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和新民晚報一起走過芳華

fans news 發佈 2021-12-31T15:44:55+00:00

1982年1月1日新民晚報復刊時,陳家泠、韓天衡、王劼音、楊正新、邱瑞敏、童衍方、劉一聞、陸康,八人是上海書畫圈冉冉升起的新星。

四十年,也長也短,但足夠書寫一段傳奇。

1982年1月1日新民晚報復刊時,陳家泠、韓天衡、王劼音、楊正新、邱瑞敏、童衍方、劉一聞、陸康,八人是上海書畫圈冉冉升起的新星。2022年,新民晚報復刊四十周年紀念,他們以筆寄情。

他們和報紙的關係,是作者、編者和讀者的關係,互為魚水,唇齒相依。他們成就著彼此,溫暖著彼此,日居月諸,他們一起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厚重而絢爛的底色。

00:00 / 01:14自動x1

如果歲月可以煮酒,可以成詩

1965年,韓天衡還在東海艦隊當兵,他在夜光杯上發表了小詩《寄越南兄弟》:

打得好,

我們的越南兄弟!緊緊地握你的手,

戰鬥得真漂亮。

豺狼闖門,不能忍讓!舉刺刀在獸血里磨亮,給侵略者掘墳場。

熊熊火光,團團硝煙,激動著六億中國人的熱腸。中國,越南,兩個戰士,一股對敵力量。

彼時,韓天衡穿著雪白的水兵服,背著一挎包石頭,經友人引薦,拜謁到海派印壇大家方介堪先生的門下。

美術史上,對於「海派書畫」的認定,自明清後漸成氣候,延至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各類書畫會社自蘇浙皖涌集上海,出現了一大批各具風貌的書畫篆刻大家。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們或於廟堂,或於野,擔起了海派書畫傳承的使命。

陳家泠

陳家泠《春韻》

1988年6月11日報紙刊登陳家泠評論文章

那幾年,陳家泠在浙江美院求學,跟隨花鳥畫大家潘天壽學習中國畫,王劼音則考上了浙美附中,平時也會去蹭著聽陸儼少等名師的大課。楊正新16歲成了江寒汀的入室弟子,後來讀的是上海美專,和邱瑞敏同班。在美專,顏文梁先生傳授色彩學和透視學的原理,張充仁先生講解人體的構造,李詠森先生負責水彩畫寫生,素描課則由孟光先生主持。少年童衍方認識了若瓢法師,並由其引見拜著名書畫家來楚生、唐雲先生為師。劉一聞有蘇白、方去疾、方介堪、商承祚等教誨,自言「學習如饑似渴」。自小被祖父陸澹安領進傳統文化的大門,16歲的陸康則拜在安持先生陳巨來門下,旦夕過從,時相請益劉海粟、朱屺瞻、錢瘦鐵、鄭逸梅、潘伯鷹、朱大可、馬公愚、錢君匋、謝之光諸前輩。時事雖艱,但因為有機會得一代名師親炙,日日耳濡目染大師為人行事的風範,一批在全國範圍內具有相當水準的青年藝術家就這樣迅速成長起來了,陳家泠、韓天衡、王劼音、楊正新、邱瑞敏、童衍方、劉一聞、陸康無疑是其中的翹楚。

韓天衡

韓天衡《喜看春燕去復返 飛入尋常百姓家》

1965年韓天衡發表詩歌《寄越南兄弟》

有人說,上世紀八十年代是抒情的歲月。人們開始重新關注內心,對美對精神需求充滿嚮往。1982年,萬物復甦,停刊了16年的《新民晚報》復刊。秉承趙超老「宣傳政策,傳播知識,移風易俗,豐富生活」十六字的辦報方針,編輯記者們在報紙上「細水長流,點點滴滴地,一年365天」介紹書畫藝術,特別是每天的夜光杯的配圖,以期「讓讀者真切地感到江山如此多嬌,感到我們祖國的文化遺產是多麼豐富……」(《我們應當怎樣辦晚報——兼談新民晚報是怎樣一張報紙》)。

如同書畫圈,當時的「夜光杯」也如「爺爺帶孫子」,老一代報人手把手的帶著年輕編輯一日日地建立起夜光杯在文化圈的聲譽,並率先在副刊上刊發書法篆刻和舊體詩。那時候,沒有快遞,作者們大多是自己跑到位於九江路的新民晚報舊址送作品,「放下作品就開始忐忑,一旦被編輯選用,那個開心就別提了,還不斷會受到周圍朋友的祝賀:『你上夜光杯啦,了不起』。」


上海的氣質在報上,在紙上

王劼音小時候住在淮海路、陝西路附近,那時和很多老藝術家毗鄰,比如林風眠、劉海粟、顏文樑、豐子愷、張充仁,多年後,他表示「這種地方,它有一種特別的氣場,可能是這種氣場感染了我」。

黃永玉也說,這輩子,他最傾心的地方,莫過於上海了。

空間與時間組成的歷史坐標,決定了一代人的精神氣質。這一代人,得到過老先生們的金針度人,經過童子功的訓練,信奉「做人要老實,畫畫要調皮(陸儼少語)」。日常生活中,他們是低調的,寬厚的,包容的;藝術上,則是大膽的,進取的,「朝三暮四」的。四十年中,他們的藝術風格大都變了又變,不斷將自己的人生體驗和新的審美觀念注入創作,日臻老辣精進。

王劼音

王劼音《林中小屋》

王劫音版畫《林中小屋》獲全國版畫展金獎新聞

王劼音從版畫起步,他的名字最早出現在1983年新民晚報對於上海版畫展的報導中。1985年,他前往奧地利進修。也正是那段客居海外的歲月,讓他完成了由西方返回東方,再由傳統來闡釋現代的遷徙。回國後,他開始逐漸轉向油畫創作,作為上海版畫界的領軍人物,他的《林中小屋》獲得了全國版畫展金獎。王劼音留學歐洲的那幾年,楊正新亦受邀遊歷了澳大利亞等國,回上海後,他創作了近百幅作品,在上海美術館舉辦了《澳洲印象——楊正新畫展》,他第一次將海派繪畫的意象與西方表現主義的構成理念相結合,瀟灑不羈而又果敢鮮明的藝術風格讓他贏得了「楊正新旋風」的評價。

楊正新

楊正新《玫瑰》

1987年11月25日謝春彥撰文《畫家楊正新訪問澳大利亞小記》

時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的程十髮評價楊正新:「他掌握了傳統,又不滿足現狀,像一支箭羽離弦向天空飛馳,好像射中了一朵彤雲,散發出一束光芒。」這句話同樣概括了其餘七人的藝術人生。

明人張載橫渠四句有「為往聖繼絕學」一說,在投身篆刻藝術的同時,出於熱愛,韓天衡開始梳理篆刻歷史,思考研究前人留下的篆刻理論。他不遺餘力地收集,一字一句地推敲,修補殘頁,逐一精心整理,使那些命懸一線幾近絕響的印譜重見天日,造福後學。四十年耕耘,韓天衡已成了中國當代印學研究的扛鼎之人。


海派風景有承繼,更有生發

評論界認為,在當代上海國畫家中,陳家泠是敢於和善於變革者之一。上世紀80年代,西方世界首部全面介紹1949年以來中國美術和美術家的專著《新中國藝術》,選擇了陳家泠的荷花圖作為封面,陳逸飛的《踱步》作為封底,別具深意地揭示了改革開放後中國藝術家在油畫和國畫兩大領域所進行的突破及其意義。陳家泠自20世紀80年代起在水墨語言中吸收中國古代壁畫和外國水彩技法,創造出兼有印象派、抽象派及表現主義特點的新水墨,對於當代中國水墨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邱瑞敏

邱瑞敏《為新民晚報復刊40周年作》

2008年邱瑞敏連續18天為報紙奧運專欄繪製配圖

邱瑞敏至今感念在上海美專的那些年,有幸親身受到兩代油畫家不同藝術觀念的滋養和引領。一方面,吳大羽和周碧初們給予了他早期對於表現主義朦朧的認識,並為以後藝術的嬗變埋下伏筆;另一方面,俞雲階和張隆基們崇尚寫實的時代主流深刻地成了邱瑞敏藝術起步階段的師法對象。早年,邱瑞敏與陳逸飛合作了《在黨的一大會址上》,與靳尚誼合作的《共商大事》、獨自完成的《戰友》先後被選中展陳於中南海豐澤園毛澤東故居,成為了國家記憶的紅色經典。中國油畫民族化、現代化承前啟後的探索者中,上海有邱瑞敏的身影。

當年,在若瓢師父的引薦下,童衍方拜唐雲先生為師,唐雲先生送了徒弟一把印有吳昌碩先生書法作品的扇子作為見面禮。創作上,童衍方對秦漢古璽及鄧石如、吳讓之、吳昌碩等名家之刻下過苦功,又吸取了漢磚瓦當、碑版造像、古闕摩崖、金文簡牘的精華,他也視吳昌碩為自己的精神導師,這兩年,主持成立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下設金石碑帖專業委員會,與上海圖書館合作,先後策劃了《石鼓文》善本大展、上海圖書館藏唐碑善本展,一出四海驚,背後是他數十年埋首拓本研究的積累。

童衍方

童衍方《健翼惟永 暉光日新》

童衍方於2001-2006年在夜光杯上開設專欄《藝苑清賞》

1989年,劉一聞在《己巳仲夏遙寄子建陸康兄》一文回憶1988年11月與陸康、吳子健三人在香港見面的往事,字裡行間流露出三人惺惺相惜的友誼。次年,劉一聞調入上海博物館書畫部工作,自《翰墨千秋自風流——上海博物館藏曆代法書巡覽》始,劉一聞以理論和創作更新著自己對「法度」與創新的理解,著述累累。

劉一聞

劉一聞《無盡觀》

1984年1月10日劉一聞發表文章懷念恩師蘇白

如劉一聞在《己巳仲夏》一文中評價的,澳門十年,陸康以左手婉約,右手豪放,精謹之餘,同時倚重渾樸雄放、行雲流水的寫意印風在彼岸打開了一片新的局面,不過世事總是兜兜轉轉,又過了十年,因仰慕前輩高邁的風骨、超拔的心性,陸康決心搬回上海,「為祖父整理遺稿,於我不是辛苦,而是一種持續的學習,亦可以說是一種報答,將他對於海派文化的研究心得加以傳播。」效仿祖父一生遠離名利場,陸康復刻了前輩海派文人的叩藝問道,獨善其身的生活方式,不懼寂寂深山暮,只因心同流水淨。

陸康

陸康《求真務實 繼往開來》

1990年9月24日夜光杯刊文介紹吳子健、陸康、劉一聞三人篆刻

1998年,王劼音在《尋找上海》中寫道:「一個有著相當文化底蘊的都市,這個都市的藝術家是不會長久失落自己的文化身份的。」……他們「無中心,各行其是,超逸散淡。這樣的一群人,順著自己的軌跡,是會做出一些和別人不同,但很有水準的事和作品來的。」

「海派」一詞或因上海有一江一河而起。黃浦江波濤起伏,蘇州河河水脈脈,搖盪起一河金色。海派藝術家們或回歸傳統或融合西方,無不求新求變,力圖彰顯自己的風格,他們聚在一起,才拼出了海派書畫的壯麗景觀,令海納百川的精神成為這座城市不斷創造輝煌的動力源泉。(吳南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