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泊窪的文化部五七幹校,著名詩人郭小川在這兒寫下青春詩篇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1T19:03:05+00:00

秋光如同發亮的汗珠,飄飄揚揚地在平灘上揮灑。秋涼剛剛在這裡落腳,暑熱還藏在好客的人家。秋天的團泊窪啊,好象在香矩的夢中睡傻;

秋風象一把柔韌的梳子,梳理著靜靜的團泊窪;

秋光如同發亮的汗珠,飄飄揚揚地在平灘上揮灑。


高粱好似一隊隊的「紅領巾」,悄悄地把周圍的道路觀察;

向日葵搖頭微笑著,望不盡太陽起處的紅色天涯。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蒼綠的葉子撫摸著快熟的莊稼;

密集的蘆葦,細心地護衛著腳下偷偷開放的野花。


蟬聲消退了,多嘴的麻雀已不在房頂上吱喳;

蛙聲停息了,野性的獨流減河也不再喧譁。


大雁即將南去,水上默默浮動著白淨的野鴨;

秋涼剛剛在這裡落腳,暑熱還藏在好客的人家。


秋天的團泊窪啊,好象在香矩的夢中睡傻;

團泊窪的秋天啊,猶如少女一般羞羞答答。

……

郭小川這首《團泊窪的秋天》十分有名,拋開詩篇後部分托物言志,講革命鬥爭的內容不表,前邊的12行單純是寫景,把團泊窪的秋天美景概括的非常詳細,清新自然,也使靜海團泊窪蜚聲全國。從詩中不難看出,團泊窪在當時是一片低洼濕地,位於獨流減河南岸,薛家房子村北面。如今再到團泊窪,儘管已經舊貌換新顏,但大片的草場和搖曳的蘆葦仍是是標誌性景觀。

郭小川是一位著名詩人,文革前曾任中國作協黨委副書記。1975年他在團泊窪五七幹校生活並寫入了這首詩篇。

五七幹校是文革期間,為貫徹毛主席《五七指示》和讓幹部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將黨政機關幹部、科技人員和大專院校教師等下放到農村,進行勞動、學習和改造的場所。1968年,黑龍江柳河幹校命名為「五七幹校」,成為中國第一個以此命名的幹校,此後大批五七幹校在各地開辦。

位於靜海團泊窪的這處「五七幹校」為文化部隸屬。1969年9月下旬創辦於河北省懷來縣,由八個協會和戲曲研究室、電影劇本創研室、音樂出版社、音樂研究所等十二個文藝單位的七百餘人組成,1970年1月遷至寶坻縣。河北省軍區宣傳隊於1970年6月7日進駐幹校,因寶坻地勢低洼,交通不便,1970年9月遷至靜海團泊窪。當時有學員627名,知識青年57名。

這些學員均是享譽全國,德高望重的藝術家,均被定為有政治或歷史問題,如周揚、華君武、秦兆陽、呂驥、吳祖光、江楓、宋揚、郭小川、王朝聞等。這些著名文學家、藝術家在靜海團泊窪「五七」幹校生活了五年,至1975年離開。

現在的五七幹校舊址,僅存一座1970年建造的門樓。門樓為紅磚砌外包水泥的兩根柱子,現在水泥已經脫落,四角的紅磚都已風化。後來用角鋼對其進行加固,文保碑和標識牌都立在這裡。在門樓南邊有一座廢棄的學校校舍,校舍後有一個水泵房,應該都是當年遺存,但也經過了後來改造。至於前些年網友拍攝的水塔,已經不見了蹤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