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香嚴寺三:接官廳華夏唯一,大雄寶殿三佛並坐,全國少有

fans news 發佈 2021-12-31T08:20:43+00:00

此廳在全國所有佛教寺廟中,只有香嚴寺唯一獨有。全秘書長介紹說,該廳初建於唐朝中後期,因香嚴寺曾是兩朝國師慧忠的道場,還因一位皇帝曾在這裡出家避難,所以地位十分顯赫尊崇,常有高官貴族前來朝拜。


4

過韋馱殿,就是過廳(又名接官廳)。該廳是通往大雄寶殿的上行通道,同時也是香嚴寺方丈迎送達官貴人的地方。此廳在全國所有佛教寺廟中,只有香嚴寺唯一獨有。

唐代以來,只有方丈和前來朝拜的達官貴人,和地方官員可以經過此廳,一般僧眾和前來請願、許願的香客,只能走左右兩邊的台階。

全秘書長介紹說,該廳初建於唐朝中後期,因香嚴寺曾是兩朝國師慧忠的道場,還因一位皇帝曾在這裡出家避難,所以地位十分顯赫尊崇,常有高官貴族前來朝拜。皇帝念及慧忠為大唐做出的功績,遂立香嚴寺為「國家設置」,命該寺修建此亭,並頒發旨意:凡香嚴寺方丈迎送客人,一律以此為始,以此為終。

上面的意思是說:該寺的方丈接送客人,無論你是將相王侯朝中大臣,還是六品知府七品縣令,方丈迎客就在此廳,絕不往下再跨半步;送客亦是如此,到此即止,絕不再下半個台階。由此可見當年香嚴寺的「級別」是如何之高,也可見當年該寺方丈的身份有多麼尊貴!

接官廳前,場面闊大,青磚鋪地;甬道寬敞,古柏排立;廳道入口處,石砌高台昂然矗峙,高台之上四根巨柱巍巍聳立。廳口兩邊古碑有序排列,石碑青磚鑲嵌,碑首青瓦蓋頂。

由於碑上文字年代久遠,多已模糊不清,所以無法細讀那些碑文的內容,只能隱隱感受到從古碑身上散射出來的悠遠時代的風聲雨聲,只能由衷感受到古碑的莊嚴、肅穆以及它們所蘊含的深沉歷史文化的幽韻,同時也深切感受到了皇家寺院的尊貴、嚴肅以及居高臨下的威儀!

過廳之上,就是香嚴寺的主殿大雄寶殿。

該殿高大雄偉,巍峨聳拔,廊前八根巨柱昂然拱矗,廊上雕樑畫棟彩色圖畫栩栩如生。大門正中一副內聯:「佛殿巍峨融靈山秀水自成勝景;禪義淵深含妙道玄機常警世人」醒人心智;兩旁一副外聯:「寺據鄂豫佛心如皓月坦坦蕩蕩;殿鄰江漢禪義似煙波浩浩淼淼」悅人心腑。

還有大殿兩邊,兩座四根銅柱拱立高大古碑分邊聳峙;靠里一點,兩個又粗又高的生鐵香爐並排矗立;它們正中面對寶殿大門的位置,是一個巨大的長方形鼎式焚香台,正有一群香客在那裡燒香許願,裊裊香菸盤繞而上飄旋於大殿之上。

該殿供奉的是三尊佛像:釋迦摩尼佛、東方藥師玻璃光如來佛和西方阿彌陀佛。釋迦摩尼佛居中,藥師琉璃光如來佛居左,阿彌陀佛居右,號稱佛教尊橫三世佛,又稱三方佛。這樣供奉排列的情況,跟有些寺廟有所不同。

曾出外看過一些寺廟的大雄寶殿,裡面大都供奉的是釋迦摩尼佛,也有供奉三尊佛、五尊佛的,而且供奉的佛像也不盡相同,似此殿將釋迦摩尼和藥師玻璃光如來佛、阿彌陀佛供奉在一起的,也有一些寺廟。

釋迦摩尼是創世佛即現世佛,三十歲成佛,八十歲涅槃,著有佛經《三藏十二部》,奠定了佛教倡導和平、慈悲、濟世、利人的基本教義;

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佛是釋迦摩尼佛的老師,為過去佛,為世間眾生除病解痛,消災免難,亦稱大醫王佛;

西方阿彌陀佛是未來佛,為世人創造了一個令人嚮往的西方極樂世界,代表著光明無量、智慧無量,亦稱「無量光佛」、「無量壽佛」。

三尊大佛,端坐大殿,法眼微睜洞察世事偏頗,慧目常閉悟透人間禪機。

我在三位大佛前誠惶誠恐,恭敬危立,分別一一虔誠跪拜。起身出門,心下禁不住自己嘀咕:為什麼要將這三位大佛供奉在一起呢?而不是像有些寺廟那樣,將他們各自獨立供奉?當然也有一些寺廟也是如此供奉擺放,這裡面都有什麼講究和玄機?

我的理解,可能是這樣的擺放供奉,是將佛教佛學的過去、現世和未來緊密聯繫在一起,以昭示佛教的生生不息,前程遠大嗎?就像我們現在生活中所講的不忘過去,做好現實,展望美好未來的意思嗎?

這樣的想法,只敢在我自己心裡嘀咕,卻不敢拿出來詢問全秘書長和忠獻,因為這個問題太過深奧神秘,不敢妄加評論。還是在自己心裡慢慢品味琢磨吧!

覺得有必要在此提一下香嚴寺的「三絕一寶」。

這裡所說的「三絕」是香嚴寺內的木雕、石雕和磚雕;「一寶」即大雄寶殿內的大型彩色壁畫。

該寺的木雕集中在韋馱殿、大雄寶殿、法堂和藏經樓,石雕遍布於殿堂、古塔和石碑,磚雕則集中在韋馱殿、大雄寶殿、法堂的屋脊和垂脊。雕刻內容品類繁多,多為龍、虎、獅、鹿、牛、馬、象、魚、飛鳥、怪獸、麒麟、山水、祥雲、花草和人物故事圖案等,構思奇妙,刻工精細,內容浩繁,形象逼真。

大雄寶殿內四壁的彩色壁畫,為明代《朝元圖》,總面積四百餘平方米。東山牆壁畫為眾神朝拜玉皇大帝圖;西山牆壁畫為道教諸神朝拜原始天尊圖;前牆東邊壁畫為地藏王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西邊壁畫為觀音菩薩道場浙江普陀山;

後牆東邊壁畫為文殊菩薩道場山西五台山,西邊壁畫為普賢菩薩道場四川峨嵋山。這些彩色壁畫使用顏料考究,構圖嚴謹精細;人物姿態各異,形體神韻兼備。木、石、磚雕刻和壁畫,是香嚴寺精華所在,雖經天長日久,但仍散射出強烈的藝術氣息,是我國古代雕刻繪畫藝術的寶貴遺產。

(未完待續,請看下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