訴我這到底是啥?」看完視頻,網友們大呼「神奇的東方技藝」。

瀏覽TikTok上鼻煙壺詞條,發現不少網友主動分享宋雲飛的繪製視頻。還有幾位老外發布了自己觀看宋雲飛繪圖的反應視頻,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

得知自己的作品受到海外網友喜愛,宋雲飛並不吃驚,更多的是淡定和自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國非遺藝術魅力之大,相信外國友人也能感受。」他用樸素的話語表達心聲。

被TikTok網友關注前,宋雲飛的作品已經實現了遠銷海外,並多次在海外參展。

對於內畫鼻煙壺藝術家來說,作品一般有兩個歸宿:私人藏品或作為商品公開出售。

世界範圍內,鼻煙壺相關研究和收藏歷史悠久,國際上也有協會組織,專門幫助藏家面向中國藝術家收藏鼻煙壺。

從業以來,宋雲飛的作品大多走收藏路徑,藏家主要來自港澳台或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2007年,宋雲飛迎來了第一位藏家。他還記得,這位台灣藏家看中了他所繪製的一隻熊貓圖鼻煙壺,兩大一小的三隻大熊貓緊緊依偎在一起,看起來是幸福的一家三口。

「賣了600美元,當時折合人民幣差不多4000多。」宋雲飛回憶道。在當時,4000元人民幣約等於不少居民一個月的工資。

受全球疫情以及經濟下行影響,內畫鼻煙壺收藏近兩年不太樂觀。宋雲飛也將一部分工作重心從埋首作畫移到商業定製和宣傳推廣上,「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海外人士喜歡上不僅僅是鼻煙壺,更是中國藝術。」

擇一事 終一生

練習,練習,還是練習。這是宋雲飛對16歲那年參加內畫培訓三個月的最大記憶。每逢周末,他也不出去玩,而是前往培訓班,和二十多個孩子一同學習基本技巧。

二十多年倏忽而過,學藝少年成了老師傅,當年的夥伴也僅剩一人與宋雲飛並肩,其他大多轉行外畫,或者乾脆跳出藝術圈子。

宋雲飛能理解同伴的選擇。「鼻煙壺內畫這一行就像苦行僧,最重要的是坐得住、有耐心。」

一旦開始繪製作品,宋雲飛一坐就是一整天。除了吃飯補充體力,他幾乎凳子都不挪動,畫到凌晨一兩點也是常有的事。

煎熬嗎?當然。即使已經持筆26年,宋雲飛仍在繪畫過程中遇到無從下筆的時刻。「比如這個人物的神態是怎樣的,嘴角向上還是向下,眼睛周圍有沒有細節……這是很消耗精力的。」他坦言,即使有耐心如自己,也會瀕臨崩潰。

但藝術是美妙的。沉浸在內畫世界中,宋雲飛就像誤入桃花源的武陵人,雖然一路曲折,但當最後一筆落定,穿過狹窄洞口,眼前豁然開朗。

現在,宋雲飛定位自己不僅僅是鼻煙壺內畫藝術家,也是這門技藝的傳承人。除了舉辦作品展覽、收徒教學、內畫進校園等,宋雲飛還在抖音等短視頻平台上高頻次發布作品,除了傳統主題,也繪製動漫、明星、電影等,以貼合年輕人的喜好。

「我從來沒有轉過行,這麼多年就在內畫一條道上走到黑。我就是希望大家都能認識到這門藝術的珍貴性。」宋雲飛說。

又是一個深夜,宋雲飛照例埋頭工作到凌晨。背後是漆黑一團,而在他身前,檯燈明亮如炬,燈光下的鼻煙壺流光溢彩。

編輯:馬騏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