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太保-一段恐怖的歷史(79)

fans news 發佈 2022-01-02T15:29:13+00:00

《The Gestapo:A History of Horror》By Jacques Delarue。在它的新領地里,現在出現了戰俘和平民工人,監視他們的工作隨後被交給了蓋世太保。

《The Gestapo:A History of Horror》By Jacques Delarue

文中涉及的宣傳口號、標語與相關圖片並非宣揚納粹,僅用於參考與研究

納粹科學家的實驗(1)

當卡爾滕布倫納成為帝國保安總局的負責人後,這個機構的職能得到了相當大的擴展。在它的新領地里,現在出現了戰俘和平民工人,監視他們的工作隨後被交給了蓋世太保。

戰俘營被置於軍方的控制之下,人們本來希望國防軍最高統帥部會尊重國際法,履行他們的義務,保護落入其手中的盟國官兵。但蓋世太保卻被允許插手這一領域,而它本應被排除在外。國防軍最高統帥部不僅沒有對這些越權行為進行抵抗,而且還與希姆萊和他的特工積極合作。這是軍方對納粹分子在德國境內犯下的大屠殺和敲詐勒索行為「理解」之後的邏輯演變,至於後來別動隊的行動,他們也理所當然地默認了。因此,總參謀部逐漸認可了最陰險的暗殺行動,甚至把這些方法引入其日常工作中。

第一批措施是針對俄國戰俘的。1941年7月,雷內克將軍(國防軍最高統帥部軍事行政部門負責人)、布羅伊爾(戰俘部門負責人)、拉豪森(代表卡納里斯海軍上將和阿勃維爾)和繆勒(代表帝國保安總局的蓋世太保負責人)開了個碰頭會。在這次會議期間大家做出了一些決定,並一致同意交由繆勒執行。

它們被記錄在1941年9月8日發表的一份文件中。「布爾什維克士兵,」上面寫道,「根據《日內瓦公約》,已經喪失了被視為光榮的敵人的一切權利...只要他們有絲毫不服從的跡象,特別是在涉及到狂熱的布爾什維克問題時,就必須下令對其採取行動。對那些不服從命令、以及主動或消極對抗的人,必須立即用武力(刺刀、槍托,槍械)制服。任何在執行命令時不使用武器、或不積極應對的人,都將受到懲罰。試圖逃跑的犯人必須毫不猶豫立即槍斃,嚴禁鳴槍示警...一般情況下,對戰俘使用武器是合法的。」

為了執行這些規定,蓋世太保為戰俘設立了一個特別部門:黨衛隊高級突擊隊領袖弗朗茨·柯尼希斯豪斯領導的四處A科1C小組。1943年初,這個小組隸屬於黨衛隊突擊隊大隊領袖漢斯-赫爾穆特·沃爾夫領導的四處B科2A小組。

這個部門向集中營里的蓋世太保直接下令。實際上,蓋世太保和黨衛隊保安處的特工已經被下派到所有戰俘營,在那裡他們經常用虛構的軍銜偽裝自己。繆勒1941年7月17日的一項命令要求蓋世太保在戰俘營中挖出「所有政治犯、刑事犯或任何性質的不良分子」,以便清算這些傢伙或對其進行 "特殊處理",以及「所有可能被僱傭來重建被占領土的人」。與此同時,這項命令還敦促他們在囚犯中尋找」那些看來值得信任的人」,以便在營地中利用這些人作為間諜。多虧了「內奸」,蓋世太保才能在囚犯中發現那些必須被鎮壓的人,他們的手段從未改變過。

在上一次戰爭中,大多數有過德軍戰俘營經歷的戰士都記得1941年秋天被帶到那裡的一隊隊俄國戰俘,他們大都骨瘦如柴,因長期飢餓和疲勞導致步履蹣跚。車隊有時在行進了幾百英里後才到達。由於待遇極差,成千上萬不幸的人因飢餓倒斃在路邊。這些噩夢之旅的倖存者被趕到帶刺鐵絲網的圍欄里。希姆萊在1941年11月22日發布的一道命令中規定:「每一個在企圖逃跑後被帶回集中營的俄國戰俘必須自動移交給最近的蓋世太保辦公室。」這相當於對其判了死刑。1941年,2000名俄國囚犯被關押在弗洛森堡集中營,只有102人倖存下來。超過20000名俄國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被殺害。

1942年7月20日,凱特爾簽署了一項命令,要求對那些擁有生存意志力的人進行烙印:「烙印應形成45度角,一條1厘米長的線向上指,要用燒紅的烙鐵印在左臀部。」它也可以藉助柳葉刀和印度墨水來完成,從而形成一個無法去除的紋身。這個例子表明,當一位陸軍元帥毫不猶豫地簽署這樣的命令,把人當成牲口時,納粹的意識形態已經讓德國軍隊的心理扭曲到了何種程度。但國防軍最高統帥部下達了更令人反感的命令,其中包括謀殺作為戰俘的法國將軍的命令。

從1940年起,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就意識到謀殺是一種公認的政治行動形式,在這方面,它仿效了黨的做法。在1940年12月23日舉行的一次會議上(與會者包括卡納里斯、三名阿勃維爾國內部門負責人以及對外部門負責人布爾克納海軍元帥),卡納里斯透露,凱特爾曾命令他「清算」當時在北非的魏剛將軍。因為凱特爾擔心後者可能會利用目前仍然建制完整的法國軍隊在那裡組織一個抵抗中心,所以下令派殺手去幹掉他。但是,一個反納粹的小組剛剛開始在阿勃維爾內部形成,於是卡納里斯選擇逃避命令,後來又藉口說由於技術原因無法執行。

同樣的,當吉羅將軍1942年4月從國王岩堡壘逃出來的時候,國防軍最高統帥部曾考慮讓一支黨衛隊小型特種部隊在維希綁架他,後來又命令阿勃維爾派人除掉他。凱特爾向卡納里斯下達了命令,卡納里斯把它轉給了手下一名部門負責人拉豪森。由於後者一直沒有表現出執行命令的意願,凱特爾於8月份再次派他去進行追捕,這次的行動代號為「古斯塔夫」。拉豪森 「沒有」按照凱特爾的命令聯繫繆勒並安排行動。事情開始對阿勃維爾不利,因為它的消極態度簡直太明顯了。

卡納里斯開始想辦法推卸責任。在帝國保安總局三處在布拉格召開的會議期間,海德里希要求允許他自行執行任務,卡納里斯同意了。因為他對這種安排比較放心,所以這件事就算推出去了。由於海德里希於6月4日身亡,所有人都不會去質疑卡納里斯,而暗殺行動也被束之高閣。

但是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和蓋世太保都不打算放棄他們的復仇計劃。當吉羅於1942年11月逃往北非時,他的家人遭到了報復。將軍的女兒格朗熱夫人和她的四個孩子(其中一個只有兩歲)、她的姐夫和她的年輕女僕一起被捕。1943年9月,格朗熱夫人在德國因醫院疏於照料而去世,起初德國人決定將孩子們遣送回國,但蓋世太保在最後一刻提出了反對意見。實際上,他們不幸的祖母在6個月後也被抓了。吉羅一家總共有17人被逮捕並驅逐出境。

到目前為止,這兩次暗殺法國將軍的行動已被證明是不可能完成的。但納粹一直堅持不懈,因為他們在1944年底制定了同樣性質的計劃。可能是為了恐嚇被囚禁的將軍並防止他們逃跑,德國人決定模擬一次逃脫未遂行動,並藉機「清算」其中一兩個人。隨後命令下達了,被關押在國王岩堡壘的75名法國將軍中的一些人,將被轉移到不到60英里外的科爾迪茨戰俘營,而假裝逃跑將在運輸過程中發生。卡爾滕布倫納接到命令要與馮·里賓特洛甫合作,並全程監督這個陰謀的組織工作,而外交部長則準備回答國際紅十字會或「保護勢力」因這件事可能提出的問題。帝國保安總局還與國防軍最高統帥部達成了協議,因為後者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