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做明珠 山下串珍珠——廬山市打造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

fans news 發佈 2022-01-05T23:00:30+00:00

山上千人含鄱觀日出,山下萬鳥鄱湖展舞姿……廬山核心景區一幅「如琴日落金,牯嶺夜空美」的日暮美景,鄱陽湖一幅「落霞與候鳥齊飛,鄱湖共長天一色」的生態畫卷。元旦小長假期間,廬山景區接待遊客20.02萬人次,同比2021年增長15.95%;旅遊總收入1.56億元。

山上千人含鄱觀日出,山下萬鳥鄱湖展舞姿……廬山核心景區一幅「如琴日落金,牯嶺夜空美」的日暮美景,鄱陽湖一幅「落霞與候鳥齊飛,鄱湖共長天一色」的生態畫卷。元旦小長假期間,廬山景區接待遊客20.02萬人次,同比2021年增長15.95%;旅遊總收入1.56億元。

2021年,廬山旅遊克服多重疊加突發因素影響,加大改革創新,加力優化管理,加速提升質量,加強宣傳營銷,山上做明珠,山下串珍珠,唱響做實「廬山天下悠」品牌,努力將廬山打造成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榮登「2021中國縣域旅遊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榜首,獲評中國最美鄉村、最具詩意、品質休閒百佳縣市,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生態園林城市,入選「省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上下融合 釋放旅遊活力

按照九江市委提出「打造環廬山旅遊圈,推動山上山下一體發展」的要求,廬山市以「上下聯動、城鄉一體、景城融合、全域布局、四季可游」為目標,大力推動旅遊提檔升級。漫步山道,賞瀑布飛瀉,聞幽谷蟬鳴,感受「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況味,讓人心曠神怡;或在山腳尋一處農莊,做一日五柳先生,體會「悠然見南山」的閒情,也別有一番風趣。廬山景區榮獲「全省優秀景區」稱號,牯嶺街入選江西省首批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省級旅遊休閒街區。

海會·鄱湖灣景區,眾多遊樂項目吸引自駕親子游群體二次消費,遊客「全家總動員」,開心玩不停;秀峰村以「觀瀑」為主題,探索打造鄉村振興新模式,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天恆·廬境溫泉養生園依託廬山溫泉品牌,引入中醫理療、國學館等新興業態,將進一步提升廬山溫泉旅遊度假區品質。全年共計接待遊客2827.09萬人次,同比增長41.92%;實現旅遊收入236.8億元,同比增長48.79%。

資源整合 釋放改革動力

過去一年,全力打響廬山上市、不動產確權、國企國資改革「三大攻堅戰」,廬山改革提質加速,整合資源,盤活資產,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不動產確權登記就是打通「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的一個縮影。

廬山別墅群是散落在廬山之巔的瑰寶,青山綠水之間600多棟別墅鱗次櫛比,宛若群珠璀璨。其中,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別墅42棟,列入歷史建築名錄的別墅44棟。

奔著問題想辦法,向著先進學經驗,朝著瓶頸求突破。為解決國有土地和房屋確權登記問題,組織專班人員赴廈門鼓浪嶼和天津市歷史街區等考察學習不動產確權先進經驗,制定《廬山牯嶺區域不動產確權登記工作方案(試行)》,深入調查每棟別墅的物理屬性、產權屬性、歷史人文屬性,第一批不動產確權登記已成功發證。這是深化廬山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是推動廬山旅遊發展的攻堅行動,是唱響做實「廬山天下悠」品牌的務實之舉。廬山國企國資改革全面啟動,制定國有企業改革總體方案,加快向「市場化、集團化、專業化」轉型步伐。

營銷耦合 釋放市場潛力

過去一年,廬山市全方位發力,立足生態優勢、挖掘文化底蘊,打造文旅特色新品牌,成功舉辦了第二屆廬山國際愛情電影周、2021廬山國際名茶名泉博覽會、首屆廬山(青年)科學會議。國際愛情電影周活動期間,累計收視達478萬人次,創作宣傳片36條,播放總量超2200萬。抖音發布極速話題播放量達2.9億,取得江西景區TOP榜排名第一,全網宣傳曝光量達7億人次。電影周上發布的十大廬山愛情電影取景地,有力促進了文化產業發展,擦亮了文旅閃亮名片和全民共享文化盛宴。

緊盯九江區域消費中心,深挖市場消費潛力,全方位多領域開展營銷活動。「把廬山帶回家」文旅產品創意設計大賽,以文創講述廬山故事,向世界展現「人文聖山」。第三屆廬山冰雪嘉年華暨「廬山滑雪抖音大賽」和馬拉松系列賽(警察馬拉松)活動,全方位、多角度展現悠然廬山、南國雪韻的獨特魅力。「牽手來廬山·幸福嘉游贛」活動,通過「盛夏廬山夜,愛情音樂會」、「交錯時空」動態表演、「觀廬山見證愛情」情景劇、美城小景網紅打卡點等系列活動,增添遊客旅遊的趣味性。「全國攝影名家拍廬山」、「天下名山,一鏡傳天下」攝影大賽系列活動、中國科學院第四屆科學節、廬山植物園第五屆「紅葉節」等,反響熱烈。

堅持「跳出江西看廬山」的胸襟和擔當,積極走出去,參與各類旅遊宣傳推廣活動。赴南京、西安等開展專場推介會,參與省文旅廳組織的「學子卡」、優警惠警、勞模、抗疫英雄等系列門票減免活動,贏得各界好評。與中快餐飲集團合作,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827所大學設立了「廬山天下悠」旅遊宣傳點,覆蓋400餘萬高校學生,全年暑期學子卡核銷總人數84679人次,位列江西第一,宣傳進校園效果逐步顯現。

(張學孝 韓俊烜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張新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