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科技大事件?《天目Tech+》為你梳理

fans news 發佈 2022-01-03T23:08:07+00:00

2022年已經開啟,今年在科技領域,有許多事件值得期待。擎舉科學的火把,方能開拓美好的未來,跟《天目Tech+》一起關注,2022年值得期待的科技大事件。

2022年已經開啟,今年在科技領域,有許多事件值得期待。疫苗和特效藥研發有望為疫情防控提供更多力量;中國空間站將建成,各類太空任務接連不斷;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有望達成重要成果;LHC重啟,物理學或將迎來豐收一年……

擎舉科學的火把,方能開拓美好的未來,跟《天目Tech+》一起關注,2022年值得期待的科技大事件。

新管病毒示意圖 圖片來自清華大學

新冠疫苗和特效藥值得期待

目前,以奧密克戎毒株為代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英國、義大利、希臘等國確診病例創新高。

2022年,應對疫情,仍然需要依靠科學的方法。據《自然》雜誌,目前,面對疫情變化,研發人員正致力於研發下一代疫苗,可能會有科學家開發針對特定變體的信使RNA(mRNA)新冠疫苗。

新冠特效藥研發也值得期待。目前,中國首款新冠特效藥獲批上市,其對「奧密克戎」突變株仍保持綜合的抗病毒活性。同時,目前中國在研的中和抗體JS016、阿茲夫定、普克魯胺、中和抗體DXP604等重點藥物也有望在2022年取得新進展。

中國空間站示意圖 圖片來自人民日報

中國空間站將建成

過去一年,是中國空間站「天宮」的開建之年,天和核心艙順利入軌,兩批中國航天員分批進駐空間站。

2022年,中國空間站更值得期待,因為它將完成建設。

在接下來的建造規劃中,將一共規劃實施6次發射任務,包括兩個實驗艙、兩艘貨運飛船和兩艘載人飛船。

今年,首先將發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運送補給物資,為隨後實施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做準備。

同時,神舟十四號乘組在軌駐留期間,會先後發射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對接,進行艙段轉位,在2022年年底前,完成空間站三艙組合體建造。

隨後,還將實施天舟五號貨運補給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神舟十五號乘組將與神舟十四號乘組開展在軌輪換。對空間站狀態進行全面評估後,中國空間站將轉入應用與發展階段。

月壤資料圖 圖片來自新華社

登月與月壤研究

2022年,一批著陸器將向月球進發。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於2月發射「阿爾特彌斯一號」無人軌道飛行器,該系統旨在將航天員送至月球表面。

同時,俄羅斯的「月球25號」探測器將開展探月之旅;印度將執行第三次登月任務「月船3號」,旨在首次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日本也將嘗試首次在月球上進行軟著陸。

關於月球的研究,中國在月壤研究方面有望取得新成果。2020年,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返回地球,並帶回1731克月球土壤和岩石的樣本。過去一年,中國航天局分批向科研機構發放了月球科研樣本,2022年,關於更多關於月壤的研究成果有望揭開月球的奧秘。

COP15室外主題展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扶荔宮」。 記者 曾楊希 攝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生物多樣性,有利於地球的發展與人類共同的未來。不過,來自聯合國的報告顯示,隨著棲息地喪失等因素,大約100萬植物和動物物種恐面臨滅絕。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人類共同面臨的課題。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一階段會議在中國雲南昆明召開,並通過《昆明宣言》,呼籲各方採取行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2022年4月25日至5月8日,COP15第二階段會議將在昆明以線下方式舉行,主要圍繞「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核心議題進行磋商。

LHC資料圖 圖片來自新華網

大型強子對撞機重啟

2022年,物理學研究或將迎來突破。其中,根據《自然》雜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將於6月重啟。

LHC是全世界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它是一個大型的實驗儀器,通過超強的電磁場在較大的環形軌道里,把帶電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讓其在高能狀態下進行對撞實驗,用以驗證微觀力學的理論預言。從微觀角度,LHC幫助科學家了解宇宙本質和物質本源。

2012年,LHC曾發現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而2013年,此前曾預言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LHC此次重啟,對超導環場探測器和緊湊介子線圈探測器進行了升級、擴展,能為科學家研究物質世界提供更多證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