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管仲,齊桓公還能稱霸嗎?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2T11:38:00+00:00

齊桓公稱霸的道路上沒有管仲的輔佐註定很難實現,鮑叔牙在舉薦管仲時說了這樣一句話「治齊,高傒和叔牙足也,君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管夷吾就是管仲的字,鮑叔牙為何對管仲有如此高的評價呢,可見鮑叔牙對其相當了解,原來呀他們之前都認識而且彼此是好朋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齊桓公稱霸的道路上沒有管仲的輔佐註定很難實現,鮑叔牙在舉薦管仲時說了這樣一句話「治齊,高傒和叔牙足也,君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管夷吾就是管仲的字,鮑叔牙為何對管仲有如此高的評價呢,可見鮑叔牙對其相當了解,原來呀他們之前都認識而且彼此是好朋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管仲年輕時經常與鮑叔牙交往,鮑叔知道他有賢才。管仲家境貧困,常常欺騙鮑叔,鮑叔卻一直很好地待他,可見倆人的關係非同一般。在齊桓公登位以後,鮑叔牙強力舉薦管仲,最終被舉用而且執掌齊國國政,地位高過了鮑叔牙,之後管仲對鮑叔牙也給予了高度評價,視鮑叔為自己的知己。管仲用五件事證明叔牙是自己的知己。

其一,當初管仲同鮑叔一起做買賣所獲收入自己得的多,而鮑叔不認為貪財,他知道管仲貧窮。其二,管仲曾經替鮑叔辦事,結果事情沒辦好而鮑叔不認為愚笨,他知道時機不到。其三,曾經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國君斥退,鮑叔不認為無能,他知道沒遇上明君。其三,曾經三次打仗三次退卻,鮑叔不認為是膽小鬼,他知道管仲家中還有老母。其四,公子糾爭位失敗,同事召忽為此自殺,而管仲忍辱苟活,鮑叔不認為無恥,他知道管仲不會為失小節而羞。管仲最後總結說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叔啊!」

管仲被錄用以後,在齊國掌管政事,齊桓公因此而稱霸,多次會合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謀略。那麼管仲在執掌國政期間有哪些值得稱道的事呢?

1、發展經濟、提升國力:憑藉齊國濱臨大海的地理條件,流通貨物,積累財富,富國強兵。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他的治國思路,就是說只有老百姓吃飽穿暖才會懂得禮節榮辱的大道理。
2、順應民意。他提出頒布政令就好象流水的源頭,要順乎民心。他的政令淺顯而易於推行,一般人所嚮往的,就因勢而給予;不贊成的政令就應當順勢取消。對現代人依然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3、外交戰略獨到。桓公惱恨蔡姬而襲擊蔡國,管仲則趁機南伐楚國,譴責不向周王室進貢包茅。桓公實際上是北征山戎,管仲卻趁機讓燕國實行召公的善政,尊王攘夷。齊、魯兩國在柯地盟會,桓公打算背棄因曹沫的威逼所簽訂的歸還魯地的盟約,管仲卻堅持歸還,讓魯國信重齊國,天下諸侯也因此而歸附於齊。這些外交事件一個是彌補了齊桓公霸業所缺失的尊禮仁德,又在戰略上站在更高的高度,因此他得到齊桓公的很大信任,可以說沒有管仲的輔佐齊桓公霸業難成。

孔子曾經這樣評價管仲:「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就是說管仲輔佐桓公稱霸諸侯,匡正天下,若沒有管仲,我們都會成為蠻族統治下的臣民了。使中原華夏族免於南蠻、北狄的侵擾,維護了中原穩定的秩序。可見孔子對於管仲的評價是很高的。

當然管仲和齊桓公是互相成就,管仲成為春秋第一賢相,齊桓公則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被後世傳位君臣相知的美談。

通過管仲輝煌的一生對於我們現代人我認為有如下啟示:

1、要想成就大事自己要有兩把刷子。如果管仲沒有才能這個最基礎的東西,根本不可能成就如此大的功業。
2、人生需要貴人相助。管仲很幸運遇到鮑叔牙,而鮑叔牙因賞識他的才能而舉薦他,否則早就被齊桓公殺了。
3、善於補位、因勢利導。管仲在外交方面處處在彌補齊桓公的過失,並因勢利導使齊國占據戰略主動地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