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望水、憶鄉愁……在開州湖畔的特色民宿里追尋「詩和遠方」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4T02:00:16+00:00

仲冬時節,走進花梨鎮清江村,成片的精品水果產業在村中延展,碧綠的湖水倒映著高低有致的小樓房,一幅「山水靚、環境美、百姓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在風光迤邐的開州湖畔漸次鋪展。在湖畔的大塘湖度假村中,喬正娥和周英清正在房間裡忙活著整理床鋪,動作十分嫻熟。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仲冬時節,走進花梨鎮清江村,成片的精品水果產業在村中延展,碧綠的湖水倒映著高低有致的小樓房,一幅「山水靚、環境美、百姓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在風光迤邐的開州湖畔漸次鋪展。

在湖畔的大塘湖度假村中,喬正娥和周英清正在房間裡忙活著整理床鋪,動作十分嫻熟。

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些年,清江村利用開州湖的美景和良好的自然資源,發展水果種植和鄉村旅遊。目前全村90%以上的土地都種上了水果,清江村也成為了小有名氣的「水果村」。

看到家鄉可喜的變化,2015年,乘著鄉村旅遊發展的東風,在外多年的喬正娥和丈夫鄧興平回到清江村大塘組開了這家度假村。

「我們在息烽做餐飲生意十多年了,想到家鄉風光好,也發展起了柑橘、李子、桃子等產業,回來發展還是很有前途的。」大塘湖度假村負責人鄧興平說道。

為此,鄧興平將家裡的老屋修葺翻新,變身成一間間古樸自然、極具鄉村特色的民宿,加上開州湖宜人的氣候、美景和美食,有特色、有鄉味的民宿生活受到了不少遊客的好評。

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大塘湖度假村還創新發展模式,充分挖掘當地的紅色文化,以黨建示範為引領,帶動沿線的民宿共同發展,為當地群眾提供了不少就近就業的機會。

65歲的周英清便是在度假村里實現了就近就業的村民之一,「我在這裡上班半年了,每個月有2500元的工資,年紀大了還能在家門口有個穩定的工作,非常不錯。」周英清滿意地告訴記者。

經過幾年的發展,大塘湖度假村不斷提檔升級優化服務,逐步發展為一個面積7000餘平方米,集休閒、娛樂、垂釣、遊船為一體的綜合旅遊度假區,鄧興平也實現了「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起鄉愁」的美麗鄉村夢想。

山上有果園、山中有蔬菜、山下有湖光美景,如今,鄧興平以「民宿+旅遊」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條自己的增收致富之路。

「現在我們每天可以接待100多人,每月的收入大概五、六萬元,年收入可達到七、八十萬左右。下一步,我們將開展更豐富的特色旅遊項目,吸引更多遊客來感受花梨的秀美,感受開州湖的魅力。」鄧興平信心滿滿地說道。

據介紹,隨著交通的不斷優化,清江村不斷在黨建引領上探索新路子,將鄉村民宿作為鄉村文旅產業的重要抓手,打造鄉村特色風格民宿「湖畔營宿」,並成立了「清江村湖畔營宿」黨支部,不斷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民宿品牌,實現富民興村。

近年來,花梨鎮充分立足現有資源,緊緊圍繞「富民、強鎮」兩大主題,堅持「生態名鎮聚力、農業穩鎮富民、商旅興鎮活鎮」的工作思路,大力發展旅遊業,助力多家農家樂和民宿在鎮內發展。目前,花梨鎮共有農家樂49家,民宿15家;其中市級四星級農家樂3家,甲級民宿1家。


記者丨黃梅 劉燕

編審丨謝丹麗

審核丨陳 金

總監製丨安正洋 李必興

郵箱丨953087875@qq.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