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的北洋艦隊為何捨棄英國而偏愛德國生產的戰艦和火炮?

fans news 發佈 2022-01-04T00:35:18+00:00

19世紀初,英國憑藉第一次工業革命快速崛起,成為世界資本主義最強大的國家,並且建立了「日不落」帝國,擁有世界第一的海上軍事力量,而此時的清朝雖自封為天朝上國,但由於長期實行閉關政策,曾經的國勢早已不復存在,經濟和軍事力量的發展嚴重滯後。

19世紀初,英國憑藉第一次工業革命快速崛起,成為世界資本主義最強大的國家,並且建立了「日不落」帝國,擁有世界第一的海上軍事力量,而此時的清朝雖自封為天朝上國,但由於長期實行閉關政策,曾經的國勢早已不復存在,經濟和軍事力量的發展嚴重滯後。

道光二十年,也就是1840年,日不落帝國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等為藉口,憑藉海軍優勢,在廣東沿海多次進行挑釁,並於同年6月,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而此時,被清政府用「四書」、「五經」將人們的思想禁錮起來的中國,國防空虛,軍備廢弛。雖然部隊英勇抵抗,東南沿海地區的廣大人民也積極地支持、配合,甚至在清軍撤退後自發地堅持反侵略鬥爭。但因為積貧積弱,最終,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並割地賠款而告終。中國也因此簽訂了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然而包括朝廷在內的絕大多數人,並沒有因此次戰爭而改變對西方的看法,很多人甚至覺得是「夷人」想要跟自己做生意才做出如此舉動,更別說向「夷人」學習了。此次的戰敗,並沒有讓當時的滿清政府覺醒,反而繼續堅持著引以為傲的閉關政策。

但國庫虧空的清政府已然無力負擔高達2800萬兩銀子的戰爭賠款以及後續的贖城費、更無法彌補由於鴉片大量輸入而造成的巨額財政虧空(有數據顯示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也就是1847年到1848年,平均每年流出白銀1000萬兩),便對人民加緊橫徵暴斂,增加稅收一至三倍,甚至跟多。而此時,由於外國工業品在國內大量傾銷,使得民族手工業受到摧殘,農民和手工業者紛紛破產。地主豪紳階級更是趁機兼併土地,加重剝削。

由於長期被剝削被壓迫,國內民眾饑寒交迫,民怨四起,矛盾進一步加劇,廣大農民紛紛揭竿而起,鴉片戰爭後十年間,各族人民自發的反清起義達100多次。

時間來到咸豐元年,也就是1851年,本就地瘠民窮的兩廣地區遇上水、旱、蟲等天災,民不聊生,爆發了洪秀全領導的一場持續了13年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

1854年,清廷內外交困,而此時的日不落帝國早已不再滿足於即得特權和利益,加之《南京條約》屆滿12年,便進一步蓄意加緊侵犯中國主權。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掠奪並焚毀圓明園,清政府再次被迫與列強議和。後來又簽訂多個不平等條約。

此時,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失敗,以及太平天國的打擊,終於讓清廷內部分有識之士認識到內憂外患的巨大危機,為了攘外安內,實現國富兵強,開始學習西方文化及先進的技術,史稱「洋務運動」,在李鴻章等人的主持下,北洋艦隊建立,這也是洋務運動軍事方面的最高成果之一。

積貧積弱的晚清,雖然屢次被日不落帝國欺凌,但要「師夷長技以治夷」,卻不得不向日不落帝國學習,以「求遠略」。

北洋艦隊想要引進設備,自然還是以日不落帝國為主。但貪婪狡猾的日不落怎麼會心甘情願地把當時先進的戰艦賣給自己要攻打的「敵人」,因此北洋艦隊巨資購買回來的多是對日不落構不成任何威脅的近海小炮艇——蚊子艦。

1879年,日本依靠以鐵甲艦為核心的海軍,侵略台灣,北洋艦隊近百艘「蚊子艦」毫無抵抗之力,日本吞併琉球後,掌管北洋艦隊的李鴻章震驚惱怒之餘也明白了日不落的居心叵測,於是提出購買大型艦船。日不落這次以稍大些的「碰快船」(也就是早期的撞擊艦船。船速快,防護底,吃水淺,配炮少,船底有一個大撞角,可以迅速接近敵艦將其擊沉。)忽悠李鴻章,即便李鴻章掌管北洋艦隊多年,對此時以火炮為主的海戰心知肚明,可最後還是花了65萬兩銀子買了兩艘排水約1300噸的「碰快船」,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國內的馬尾船政局已經可以生產排水約2000噸的同類型艦船了!

後來,中法戰爭爆發,毫無疑問,花費巨資打造起來的北洋艦隊再次一敗塗地!李鴻章此時也才終於明白,日不落不願讓清政府擁有當時的主流戰艦---鐵甲艦,更不可能大量售艦給中國。

這時候,去德國學習的幾位武將回國,看到北洋艦隊的裝備情況,直言「能與鐵甲船敵者為鐵甲船」,北洋艦隊被英國人騙了!而根據這幾名中國武將反饋,在留學德國期間,他們享受了很高的接待規格,期間,德國對清政府派過去的其它人員服務也很周到,李鴻章認定:德國對大清很友好。

此外,當時德國的政治制度和清朝有些類似,這無疑進一步拉近了清政府和德國之間的感情,此時的德國雖也躋身列強之一,但遠不如當時的英、法強大,作為一個後來者,德國急需大量訂單刺激國內軍工業。這與以李鴻章等人為首的洋務派想要購買德國戰艦不謀而合,於是清政府開始購買德國軍艦,而德國也確實沒讓李鴻章等人失望,一出手就賣給清政府5艘鐵甲艦!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海軍雖落後於英、法兩國。但德國的克虜伯工廠十分注重裝備技術的應用和革新。而且德國生產的鐵甲艦裝備著克虜伯工廠生產的克虜伯大炮,這也讓德國軍艦擁有著獨特的競爭優勢。

1894年,日本聯合艦隊不宣而戰,甲午戰爭爆發,北洋艦隊損失慘重。1895年,在威海衛之戰中,北洋艦隊孤立無援,在劉公島與日軍酣戰一個多月,但羸弱的清政府卻無力派出援兵,最後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1896年,王文韶接替李鴻章著手復興北洋水師,同時,也繼承了李鴻章對德國人的好感,再次向德國購買多艘戰艦。此後,雖然清政府雖然會不時地購買幾艘英國軍艦,但海軍列裝的卻幾乎一水兒的德國貨!

事實上,當時的德國真如李鴻章、王文韶等人所想的那樣友好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