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男人,21歲逃到印尼,79歲身家180億,員工60萬,成華人首富

fans news 發佈 2022-01-07T20:23:10+00:00

林紹良,一個靠販賣軍火積累了原始財富的男人,用50年時間,打造出龐大的林氏商業帝國。29歲販賣軍火,出生入死,在刀尖上跳舞。

林紹良,一個靠販賣軍火積累了原始財富的男人,用50年時間,打造出龐大的林氏商業帝國。

他生逢戰亂年代,22歲下南洋,到印尼謀生;29歲販賣軍火,出生入死,在刀尖上跳舞。

他是「地產大王」、「丁香大王」、「麵粉大王」、「水泥大王」、「金融大王」……

投資遍布各個領域,掌控著印尼的經濟命脈。

連續10年蟬聯華人首富,一度位列世界第六大富豪,是華人在世界富豪榜上的最高排名。

美國《投資家》雜誌將他列為世界12大銀行家之一,有人稱他為「亞洲的洛克菲勒」。

在他的人生詞典里,膽識是一個最重要的詞彙。

靠著膽識,他從窮小子到世界富豪,一生充滿傳奇。

躲避戰亂,淚別慈母下南洋


1916年7月16日,林紹良出生在福建省福清縣海口鎮的牛宅村。

林家世代務農,在父輩們日復一日地勤懇勞作,日積月累下,家裡雖談不上大富大貴,但小日子還算安逸自在。

林紹良有7個兄弟姐妹,他是男孩中的老三。

小時候的林紹良聰明好學,記憶力很強。

父親深受沒文化的苦,於是咬緊牙關把他們兄弟都送入私塾。

林紹良沉迷於讀書,先後讀完《四書》、《五經》、《左傳》等,書中的儒家道德觀念慢慢紮根在心裡。

1931年,15歲的林紹良結束私塾生活,開始掙錢,以減輕父母的負擔。

在父母的飲食店幹了一段時間後,父母單獨給他在村口租了一間房子,專營湯麵,他是老闆兼夥計。

可惜好景不長,1935年,林紹良的父親去世,一家人失去頂樑柱,負擔驟增。

1937年,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局勢動盪不安,人心惶惶,林紹良的麵店被迫關門。

林紹良的家鄉田少山多,貧瘠落後,為了生存,很多年輕人遠赴南洋謀生。

早年,林紹良的叔父去了印尼,後來,大哥林紹喜投奔了叔父。

當時有一項ZF規定:家中如果有兩個年滿18歲的男丁,就要有一個去當兵。

有錢人可以出錢買壯丁頂替,沒錢的人家只能眼巴巴等著被抓。

眼看抓壯丁的風聲越來越緊,周圍的青壯年一個都未能倖免,,母親時刻擔心林紹良被抓。

情急之下,林紹良決定遠赴南洋闖蕩。

母親難過至極,捨不得兒子離開,但又不得不這樣做。

林紹良安慰母親,困在家裡只有死路一條,走出去說不定還有一條活路。

恰巧,村里一位印尼華僑回家探親,林紹良便懇請對方帶上自己。

臨行前,母親握著他的手久久不願鬆開,她含著淚囑咐林紹良:

「到了異國他鄉,一定要保持中國人的修養,凡事多忍讓,退一步海闊天空。」

就這樣,1938年春天,林紹良來到印尼中爪哇的古突士鎮,開始了自己的漂泊生涯。

誰也想不到,這個背井離鄉的窮小子,竟然在這片土地上書寫了傳奇的人生。

獨闢蹊徑,刀尖起舞顯氣魄


剛到印尼時,林紹良人生地不熟,於是,他去投靠叔父林財金。

他從油店的學徒做起,幹活之餘,學習印尼語和爪哇方言。

1942年,日本入侵印尼,戰亂開始了。

由於戰亂,油店生意越來越不好,叔父為此整日唉聲嘆氣,愁眉苦臉。

林紹良發現,不是印尼人沒有購物需求,而是因為戰亂,人們怕危險,所以很少出門購買生活用品。

自古富貴險中求,走和別人不一樣的路,才能賺到錢。

為此,林紹良建議叔父,上門送貨方可打破生意難的僵局。

於是,他開始走街串巷,上門推銷物品。

別家商戶都在艱難度日,他卻用這樣的方式,把油店小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叔父對他刮目相看,給他漲了工資,以後有事還主動找他商量。

經過兩年多的打拼,林紹良有了自己的積蓄,他開始創業。

林紹良的第一份生意,是販賣咖啡粉。

小生意很辛苦,每天半夜三更起床,先把咖啡豆磨成粉,分裝到一個個小包里。

為了趕時間,每天天不亮,他就騎車六、七十里,到市場上販賣,不管颳風下雨,從不間斷。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生意越來越好,不但賺了錢,還積累了做生意的經驗。

1945年,日本投降,但大家沒等來期待中的安穩日子。

豺狼剛走,虎豹又來,荷蘭軍隊侵占印尼,印尼獨立戰爭正式打響。

林紹良積極支援印尼軍隊,他相信印尼會取得勝利。

期間,他保護了一個叫哈丁·山的領導人,哈丁·山被荷蘭情報人員追捕,處境十分危險。

林紹良膽大心細,把哈丁·山藏在自己家裡,兩人朝夕相處了一年多,成了莫逆之交。

之後,林紹良結識哈丁·山的女婿蘇加諾,也就是印尼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統。

當時,荷蘭殖民者實行全面封鎖,印尼獨立軍不但缺衣少食,而且極度缺乏藥品和軍火等物資。

林紹良突發奇想,想幫助獨立軍進口武器和藥品,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這個想法很大膽,需要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才能實現。

軍方對此很認可,雙方約定,軍方負責沿途的保護任務,林紹良負責選擇路線,出國購買相關物品等事宜。

林紹良認真研究地形和海路,對可能發生的情況做了全面分析,做到心中有數。

於是,現實版的電影上映了。

林紹良避實就虛,巧妙迴繞,一次次穿過荷蘭的封鎖線,把從新加坡購買的軍需物資,安全送到印尼軍隊手中。

每一次送達的物資,都是印尼軍隊的救命稻草,士兵們由衷地向他歡呼致敬。

雖然危險大,但收穫也大。

林紹良不僅賺得第一桶金,還和很多印尼軍官建立了深厚友誼,尤其是和蘇哈托成了生死之交。

蘇哈托是印尼第二任總統,執政長達32年。

一方面,他是林紹良的貴人,幫他在商業領域開疆闢土;另一方面,他也是林紹良的克星。

在最危險的時刻,他把矛頭指向華人和林紹良,讓他在輝煌的巔峰摔下來,從此再難恢復元氣。

可以說,林紹良的一生,成也蘇哈托,敗也蘇哈托。

與魔鬼共舞,最終被魔鬼吞噬。

借力打力,廣開財路築大業


1950年,印尼獨立,蘇加諾開始執政。

那時,百廢待興,各個領域都蓄勢待發。

林紹良抓住機會,把自己的貿易公司遷往首都雅加達。

他有蘇加諾做後盾,信心滿滿,底氣十足。

他從民生事業入手,先後建紡織廠、肥皂廠、輪胎廠等,等生意穩定後,他又發展進出口貿易。

1957年,林紹良和泰國金融巨頭陳弼臣,合辦了印尼中央亞細亞銀行,實現了建立自己金融機構的宏願。

有了銀行做後盾,他如魚得水,在工業、商業、金融等領域的發展更加順風順水,林氏集團初顯雛形。

1965年,蘇哈托上台執政。

為了限制本地財閥,他需要一個忠誠人物,來幫助自己掌握國家經濟命脈。

而林紹良無疑是最佳人選。

1968年,蘇哈托頒布了國內投資法令,印尼各界掀起大搞經濟建設的熱潮。

在蘇哈托的幫助下,林紹良的事業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他先後獲得丁香的專營權,麵粉2/3的專營權,成了「丁香大王」、「麵粉大王」。

之後,他又進軍房地產市場,在雅加達購買2100公頃土地,每年在房產方面的投資,占到印尼私營建築業的20%,成為「地產大王」。

1975年,林紹良偶遇「銀行界奇才」李文正,力邀他到中央亞細亞銀行任職,並承諾給他17.5%的股份。

在李文正的領導下,亞細亞銀行成為印尼最大私人銀行,名震東南亞。

1983年,美國《公共機構投資者》雜誌舉行評選活動,林紹良被評為世界最富有的銀行家,位居第六名,成了揚名天下的「金融大王」。

可以說,他每涉足一個行業,就能做到行業領頭羊的位置。

1988年,林紹良72歲,林氏集團經營範圍涉及民生、金融、電子等眾多領域,業務橫跨亞、非、歐、美四大洲。

1995年,已經79歲高齡的林紹良,在世界各地的公司多達640家,遍布70多個行業,個人總資產超過180億美元。

林紹良僅用50年時間,就擁有了雄厚的財力,富甲東南亞,被譽為「亞洲的洛克菲勒」。

他的成功,一方面是自身有膽識,能抓住每一次機會;另一方面,得利於他與蘇哈托的關係非同一般。

他與蘇哈托之間的親密關係,助力他的事業登頂許多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1969年,郭鶴年想涉足印尼的麵粉生意,他找林紹良幫忙。

這事難度不小,因為印尼的工業部長從中牽線,已經把生意許諾給他人。

但不到72小時,林紹良就辦妥了這件事,林紹良托的那個人,正是蘇哈托。

美滿家庭,寬宏大度賢內助


林紹良的妻子叫李淑珍,兩人早年在古突士相識。

當時,林紹良的公司附近有所學校,而李淑珍在學校就讀。

李淑珍是個很有氣質的女孩子,溫文爾雅,賢淑大方。

林紹良被她深深吸引,對她展開強烈的追求,李家上下也很認可林紹良的質樸坦誠。

相識三個月後,雙方就定下親事。

那時,日本已經占領印尼,日本憲兵到處燒殺搶掠,為了避免受到傷害,兩人很快結婚。

儘管有些倉促,但林紹良還是精心準備, 用四匹馬拉的車子去迎親,還辦了五、六十桌酒席。

婚後,李淑珍全力支持林紹良的事業,她的父親還資助他們,辦了一個咖啡粉和花生油的加工廠。

夫妻倆起早貪黑,披星戴月,生意日見起色。

不管丈夫的事業做多大,李淑珍始終堅持兩不原則:不強勢,不懷疑。

她不像有些富家太太,動不動就到丈夫辦公室查崗,看有沒有漂亮女秘書之類,她始終相信丈夫,體諒丈夫。

她知道,創業初期,丈夫常常東奔西跑,難免有應酬,不能按時回家在所難免。

因此,她從不疑神疑鬼,始終寬宏大度,避免發生口角,讓丈夫安心做事。

她也非常注重子女教育,三子一女全部由她獨自帶大,再苦再累,她也不打罵孩子,但也絕不寵溺。

1994年4月17日,是兩人的金婚紀念日,他們在新加坡舉行宴會,林紹良在宴會上談及夫妻之情。

他很感謝妻子李淑珍,回想50年的歲月,妻子和他一起經歷了創業的艱辛,人生的坎坷。

同時,他們都享受到家庭的幸福感和事業的成就感。

即便年紀大了,李淑珍還是親昵地稱呼林紹良為「紹良哥」,林紹良則稱呼李淑珍單字「珍」。

正是由於妻子全心全意照顧家庭,讓他有足夠的精力投身事業,林紹良才取得不菲的人生成就。

可以說,家庭的溫暖和鼓勵,是林紹良事業發展的動力。

晚景淒涼,客死異鄉情未休


1995年,林紹良準備把接力棒交給三子林逢生。

林逢生畢業於倫敦大學經濟學院,精通英語和企業管理,還擅長談判,深得林紹良夫婦喜愛。

據說,林逢生出生前,林紹良的事業一直不太順利。

有一次,他遭遇車禍,有三人當場死亡,林紹良身受重傷。

恰巧這時,林逢生出生,林紹良的事業也開始順風順水。

為了紀念這段難忘歲月,夫妻二人給小兒子取名」逢生「。

林紹良本打算安享晚年 ,卻不想,嚴峻的生死考驗很快找上門。

1997年,亞洲爆發金融危機。

1998年5月,印度尼西亞爆發大規模群眾抗議活動,反對蘇哈托的統治。

蘇哈托倒台後,跟他關係密切的企業都受到牽連,林紹良首當其衝。

他的銀行被擠兌,企業被充公,酒店被燒毀,家人安全更是岌岌可危。

林紹良的住所也遭到攻擊和洗劫,林氏集團受到嚴重打擊。

林紹良一家倉皇出逃,到新加坡避難。

那時,他已經疾病纏身,老態龍鍾。

即使遭遇如此巨變,林紹良也為手下60多萬員工和家庭考慮,堅持不裁員。

80多歲高齡的他重披戰袍,擂響戰鼓,開啟復興大業。

經過斷臂求生,總算穩住基業。

後來,林氏商業逐漸恢復元氣,只是,難回昔日風光。

2004年,林紹良排在華人富豪榜第41位,也算保留了一絲應有的體面。

2008年1月26日,蘇哈託病情突然惡化,經過緊張搶救後,他與死神擦肩而過。

垂死的蘇哈托一直呼喊林紹良的名字,對他似乎有未盡之言 。

直到他去世,林紹良也沒能來看他一眼。

因為當時,92歲高齡的林紹良,說話已經非常艱難,只會略帶微笑張著嘴巴,想說話但說不出口。

2012年6月,96歲的林紹良在新加坡去世,終究沒能回到印尼。

結語

縱觀林紹良的一生,從窮小子到華人首富,從華人首富到跌下神壇,歷經戰爭風雲、風雨坎坷。

一路走來,勇立潮頭、力挽狂瀾的膽識是他創造傳奇的主因。

相比那些還沒開始就退縮的人,膽識就是林紹良手裡最大的王牌。

儘管,他因與魔鬼總統蘇哈託交好,而倍受爭議,有些人因此不喜歡他。

但就像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張岱所言:

「人無癖不可與之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之交,以其無真氣也。」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正因為不完美,才更顯得他真實可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