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全版報導電影《跨過鴨綠江》

fans news 發佈 2021-12-30T05:44:13+00:00

電影《跨過鴨綠江》總導演為文匯報撰文。2021年歲末,我們電影《跨過鴨綠江》劇組走進天津某軍營。這是曾經在抗美援朝「飛虎山」「松骨峰」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贏得過「最可愛的人」傳世美譽的英雄部隊。


電影《跨過鴨綠江》總導演為文匯報撰文

為了這片遼闊土地上的精神感召


2021年歲末,我們電影《跨過鴨綠江》劇組走進天津某軍營。這是曾經在抗美援朝「飛虎山」「松骨峰」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贏得過「最可愛的人」傳世美譽的英雄部隊。



觀影之後部隊高唱「強軍戰歌」,歌聲驚天動地,如雄獅怒吼響徹軍營。「逢敵亮劍,以氣勝鋼」的松骨峰精神在和平年代傳承,這讓人倍感欣慰更肅然起敬。



事實上,從當年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出征地、「英雄城市」丹東,到新中國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的家鄉江蘇泰興,再到浙江大學、上海大學、雄安新區等等,隨著各地觀影活動的舉辦,軍營內外、無論代際,觀眾們真情實感的感言陸續傳來,讓我們深受觸動。我想,這大抵就是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至今感召著這片遼闊土地的真實寫照,也是抗美援朝作為文藝創作永恆題材的動人註腳。



回到創作之初,去年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在央視首播即引發高度關注,緊接著再做一部同名電影能否再度熱起來,心裡著實沒底,因為「影」「劇」同拍成功的案例很少。不過,壓力雖大但值得嘗試,挑戰和機遇共存。在總台領導和有關專家的支持和指導下,我們對電影做了九次大的調整和修改,補拍了部分新的內容,製作了60多分鐘的特效鏡頭,所有人物的台詞重新錄製,補充動效、音樂製作立體聲等。為了和同名電視劇區分開,使電影獨立成篇,必須找到一條全新的電影敘事角度。我們反覆研究了《彭德懷自述》,書中彭總對抗美援朝的講述只有短短的四頁紙,語言樸實、平和,邏輯思維縝密清晰,內容言簡意賅,緊緊圍繞五次戰役的經歷,代入感很強,因此就確定了以彭德懷主觀視角「全景式、史詩般」真實地講述抗美援朝戰爭史作為電影敘事方式。思路決定出路,於是就有了以下幾個創作原則。


其一,大倒敘。鏡頭從板門店簽訂「停戰協定」開始,彭總重重的落下毛筆那一刻,彭總沉重、深邃的目光把我們帶入炮火連天的戰爭歲月,彭德懷作為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又是戰爭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他可以上達領袖下至普通官兵,猶如串糖葫蘆從前線到後方,從上到下,把一顆顆閃亮的珠子串聯起來,適時加入彭德懷的內心獨白,強化了主觀敘述的視聽效果,使影片有強烈的代入感和親歷感。

其二,大歷史。「全景式,史詩般」是影片整體風格的把控,站在國際視野的大格局上俯瞰戰爭全貌。在中、蘇、美大國博弈的領袖層面,在以彭德懷為核心的志願軍司令部對決以麥克阿瑟和李奇威為首的「聯合國軍」。影片要回答好三個問題:為什麼要出兵朝鮮?這場戰爭是怎麼打贏的?志願軍是怎樣以弱勝強,以劣勢裝備戰勝強大的「聯合國軍」?這場戰爭最深遠的歷史意義是什麼?「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一仗中國向全世界證明了,自己已經不再是當年的東亞病夫。抗美援朝的勝利震懾了美國,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因此聚焦在敵我雙方的決策和指揮層面講歷史,可以把歷史講的更清楚、更明白、更透徹。


其三,大戰役影片以抗美援朝五次大的戰役為核心內容。(這也是《彭德懷自述》裡的核心內容)包括朝鮮戰場東、西兩條戰線,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戰爭,其中囊括了首戰兩水洞、黃草嶺,雲山大對撞,鏖戰飛虎山,血戰三所里、龍源里、松骨峰,冰雪長津湖,漢江阻擊戰,鐵原保衛戰,上甘嶺等若干著名戰例。為了把枯燥的地名、番號、時間、敵我態勢在講述中讓觀眾有一個相對準確且形象化的感受,我們把五次戰役的部署和進程用三維特效做成立體動態的地圖,在軍科專家的指導下做了精準的考證,讓觀眾隨時從劇情中跳脫出來,進入一個理性的思維,隨時提示觀眾這是一段真實的歷史絕非虛構的故事。


其四,大人物。故事的展開和情節的遞進是靠人物和人物命運來驅動的。影片中有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的英明決策,有以彭德懷為主的志願軍司令部鄧華、洪學智、韓先楚、謝方、杜平等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戰爭智慧和戰爭膽略的表達,也有志願軍戰士在戰場上流血犧牲的真實再現。著名戰鬥英雄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等,他們是千千萬萬個志願軍優秀士兵的代表,他們是小人物大英雄。另外還有三個特殊的人物關係,即彭總與38軍軍長梁興初、與50軍軍長曾澤生、與63軍軍長傅崇碧的關係,他們串聯起五次戰役的整個過程。從一戰到二戰,我們把動作線重點放在西線戰場的38軍。38軍首戰失誤,軍長梁興初被彭總嚴厲批評後,二戰38軍113師不辱使命一夜奔襲145華里,提前敵人5分鐘搶占三所里、龍源里,切斷美軍撤離逃命的退路;12師335團在松骨峰與敵人展開白刃格鬥,其中三連戰至最後僅剩下七個人,悲壯慘烈,他們守住了陣地,寸土未失。從而,38軍贏得了「萬歲軍」的傳世美名,全片也進入了第一個大的戲劇高潮。



四次戰役,彭總力排眾議把曾經在解放戰爭起義的50軍放在西線的漢江防線與38軍共同完成阻擊美軍主力的任務,掩護志願軍主力移防東線。彭總給50軍的命令是守七天,他們卻堅守了一個月。彭總詢問50軍的傷亡情況,曾澤生軍長直言:
「我們已經不統計傷亡數字,只統計還能戰鬥的人」,他表示「戰鬥到最後一個人我們也要守下去」。他說:「這一仗我們50軍終於可以在兄弟部隊面前抬起頭了。」彭總動情地告訴他,「我也是從舊軍隊裡走出來的,革命是不分先後的」——一場文戲,一段元帥與將軍的激情對話感天動地,彰顯英雄本色,讓我們肅然起敬,潸然淚下。


五次戰役,美軍的一個快速穿插使我軍陷入被動,敵我雙方立刻把焦點匯聚到一個地方——鐵原。鐵原不僅是志願軍重要的物資補給站,也是志願軍主力北撤的交通要衝,彭總下令必須守住鐵原,63軍臨危受命以不到三萬人的兵力擋住了九多美軍的瘋狂進攻,長達十三天。63軍189師在師長蔡長元的帶領下把全師化整為零,撒豆成兵,堅守200多個小陣地,以空間換時間,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戰後,彭總前往伊川看望部隊時,軍長傅崇碧說:「敵人瘋狂投擲燃燒彈,戰士們的衣服都被燒爛了,所以軍容不整,請首長原諒。
彭總滿含熱淚說:「這是我見過最整齊的軍容,最盛大的軍威。」志願軍將士齊聲高呼「祖國萬歲」,「志願軍萬歲」。


其五,大寫實。影片依據史料再現了那段歷史中最真實的人和事,志願軍38軍112師335團團長范天恩說過一句話「歷史只有一次」。


「七尺之軀,已許國,再難許卿」。志願軍的歷史,能拍出來就已經震撼人心了;他們的故事,聽到就讓人淚流滿面;他們的脊樑,是我們此生都難以夠到的高山。我們沒有理由用這種手法、那種方式去「演義」歷史。所以全片幾乎沒有虛構的人物,虛構的故事和虛構的情節,是一部實實在在地講述抗美援朝戰爭的嚴肅的正史。


71年過去了,我們用電影的方式致敬英雄,緬懷前輩。時代在變,精神永存。期待更多的年輕人能夠走進影院去感受歷史的溫度,感受當年那些爬冰臥雪、浴血奮戰的「最可愛的人」是如何把平安帶給了身後的祖國。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世代永存。


內容來源:文匯報

作者:電影《跨過鴨綠江》總導演董亞春


從《上甘嶺》到《跨過鴨綠江》:

抗美援朝影視劇代際更迭中的變與不變


日前,電影《跨過鴨綠江》正式登陸全國各大院線。取材自去年年底首播的同名電視劇,電影版《跨過鴨綠江》將四十集的體量濃縮為兩個半小時,內容深度、廣度、密度得到業內外的高度評價。



從1956年上映的第一部電影《上甘嶺》,到2016年首播的第一部電視劇《三八線》,再到去年、今年陸續播出、上映的全景式作品《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劇作品經歷過創作高峰,也一度淡出公眾視線,如今迎來又一次高峰。65年的光陰,見證了中國影視劇行業的變遷發展,也見證了抗美援朝題材、乃至保家衛國精神在影視劇創作中的歷久彌新。

01 敘事角度:從基層走向頂層


從什麼角度切入敘事,是戰爭題材編劇們首先要答好的選擇題。在《上甘嶺》的前期籌備中,攝製組曾考慮全景式展現這場可歌可泣的戰役,但他們最終選擇了突破傳統,將視角集中在上甘嶺戰役中的一條坑道和一個連隊,以此加深觀影體驗,突出人民英雄的大無畏精神。此後上映的一系列抗美援朝題材電影均採用類似的「以小見大」手法,塑造了一個個深入人心的英雄形象,比如《英雄兒女》中的王成、《奇襲》中的方勇、《長空比翼》中的張雷、《烽火列車》中的劉風、《英雄坦克手》中的張勇、《激戰無名川》中的郭鐵。

同樣的表現方式也出現在近年來的抗美援朝影視劇中。《金剛川》中的關磊與張飛、《長津湖》中的伍家兄弟,乃至《三八線》中的李長順,雖然個人英雄主義的色彩已逐漸讓步於兄弟連式的革命情誼,但這些作品的切入點仍然是一線戰鬥英雄的特寫或英雄連的群像,以此折射出志願軍戰士的整體面貌。



從這個意義上講,《跨過鴨綠江》則是一部既突破傳統、又回歸傳統的作品。從劇版到影版,《跨過鴨綠江》開同題材之先河,大篇幅地引入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對戰局的研判決策,以《上甘嶺》未曾嘗試的全景視角描繪朝鮮戰場上的殊死拼殺以及國際政壇上的激烈博弈,將立國之戰置於歷史的背景下和全球的形勢中,充分打開視野、放開格局,令觀眾對這場戰爭有了更全面、更深刻、更準確的認識。影版更從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視角回望戰爭始末,其敘事視角之高、格局之大、氣魄之豪邁,均屬空前。

02 藝術手法:從渲染走向紀實

如何在真實性的基礎上進行虛構,也是戰爭題材編劇們繞不開的命題。為了拍好《上甘嶺》,攝製組採訪了一百多位當年參加戰役的志願軍老兵,整理了數十萬字的材料。而《英雄兒女》原著小說《團圓》的作者巴金,則是在1952年親赴朝鮮體驗志願軍生活,與戰士們同吃同住,甚至不顧生命危險到前線採訪。從不少老兵的反饋中可以看出,《上甘嶺》和《英雄兒女》之所以大獲成功,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還原了真實的戰爭環境,不僅在拍攝場景上儘可能「身臨其境」,就連張忠發和王成的選角標準也從傳統的「英雄臉」轉向更接地氣的「眾生相」。

同樣不能忽視的是,兩部影片源於現實而高於現實,其強大的藝術感染力超越了人群的隔膜與時空的限制。《上甘嶺》的插曲《我的祖國》和《英雄兒女》的插曲《英雄讚歌》,這兩首紅色金曲至今依然廣為傳唱;王成的一句台詞「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更是成為革命精神的高度濃縮。應當看到,藝術的能量恰在於激發出流淌在民族血液中的愛國主義情懷。

六十多年後重拾抗美援朝題材,真實性同樣是生命力,但再現的方式已無法復刻當年。從親歷者的角度,在朝鮮戰場上揮灑血汗的許多人已經老去或故去,今時今日的朝鮮半島也早已是另一派景象。從接受者的角度,主流觀影人群出生於和平年代,對戰爭歲月並無切身體會。因此,在科技手段大幅提升的今天,用紀實性的細節喚起民族的戰爭記憶,其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對情懷的藝術渲染。



比如在電視劇《功勳》的《能文能武李延年》單元中,層層落實的作戰會議、「三三制」衝鋒隊形、分散的迫擊炮擺位、美軍的炮火封鎖規律等逼真細節令軍迷大呼過癮。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設置與橋段,反而不需要更多的渲染,便能自然地將觀眾引入紛飛戰火,也能通過鏡頭語言有力駁斥了「僅憑人海戰術取得戰爭勝利」的狹隘論點,展現了我軍將士在裝備實力明顯不對等的情況下的作戰勇氣與智慧。


03 戰爭思考:從感性走向理性

從《上甘嶺》《英雄兒女》到《跨過鴨綠江》《長津湖》,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劇在敘事角度和藝術手法上存在巨大的代際差異。這種差異的背後,其實是兩代人對於抗美援朝戰爭進行著不同角度的思考和追問。早期影視劇提出的問題是:為什麼能贏?現如今,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還要問:為什麼要打?


《跨過鴨綠江》代入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的視角,從戰略高度俯瞰全局,用歷史眼光和政治語言解釋了立國之戰的緊迫性。《能文能武李延年》中,李延年在處置逃兵小安東時,發表了一段有關家與國的演講,這段講話從情感維度輻射全局,用通俗話語述說了保家衛國的必要性。

解釋「為什麼要打」,是基於歷史與現實的雙重需要,對這場未曾言盡的戰爭加以確切的註腳,為年輕一代的歷史觀補全重要拼圖。解釋「為什麼要打」,也是基於從感性到理性的逐步過渡,在時隔七十年後,以勝利者的姿態、以冷靜的戰略頭腦正視戰爭、直面歷史。

當然,對戰爭的理性思考同時也意味著,在保持主基調慷慨高昂的前提下,藝術作品對於戰爭局部有著更多元、更微妙的解讀,比如《長津湖》中伍千里
「有些槍必須開,有些槍可以不開」的台詞,又如《功勳》裡的李延年不殺逃兵的橋段,都是從戰爭影視劇的傳統套路中跳脫開去,在細處挖掘人民軍隊中閃爍的人性光輝。



從電視劇《三八線》到影版《跨過鴨綠江》,多部優質作品的相繼問世將抗美援朝題材再次帶回影視行業的中心位。對於受眾而言,這些作品所共同建構的宏大敘事,是一次新技術驅動的藝術運動,更是一次新時代呼喚的歷史教育。


內容來源:文匯報

作者:孫欣祺

關注「CCTV電視劇」

央視頻、微博、抖音官方帳號

解鎖更多台前幕後精彩故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