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兒童舞蹈的童心、童趣?這個元旦開幕的藝術節做出示範

fans news 發佈 2022-01-01T13:21:15+00:00

「童心既是兒童舞蹈表演的本質,也是老師和少兒舞蹈管理運營者的初心,我們不要把過多『商業的』『利益的』內容放到少兒身上,儘量讓少年兒童保持這份初心。

「童心既是兒童舞蹈表演的本質,也是老師和少兒舞蹈管理運營者的初心,我們不要把過多『商業的』『利益的』內容放到少兒身上,儘量讓少年兒童保持這份初心。」1月1日,首屆保利舞蹈藝術節暨海外桃李杯·第十二屆舞蹈藝術節在上海保利大劇院開幕,中國舞蹈家協會顧問、中國民族民間舞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王小燕的話引來與會者共鳴。

本次舞蹈藝術節經過5個多月的策劃與籌備,對節目進行層層篩選。來自上海各區的260多家舞蹈機構、舞蹈團帶來超過1000支舞蹈參加展演和比賽。參演節目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藝術表現力,引導青少年兒童對舞蹈美學的正確解讀和正能量的價值追求。

開幕式上,《灼灼千姿》表現千年前飛天只是人們的夢想,而今載人航天已成為現實。《美麗的草原》展示勇猛的小騎士在草原上策馬揚鞭。《阿瓦》靈感來自佤族舞蹈,通過傳承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滄源崖畫,佤族人根據社會實踐和原生態的自然現象創造豐富的舞姿。《我,我》講述「我」渴望攀登藝術之塔,留下紮實穩健的足跡。

舞蹈藝術節上佳作頻出,顯現少兒舞蹈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老師、學生和家長的重視。專家、評委都表示,目前少兒舞蹈作品創作領域逐漸成熟,以舞蹈藝術節作品為範例,帶給從業者許多啟發。

「我們需要在創作及教育方面通過舞蹈美的形式,通過作品排練、演繹以及舞蹈美育全過程,向少兒傳達真善美。」王小燕直言,近年來個別作品在表述內容、舞蹈形式和舞蹈動作等方面具有過於成人化的現象,「利用複雜的調度、暴露的服裝和令人不解的形式安排,讓少兒舞蹈失去了原本的純真。一些作品僅有技術呈現,藝術性和審美性較少,對於少兒的身心以及少兒舞蹈的發展不利。」她提出,不能一味強調軟開度、跳轉翻等技術訓練,「相比面向成年人的舞蹈,少兒舞蹈由於其面向的少兒群體的心理如同白紙一樣,並未發展出成熟、穩定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童心與童趣是少兒舞蹈體現真善美最好的視角,是區別於成人舞蹈藝術最大之處。」

舞蹈藝術節推出藝術展演、大師班、舞蹈比賽及優秀作品晚會等豐富多彩的內容。上海戲劇學院特聘教授趙麗,上海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吳潔,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副院長周蓓,舞蹈家駱文博、鄧韻等組成專業評審陣容,對參加比賽和展演的節目進行點評,為舞者們提供指導。「加大挖掘少年兒童心理,多關注少年兒童內心活動,創作出合乎少兒心理活動規律的舞蹈。」專家們呼籲,編創者要飽含創作熱情,對孩子保持敏感性,熟悉孩子,走進孩子的心,從而創編出符合幼兒行為特徵的舞蹈動作,作品題材結合實際生活,保持對生活的敏銳度,善於觀察,讓孩子也能夠理解舞蹈作品。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來源:作者:諸葛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