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高才《中華大學校長陳時》披露,黎元洪為中華大學撥永久校舍

fans news 發佈 2022-01-02T03:00:08+00:00

元旦前夕,獲悉《中華大學校長陳時》即將由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付梓,記者採訪了是作的第一作者、知名傳記文學作家裴高才先生,他展示當年的圖片告訴記者:私立武昌中華大學創辦之初,當年武昌糧道街的校舍,就是時任中華民國臨時副總統兼署湖北都督的黎元洪促成撥付的。


  元旦前夕,獲悉《中華大學校長陳時》即將由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付梓,記者採訪了是作的第一作者、知名傳記文學作家裴高才先生,他展示當年的圖片告訴記者:私立武昌中華大學創辦之初,當年武昌糧道街的校舍,就是時任中華民國臨時副總統兼署湖北都督的黎元洪促成撥付的。


作為《首義大都督黎元洪》的著者與黎黃陂研究會理事長,裴高才給記者透露了《中華大學校長陳時》的一個鮮為人知的細節:黎元洪與陳時(1891-1953年)之父、湖北參議會議員陳宣愷(1847-1917年)結為通家之好——姻親……


裴高才告知,黎元洪(1864-1928年),字宋卿,因其世居湖北省黃陂縣中和鄉(今武漢市黃陂區祁家灣張店)、縣城小板橋、縣東黎家崗(今屬王家河街道)與北鄉黎家河(今屬湖北大悟),生於北鄉東場畈(今屬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史稱「黎黃陂」或「黃陂」。北洋水師學堂畢業後,親歷了甲午戰爭,後成為張之洞編練新軍的得力助手,歷任湖北新軍編制(師長)、第二十一混成協統領(獨立旅長),成為享譽中外的「南洋名將」。


在武昌首義期間,黎元洪之所以由一名「無黨派人士」,一夜之間成為走向共和的中華民國首位中央大都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尊師重教,與讀書人保持良好的關係。晚清時,他成為湖北新軍的第二號人物後,對秀才當兵者不是重任,就是保護,或是推薦留學,襄助張之洞推動湖北留學生占全國留學生總數的四分之一。即使查獲文人有革命嫌疑,他不願「興大獄,廣株連」,只以開革了事。


那時,黎氏在組織湖北新軍訓練期間,曾教唱張之洞所作的軍歌歌詞,頌揚清王朝「仁政」。有一次,剛剛從黃陂入伍的秀才潘康時(怡如),親筆將歌詞中的「大清深仁厚澤十餘朝,列聖相承無異舜與堯」,改為「滿清篡竊已歷十餘朝,列代相承無異金與遼」。有人告發到黎協統(旅長)處,黎不僅未給他加罪,反而認為人才難得,並將潘調任新兵教官及下士團教官,逐步晉升為排長和連長(隊官)。


  1916年6月7日,黎元洪首次登上中華民國大總統寶座後,他樂當教育立國的伯樂。1916年12月26日,黎氏簽署大總統令,大膽起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為北京大學校長,開啟了北大的百年傳奇而載入史冊。黎元洪的這些做法贏得了文人們的青睞,就連幾乎罵遍天下的辛亥革命元老、國學大師章太炎,對他也讚嘆不已,同時將其與孫中山、黃興等列為「民國五豪」。並親筆題贊「黃陂長者,愛國若性……」


與此同時,黎氏樂善好施,尤其以愛國愛鄉著稱。得知辛亥革命志士陳時父子傾家蕩產,創辦中國第一所私立本科大學——武昌中華大學,其校舍乃租借黃陂同鄉周君亮私宅。黎都督為此親自促成將舊糧道署舊址撥付給「中華」,作永久校舍。1920年,當辛亥志士胡康民、趙南山等創辦黃陂第一所中學——前川中學時,黎又慷慨捐資三萬銀元並任前川中學首任董事長;繼而又捐資十萬銀元擬建江漢大學(後改建武漢大學宋卿體育館)……

即使是到了2005年9月21日,著名作家、歷史學家、政論家李敖跨越台灣海峽舊地重遊,登上北京大學講台演講時,也親自為黎元洪這位頗具文人氣質的「北洋軍閥」當「吹鼓手」,更是傳為佳話!

(鳴謝長江日報楊佳峰、武漢電視台高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