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要火?先從炒地皮開始,那我還不如去艾澤拉斯大陸睡馬路

fans news 發佈 2022-01-01T13:39:59+00:00

元宇宙概念很火,國內外眾多網際網路企業、科技公司積極布局,紛紛挺進相關領域。那么元宇宙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會成為下一個網際網路嗎?元宇宙Metaverse,Meta表示「元」,verse表示「universe」。

元宇宙概念很火,國內外眾多網際網路企業、科技公司積極布局,紛紛挺進相關領域。那么元宇宙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會成為下一個網際網路嗎?

元宇宙Metaverse,Meta表示「元」,verse表示「universe」。這個概念源自於史蒂芬森1992年的小說Snowcrash《雪崩》:書中描繪的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虛擬數字世界——「戴上耳機和目鏡,找到連接終端,就能夠以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擬、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2018年的電影《頭號玩家》將這樣的虛擬世界搬上了大銀幕。

人們可以穿梭在現實與虛擬之中,享受平行世界帶來的別樣體驗。元宇宙會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拉近我們與新世界的距離。但暢想落地,最有可能突破的是遊戲領域。遊戲被認為是「第九藝術」,具有融合文學、電影、音樂、平面設計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包容力。而從情感角度講,遊戲本身就能提供的虛擬世界,滿足人們的需求。

開天闢地的魔獸世界

在90年代末,網際網路飛速普及的時期,暴雪公司不滿足於早期《暗黑》和《星際》在戰網平台的區域網式聯機,積極布局真正開放的網際網路市場。

1997年,EA發行了被後人認為是第一款MMORPG的遊戲《網絡創世紀》(UO)。UO將傳統美式RPG的元素髮揚光大,極高的自由度,豐富的職業和技能選擇成為了此後MMORPG的共同特徵。

暴雪以《魔獸爭霸》劇本為藍圖的《魔獸世界》,項目總監克里斯梅森用顏料在項目組成員面前的牆上畫出了艾澤拉斯的地圖,標誌著《魔獸世界》的研發啟動。在吸取了《網絡創世紀》和《無盡的任務》的經驗並持續優化五年之後,2004年《魔獸世界》終於誕生。

2004 年聖誕假期,《魔獸世界》正式發售。由於之前《魔劍》和《EQ》等大型遊戲在中國的運營失敗,導致《魔獸世界》一開始並不被中國遊戲業內看好。2004 年 4 月,第九城市集團與維旺迪(Vivendi Universal Game)旗下的暴雪娛樂(Blizzard Entertainment)簽署中國戰略合作協議,取得了《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代理運營權。

2005 年 4 月 9 日,第一個魔獸世界日,九城在上海盧灣體育館辦了一個玩家見面會,在這個見面會上將宣布《魔獸世界》的公測時間。那天下著非常大的雨,但是卻來了幾千人,不但裡邊坐滿了人,外面還擠了非常多的玩家在雨里等待。那天九城老闆朱駿也來了,他進場看了一眼,笑了笑就回到了後台。

《魔獸世界》終於公測了,角色封頂 45 級,而玩家的熱情超出想像,所有的伺服器都在排隊,那個時候美國暴雪在歐美地區曾出了一個市場文案叫:A world awaits(一個世界在等待)。結果被中國玩家戲稱為:一個世界在排隊。六月,國服上線,廣袤的艾澤拉斯大陸終於向國內玩家敞開。魔獸世界的出現,給中國遊戲業提升了幾十年,成就了太多的經典,讓玩家認識到滿級才是開始。構成整整一代人的網際網路記憶。網吧為了配合它特地淘汰了所有大屁股機,走上了液晶電腦的時代。

魔獸世界是第一個開放世界的網遊(與之前熱門的遊戲RO 奇蹟 傳奇都大大不一樣),它不僅世界地圖大,而且有很高的自由度,有非常多的任務和彩蛋讓你去探索。

在《魔獸世界》爆火的幾年裡,許多玩家最常說的話就是:「我有兩個世界,一個是現實,一個是魔獸。」原因就在於玩家們在遊戲世界中投入了許多感情,而情感是不分虛擬與真實的,無論哪一個世界,都可以是人們寄託感情的載體,巔峰時期用戶數達到了 1200 萬。

還記得辛辛苦苦的排隊打副本嗎(上來還要在副本門口做工會後備)?遙想當年,一根泡麵伴侶的香腸、一碗熱氣騰騰的泡麵、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一幫同甘共苦的兄弟……大家現實生活、工作之餘,奔向一個神聖又令人著迷的——《魔獸世界》。遊戲裡星光閃耀的貧瘠之地,人來人往的奧格瑞瑪,建築恢弘的暴風城,讓年輕玩家流連忘返。未來元宇宙能給我們帶來的驚喜,不會比魔獸世界帶來的更多。

「復活吧我的勇士」與「為你而戰我的女士」

我們所看到的客觀世界,只占到4%,96%的客觀世界既看不見也感覺不到,而且這96%里還有23%叫暗物質。元宇宙,它既是意識的世界,也是虛擬的世界,讓我們更全面地認識我們的客觀世界。

從1982年的《電子遊戲爭霸戰》,到2009年的《創:戰紀》,再到2018年的《頭號玩家》……這些電影是有深入思考的:遊戲世界很精彩,但回歸現實才是正道。

例如《頭號玩家》最後,主角宣布自己經營的遊戲每周都要關閉一段時間,目的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陪伴身邊的人;《失控玩家》也提出了相同的觀點,影片末尾米莉發現自己長期沉迷遊戲,忽略了身旁一直愛著自己的「鍵盤」,於是放下耳機,走向現實……

作為web2.0的延續,元宇宙構建的是一個與映射現實的虛擬世界,隱藏著下一代社交、在線辦公、電商的形態。人工智慧、5G和VR這些老生常談的技術只是基建,要真正成熟運轉起來,還需要真正產生商業經濟活動。

Roblox首先將元宇宙概念寫進其招股書的公司,並成功帶火了元宇宙這個詞。它們不參與製作遊戲的業務,而是提供簡單易用的工具和平台,讓用戶們自己創造與分享遊戲體驗。

2021年10月28日,Facebook宣布,將把公司名稱改為Meta,反映了該社交媒體公司對元宇宙的野心。不只是扎克伯格希望建立一個自己的元宇宙,讓所有人都來他的元宇宙來玩,微軟、亞馬遜、谷歌、阿里、騰訊、字節……無一不想建立一個由自己掌控的元宇宙。

元宇宙中的社交邏輯與我們現有的線上社交類似,底層邏輯叫梅特卡夫定律,指的是一個社交網絡的價值與其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只要屬於平台自身的社交鏈一旦沉澱,就很難轉移。也就是說,現在讓程式設計師再做出一個和微信一模一樣的軟體很容易,但有人用嗎?不會了。因為我們作為用戶的社交鏈已經沉澱到微信裡面了。

視覺、聽覺、觸覺,甚至嗅覺感官,都可以豐富元宇宙的真實度,可目前的虛擬頭戴設備還面臨著,諸如不夠便攜、缺乏自然交互和反饋手段、視野和行動受束縛、使用者目眩等挑戰。同時,5G和人工智慧也是支撐元宇宙發展的基礎性技術。要想實現虛實二元世界的平行與同步,海量的數據傳輸、運算必不可少。

元宇宙,在短期內只能是網路遊戲、虛擬社交、虛擬電商等傳統應用為主。目前,元宇宙最火的平台是Decentraland。基建、民眾還不多,但不妨礙地皮先被爆炒!加拿大投資公司Tokens.com旗下子公司Metaverse Group就曾在分布式大陸時尚區(Decentraland’s Fashion District),以約243萬美元(約1549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購買了一塊虛擬土地。人民幣玩家在虛擬世界裡搶跑,對平民玩家是不公平的。在現實生活中買不起房,在虛擬世界裡可能同樣也買不起。面對圖窮匕露式地擼羊毛,玩家只會用腳投票,省得去受這份活罪!

《頭號玩家》電影曾經對未來世界做出了美好預言。在綠洲(Oasis)這個世界裡,每個人都有自由的角色,有豐富的數字內容和物品也可以隨意流通。在這個浮華的虛擬世界裡,一個在現實世界中的loser,也可以成為超級英雄。

娛樂、社交屬性占比過大的元宇宙,如果過度宣揚、發展,可能存在與正能量、主旋律不甚匹配的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特別是政府層面審慎面對,出台政策引導、鼓勵和規範。

往期文章:

沒有「平成廢物」,哪來的「渡邊太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