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來信|一位珠寶設計師的收藏之道

fans news 發佈 2022-01-07T00:08:51+00:00

羅啟妍女士最著名的身份是一位出色的珠寶藝術家,她擅長將玉石、瑪瑙、水晶等古董小件融入到現代珠寶設計中,自20世紀80年開始就在美國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並打開了市場,看著她的自傳《設計人生:羅啟妍自傳》,了解到她早年的歷史和打拼的經歷,著實令人佩服。


大家好,我是良三。

首先遙祝各位新年快樂,闔家幸福,再祝廣大收藏愛好者們,開心淘寶,享受收藏。

說到收藏這件事,上次我們文末聊到的一位收藏家,羅啟妍女士,也是我在回顧今年高古陶瓷拍賣時發現的一號人物,她的收藏故事很值得跟大家分享一二。




羅啟妍女士最著名的身份是一位出色的珠寶藝術家,她擅長將玉石、瑪瑙、水晶等古董小件融入到現代珠寶設計中,自20世紀80年開始就在美國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並打開了市場,看著她的自傳《設計人生:羅啟妍自傳》,了解到她早年的歷史和打拼的經歷,著實令人佩服。


從最開始的富家千金,自幼留學英國,在劍橋大學和倫敦大學攻讀歐洲史,在倫敦期間最愛在大英博物館的大閱覽室學習,那時候的閱覽室就展示著許多中國和朝鮮的瓷器,她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埋下了熱愛白瓷的種子。而後家道中落,不得不返回香港,在文華酒店任職公關助理時,也曾策划過時任蘇富比亞洲主席朱湯生與著名古董商仇焱之的會面,對古董的熱情與日俱增。

羅啟妍與父親在英國議會大廈

上世紀70年代,羅啟妍回到香港的時期,正是內地市場大批量古物流向香港市場的時期。她從那時起就開始學習相關知識,跟著名家背後學習提問,每當周六在市場上物色到中意到物品就趕緊回家翻查資料和數據,把周末剩餘的時間全部用來做功課,同時也會跟幾位同好交流分享,然後在周一周二再做購買決定。這個方法其實適合大多數初學者和剛入門不久的收藏者,在短時間內迅速了解物品後再做決定,身邊也要有幾個信得過能交流的同好或諮詢,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像經年曆久的行家那般,有果斷的判斷力。

羅啟妍說在英國時,她幾乎是在大英博物館長大的,加上在各國推廣珠寶時常常參觀博物館,對白瓷的理解和偏愛逐漸顯現。從1990年初,她開始系統性地搜集白瓷和青白瓷,其中包含由晚唐五代至北宋南宋的作品約70件,直到1998年,羅啟妍的《如銀似雪:中國晚唐至元代白瓷賞析》藏品展和同名展覽圖錄在美國丹佛藝術博物館開幕。此冊展覽圖錄的學術價值也很高,其中收錄了四篇由業內知名學者,康蕊君、李知宴、韋陀和艾思仁博士圍繞白瓷和宋代藝術風貌展開的研究論文,康蕊君還為總計59件展品都撰寫了說明。


羅啟妍在展覽現場


我們把時間拉到展覽的23年後,2021年8月26日,羅啟妍的宋瓷專場在香港蘇富比網拍舉槌,總計拍品35件,其中32件是曾經在1998年展覽上的展品,編號和描述都清清楚楚,其中21件以無保留價上拍,但最終的落槌價全部遠遠超過估價。


其實羅啟妍的白瓷和青白瓷藏品算不上市場的頂級藏品,但妙在十分符合她的審美和品味,與她的其他藝術收藏研究互為相長,幫助她營造出素雅有風格的家居陳設風格,我們最後就來欣賞其中幾件專場中的美物吧。



這對青白刻花小蓋碗,以無底價起拍,最終以88萬港幣成交,其老到精美的刻花和流暢的造型,屬於當下流行的茶道具範疇,這個價格不能算太出乎意料。



這一組南宋青白瓷梅瓶,尺寸不很大,近30cm高,但是形態還是相當飽滿優雅,梅瓶是最講究氣質的,加上毫無裝飾的單色釉,讓器型的線條感顯露無疑,耐人尋味。青白瓷最美的部分還有積釉部分的瑩潤翠澤,真是沁人心脾。

這隻菱口盤是根據金銀器的造型而來,在晚唐到五代時期風靡一時。近些年來,這類器物很受一些歐洲重要古董商的青睞,據說這隻盤子就曾是Eskenazi的舊藏,雖然它只是一件定窯系藏品,但其輪廓線條充滿動勢,讓人愛不釋手。

回看羅啟妍從初期的逛市場啟蒙,到後期根據自我審美系統性地針對性收藏,再到藉助學術和人脈資源不斷提高藏品認可度,最終以一個專場完美收官,你是否也有一點點啟發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