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4小時不打烊KTV,那些和歌聲相伴的人

fans news 發佈 2021-12-30T23:14:57+00:00

夜幕降臨時,來自天南海北的人們,匯集到全民K歌,享受屬於自己的音樂之旅。換個角度來說,在這個24小時不打烊的線上「KTV」里,有無數的線上歌房歌聲鼎沸、聲聲不息,上千萬用戶在歌房之間流動著,音樂與歌聲,伴隨著人與人之間龐大而複雜的關係鏈,在這裡上演著各式各樣與歌聲相伴的人生故事。

夜幕降臨時,來自天南海北的人們,匯集到全民K歌,享受屬於自己的音樂之旅。

換個角度來說,在這個24小時不打烊的線上「KTV」里,有無數的線上歌房歌聲鼎沸、聲聲不息,上千萬用戶在歌房之間流動著,音樂與歌聲,伴隨著人與人之間龐大而複雜的關係鏈,在這裡上演著各式各樣與歌聲相伴的人生故事。


文|吳軼凡

編輯|悠米

麓七翻唱了陶喆的《一念之間》,發在了全民K歌上。短短兩天,這條動態就得到了1.9萬鮮花和6000K幣,100多條評論里,有人表揚了他的轉音,有人誇他帥,也有人絮絮叨叨講了自己的人生……

這對麓七來說是個很普通的數據——在全民K歌7年,這個大男生翻唱過無數金曲,征服了300萬粉絲。初登這個平台時,他只是個愛唱歌的青澀學生,現在卻成了一名成熟的歌手,擔任不少音樂節目的嘉賓和助演。最近他還開始嘗試原創,成為一名唱作人。

類似的故事在全民K歌並不少見。2020年《中國好聲音》冠軍單依純、硬糖少女希林娜依·高,以及更早的段奧娟,從素人時期開始就都是這個在線K歌平台的用戶。

在這些名字背後,還有無數的K歌愛好者。夜幕降臨時,來自天南海北的人們,匯集到全民K歌,享受屬於自己的音樂之旅。

換個角度來說,在這個24小時不打烊的線上「KTV」里,有無數的線上歌房歌聲鼎沸、聲聲不息,上千萬用戶在歌房之間流動著,音樂與歌聲,伴隨著人與人之間龐大而複雜的關係鏈,在這裡上演著各式各樣與歌聲相伴的人生故事。

艾瑞諮詢《2020年中國在線K歌社交娛樂行業發展洞察白皮書》顯示,全民K歌用戶平均每天上傳歌曲時長近56萬小時,相當於18萬場演唱會。

從2014年誕生至今,全民K歌依靠科技、社交、趣味玩法與豐富優質的伴奏曲庫,成為一款國民級的在線K歌APP,集「唱、聽、看、玩」為一體,吸引了各類人群在這裡找到自己的一片天。

起於K歌,長於社交,全民K歌孕育了獨特的生態。在這個生態里,有歌手,也有粉絲;有玩家,也有生意;有科技,更有夢想。所有這一切,在人與人的連接中,勾勒出了一幅不止於K歌的「聲」機勃勃的全圖景。


1

以歌會友

事實上,早在2014年3月,全民K歌在公司內部立項時,計鳴鐘並沒有想到今日的規模。計鳴鐘是全民K歌副總裁,也是初創成員。他回憶說,當年的初始團隊僅有30人,他們測算過什麼樣的形態可以達到百萬日活,但測來測去,答案都是「不可能」。

當時的各類K歌競品更像是單機遊戲,主要功能是錄歌和發布;而全民K歌在「錄唱」之外還增加了一些音樂社交功能,「因為我們相信,唱歌不僅是自我表達,也是人們尋求認同、找到共鳴的一種溝通方式」,「社交」一開始就是寫在全民K歌基因里的。這相當於將「單機遊戲」升級成「網路遊戲」,後來的事情證明,這種維度上的突破,成了全民K歌獨到的特色與優勢。

計鳴鐘回憶說,當時他們從小處著手,團隊成員去各個線下KTV進行體驗,挖掘K歌過程中的痛點需求,比如「跳過前奏」,比如給第一句找不著調的人提供「首句輔唱」,比如給唱歌能力不行的人提供「演唱片段」,以及音調轉換等等很多小功能點。「這些功能點上了以後,取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同時,伴隨著社交好友關係鏈的加持,全民K歌迅速駛入快車道。初始種子用戶通過發布、分享歌曲擴散到好友的圈子,形成滾雪球效應。社交裂變帶來的增長是指數級的,到2016年底,用戶數已經達到三億。

活躍的音樂社交,給全民K歌帶來了更大的活力,也構築起日漸多元和完整的生態。

計鳴鐘將用戶大致分成幾類:以唱歌為主,希望自我實現的「大牛」;組建家族,希望獲得小團體認可的抱團用戶;消費優質內容,跟隨草根明星的粉絲型用戶;以及圍繞資深關係鏈,唱歌練歌的自娛自樂型用戶。

有人發布作品,也有人欣賞作品;有人想學習唱歌,也有人希望教人唱歌;有人想在這裡找到志同道合的圈子,也有人想要從這裡脫穎而出,登上更大的舞台……每個用戶都能在全民K歌找到自己的位置,反過來也促進了平台的繁榮。

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的智皓,是活躍在全民K歌的眾多教唱老師之一。

2016年底,他在全民K歌首秀,實時在線人數一度達到五十萬。第一節課結束後,新增關注量接近1萬,後台湧入2000條私信。

時至今日,在全民K歌平台內,智皓每月付費用戶規模穩定在3000至5000人,為他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看到教唱直播「教室」里認認真真交作業的學員,他會特別有成就感。「因為是『全民』K歌,所以很多用戶確實唱得不好,但也因此,每個人都很敢於開口唱,他們放下包袱,學得很認真。」智皓說,一教一學之間,老師與學生,都在發現和成為更好的自己。

正如計鳴鐘所理解的,「對抗孤獨、表達情感、實現自我」是人們K歌時的三個基本需求,每一個需求都天然與社交嫁接到一起。在「音樂娛樂+同好社交」的模式下,前者確保核心體驗,改善用戶留存;而後者則能夠增強平台吸引力,提升用戶黏性。


2

歌房裡的人

2017年,全民K歌上線了一項重要的功能——歌房。在歌房中,來自天南海北的音樂愛好者們可以點歌、合唱和聊天。如果說錄歌和發布是一種異步社交,音樂直播更傾向於粉絲向主播的仰望,那麼歌房恰好填補了一片空白:同步的平權音樂社交

在類似視頻直播這樣的內容消費平台,人與人之間更多是展示跟追星的關係;「全民K歌更多是平等,而平等才代表了社交更大的可能性。」計鳴鐘認為,與內容消費不同的是,「全民K歌是內容社交」。

通過這種內容社交,全民K歌的用戶自發形成了很多基於歌聲衍生出的「家族」,有些來自興趣認同,有些來自身份認同,有些則來自地域認同。如今,全民K歌已經有幾千個認證的頭部「家族」,它們之間既有競爭比拼,也有互動聯誼,精彩紛呈。

在全民K歌歌房運營負責人張瑩看來,歌房最初的目的,是為了給平台上日漸活躍的「家族」,打造一個新的社交空間,發展至今,它已經是承接用戶日漸增長的實時音視頻社交訴求的容器。

「從整個工具能力上來說,我們還是在儘可能地對齊傳統線下KTV的場景,並增加更多的玩法和工具,比如可以多人實時合唱。但線上歌房打破了空間限制,可以隨時隨地,想唱就唱,參與的也不局限於熟人。」

如今,每天都有數量在百萬級別的頭部歌房,在全民K歌平台上活躍,這些歌房的同時在線人數都會在萬人以上。而平台95%以上的核心活躍用戶都會使用歌房功能。

用戶可以一起建設歌房,並通過錄歌留下共同的記憶。張瑩覺得:「歌房是大家的,更強調『一起』的概念,用戶在這裡可以得到認可、滿足和陪伴。」

事實上,多元的用戶群體,也將歌房變得多姿多彩。

在熱門歌房列表中,除了經典、流行、網絡熱門等類型外,也有民謠、說唱、戲曲、國風、粵語、教唱等品類內容,滿足不同用戶的偏好。

「奶酪」是一位23歲的說唱愛好者,幾年前創辦了全民K歌里最大的說唱「家族」之一。

說唱是很看重社交性的音樂品類,所以「奶酪」並不怎麼發作品,起初他喜歡去線上歌房裡找人交流,可沒想到有一次他被當成了「喊麥的怪人」,一開口就被踢出歌房,甚至被拉黑。於是他乾脆自己建了一個「說唱歌房」,不僅跟認識的朋友自娛自樂,還定期舉辦主題活動尋找同好。很快,「奶酪」在全民K歌聚起了幾百人的說唱圈子,甚至吸引到了不少職業Rapper,跟「家族」內的業餘歌手們建立聯繫、合作出歌。

現在「奶酪」會花很多精力去推廣活動、推薦作品。每次提到自己的歌房活動又衝上了熱榜,他都覺得特別自豪:「現在我們去別人的歌房,已經沒人再說這是喊麥了,大家都很願意去聽,可以說,通過歌房的展示和交流,讓大家對『說唱』有了更多的了解。」

從個人愛好到同好聚集,很多在全民K歌里已經小有名氣的音樂家族,一開始都是這樣發展起來的。相比於「改變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的是「遇到同樣想要改變人生的人」

在張瑩看來,歌房增強了全民K歌的實時互動能力,有助於音樂的交流和推廣,也推動了平台社交的活躍。同時,他們也在不斷拓展歌房的形態和邊界,「不僅僅是KTV,還能提供更多元的實時場景和更豐富的交流內容」。


3

科技加持社交

當然,一切的社交玩法,最終都要落到技術的進步上,否則只能是空中樓閣。

全民K歌創新中心技術總監胡鵬博士舉了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連麥合唱。這個基於音樂社交的創意,看起來像是線下卡拉OK誕生之初就有的老玩法。但放到線上,要讓任意兩個物理距離可能相隔幾千公里,拿著截然不同設備的人,無縫對接地合唱一首歌曲,就必須解決傳輸時延的問題。

在平時,200毫秒(0.2秒)的時延不算什麼,但在K歌時,它足以打亂節奏,把一首歌曲扯得支離破碎。而全民K歌技術團隊經過不斷疊代,研發出了全民K歌合唱3.0技術,可以把時延降低到100毫秒以內,極大提升了用戶的合唱體驗。有了這樣的技術保障,合唱已經成了全民K歌平台上最熱門的玩法,也為天南海北的用戶提供了新的社交途徑。未來,幾十人乃至百人的線上連麥合唱,也將成為可能。

在線K歌並非人們看到的那麼「低門檻」,相反,它裡面的「黑科技」一點不少。

比如,全民K歌的多維打分功能,經過多次疊代,已經從一開始的只識別音準和節奏,發展到可以識別演唱者的情感——在2020全民K歌校園星歌聲決賽中,全民K歌的多維打分和胡海泉、馮提莫、於笛三位「明星築夢官」的打分結果驚人相似,也印證了黑科技算法的專業性和準確性。

再比如,全民K歌的智能修音功能,能幫「五音不全」的演唱者一鍵修複音准和節奏,相當於對用戶的聲音「一鍵美顏」,讓很多擔心自己唱得不準的人,也能輕鬆享受唱歌的樂趣,更加自信地去表達和分享。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技術副總裁傅鴻城說,當演唱者漏唱或唱壞了某段歌曲時,這項技術便可在後期為他們修補完整,避免遺憾。

目前,全民K歌的產品技術團隊有數百人,「基本都是愛唱歌、愛音樂的程式設計師」。傅鴻城說,這些程式設計師在公司里擁有自己的K歌房,也很善於從K歌場景中,尋找技術突破的靈感。

全民K歌往往會從「以歌會友」的角度進行技術創新。傅鴻城舉例說:「有一個『萬人合唱』玩法很受歡迎,我們把不同用戶演唱的同一首歌進行智能合成,營造一種海量用戶都在和你一起唱的氛圍。還有一個『心動合唱』玩法,能夠結合用戶聽歌、唱歌的偏好,進行實時匹配,你要唱《青花瓷》,此時此刻誰最適合和你一起唱?這些都是互動性很強的社交玩法。」


4

重構線下場景

有意思的是,起源於線上K歌的全民K歌,始終沒有忽略過線下的場景。全民K歌正在利用在線上沉澱的技術,重新打開線下K歌的場景。

在計鳴鐘看來,線上和線下是一種互相反哺、良性互促的關係,線下K歌不僅不會消亡,還因為其熟人社交的屬性而無法被徹底取代。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全民K歌始終在著力拓展線下K歌的新場景。

根據家庭K歌的需求,全民K歌進入了很多智能電視,並在去年和百度智能音箱品牌小度達成合作。「有屏音箱很適合家庭K歌的需求。通過與全民K歌的合作,小度也成功地在家庭互動娛樂生態里構建了自己的觸角。」負責全民K歌與硬體品牌合作的楊胤說,從智能穿戴設備到智能家居、智能汽車,隨著智能硬體的發展,全民K歌的使用場景正在不斷延伸、滲透到IoT的各個細分賽道。

此前,全民K歌與小天才兒童手錶合作推出了特別版本,結果活躍度出奇地高。「五年級到初一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有著獨特的社交屬性,他們在閒暇時間很喜歡唱歌自我放鬆,也分享給同學和朋友聽,既寓教於樂又增加同學之間的感情。」目前,全民K歌在小天才手錶的第三方應用里,位列音樂類第一,總排名第四。

今年,全民K歌與蔚來汽車合作,把K歌帶入了車廂內。「車內場景其實是一個充滿了智能設備的封閉環境,而且車上的乘客會有大量的閒置時間,很利於把它變成一間移動的K歌房。」楊胤說,與蔚來的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蔚來的存量車中,共銷售了7萬支麥克風,並且首批1萬支麥克風在8分鐘內被搶購一空,甚至在閒魚上一款399的麥克風被炒到將近1000塊錢的價格」。數據顯示,加裝了全民K歌的車主,平均每天在車內停留的時長多了35分鐘。或許2022年會成為汽車K歌的「元年」——全民K歌正在和更多頭部智能汽車品牌談合作。

新的場景源源不斷,未來,網際網路技術甚至有可能打破傳統線下KTV的空間限制,在不同包廂之間展開「斗歌」或者「聯唱」。

也許有一天,全民K歌會成為「K歌領域的安卓系統」——它打造一個平台,孕育一個生態,對接各種軟硬體,服務每一個有需要的人。每個合作商,在這裡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得到自己的利益,同時,每一次成功的合作,也都在拓展新的場景和功能,讓這個生態更加成熟和強大。

這是一款億級應用對社會的反哺。

去年,計鳴鐘和傅鴻城參加了全民K歌×騰訊為村舉辦的「唱響幸福鄉村」歌唱大賽,親眼看到自己的產品給偏遠山區的民眾帶去了生活的樂趣,成為連結家庭的紐帶,他們覺得很滿足。「都市裡的人有無數種消遣方式,但那些偏遠的地方,那些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不應該被忽略。」傅鴻城說。

現在計鳴鐘仍會每天花大量時間體驗全民K歌,有時候唱歌,有時候聽歌,有時候跟用戶聊聊天。在他看來,人與人的關係鏈,始終是全民K歌的基礎。人們在這裡通過歌聲對抗孤獨,表達情感,進而實現自我。

夜幕降臨,無數的歌房漸次熱鬧起來,在這個24小時不打烊的線上「KTV」里,你會遇見一個更好的世界,也會發現一個更好的自己。


(專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