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工程 路基施工 水對城鎮道路路基的危害+不同形式擋土牆

fans news 發佈 2022-01-07T09:49:20+00:00

本節內容為:一級建造師市政教材上的1K411024 水對城鎮道路路基的危害1K411016 不同形式擋土牆的結構特點市政建造師,城市道路工程中,與路基有關的兩節內容。1K411024 水對城鎮道路路基的危害這一節教材上講了三部分內容。


本節內容為:一級建造師市政教材上的

1K411024 水對城鎮道路路基的危害

1K411016 不同形式擋土牆的結構特點

市政建造師,城市道路工程中,與路基有關的兩節內容。

1K411024 水對城鎮道路路基的危害

這一節教材上講了三部分內容。

—、地下水分類與水土作用

  1. 地下水分類

土中的分為固態、液態、氣態三種形態,其中液態水又可以分為吸附水,薄膜水,毛細水和重力水四種類型,毛細水可逆重力生長,可導致路基發生凍脹。

按地下水的埋藏條件,又可以分為上層滯水,潛水和承壓水。

(二)水土作用

知道對路基影響最大,最持久的是地下水,地下水對路基產生的危害有滑坡、沉陷、潛蝕、管涌、凍脹、翻漿等,其他的內容大概看一下,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就行。

  1. 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控制

工程上對水的處理方式,無非就是兩種方法。

這裡也不例外,對路基危害的水的處理方法,包括路基排水路基隔(截)水

路基排水分為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

地面排水主要排的是地表水。地面排水的措施有邊溝,截水溝,排水溝,跌水,急流槽,倒虹吸,渡水槽,蒸發池等。

跌水是使上游渠道的水流自由跌落到下游渠道的落差建築物。

急流槽是指坡度較大的人工溝槽,作用是在水面落差大,距離短的情況下引導水流。

倒虹吸是當渠道與道路或河溝高程接近,處於平面交叉時,需要修一構築物,使水從路面或河溝下穿過,此構築物通常叫做倒虹吸。

渡水槽是當河流高程高於道路時,讓水流從路基上部通過的構築物。

蒸發池是在氣候乾旱地區的排水困難路段,於道路兩側每隔一定距離,為匯集邊溝流水任其蒸發所設置的積水池。

地下排水主要排的是地下水,主要方式有暗溝,滲溝,滲井等。

路基隔水,措施是用土工織物,可設置隔離層或採取疏乾等措施。可採用土工織物、塑料板等材料疏干超載預壓提高承載能力與穩定性。這裡的採用土工織物,塑料板,超載預壓等方法也是我們上一節講的不良土質路基處理方法中的幾種方式。

三、危害控制措施

(一)路基與路面

路基的危害控制措施是結構形式要滿足設計要求,

基層的危害控制措施,施工中嚴格控制細顆粒含量,在潮濕路段,應採用水穩定好且透水的基層

有關道路基層的內容,後面會有系統的講解。

面層危害控制措施是要求面層總厚度,滿足防凍層厚度的要求,如果面層厚度不足,該怎麼辦呢?用水穩定性好的砂礫料或隔溫性好的材料設置墊層。

有關道路墊層的內容,後面會有詳細的講解。

(二)附屬構築物

附屬構築物主要就是過街支管與檢查井等部位,

危害控制措施:一是過街支管與檢查井接合部應採取密封措施,怎麼採取密封措施呢?可以和上一節講的城鎮道路路基施工技術(二)挖土路基中的「過街雨水支管溝槽及檢查井周圍應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礫填實。」那一條內容聯繫起來,這是對填料的要求,對壓實的要求是這裡的第二條內容「周圍回填壓實要達到設計要求」

1K411016 不同形式擋土牆的結構特點

這一節教材上講2大部分內容

一、常見擋土牆的結構形式及特點

擋土牆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體、防止填土或土體變形失穩的構造物。

常見的擋土牆有:

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擋土牆,

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擋土牆,

砌體結構擋土牆,加筋土擋土牆。

教材上講了9種不同類型的擋土牆。

1 重力式

重力式擋土牆是依靠牆體自身的重力來抵抗牆后土體的壓力,有用石塊砌築的,有用混凝土砌塊砌築的,也有用混凝土在現場澆築的。

它的特點是施工簡便,是目前最為常用的一種擋土牆形式,混凝土澆築的重力式擋土牆,可在牆背設少量鋼筋,並將牆趾展寬或在基底設置凸榫抵抗滑動,就可以減薄牆體厚度,節省混凝土用量。

2 衡重式

衡重式擋土牆是在上下牆之間設有衡重台,利用衡重台上的填土的重量來增加牆體的穩定性,這樣就可以降低牆高,減少基礎的開挖。

3 懸臂式

懸臂式擋土牆是由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懸臂式直牆構成,依靠的是底板上的填土重量,來維持擋土牆的穩定,底板可設牆趾板和牆踵板,直牆的牆背可以配鋼筋。

4 扶壁式

扶壁式擋土牆比懸臂式擋土牆多了扶壁,扶壁下端與牆踵板相連,側面與牆面板相連接,因此,它比懸臂式的擋土牆受力條件好,在高牆時較懸臂式擋土牆經濟。

5 柱板式

柱板式擋土牆是借荷載板上部的填土重量來平衡全牆,這種擋土牆基礎開挖較懸臂式少,可預製拼裝,快速施工。 

柱板式錨杆擋土牆的介紹如下:由擋土板、肋柱和錨杆組成,肋柱是擋土板的支座,錨杆是肋柱的支座,牆後的側向土壓力作用於擋土板上,並通過擋土板傳給肋柱,再由肋柱傳給錨杆,由錨杆與周圍地層之間的錨固力,即錨杆抗拔力使之平衡,以維持牆身及牆后土體的穩定。

6 錨杆式

錨杆式擋土牆是由肋柱和擋板組成牆身結構用來擋土,靠固定在岩石或地基上的錨杆拉住肋柱,維持平衡。

7 自立式

自立式擋土牆是利用擋板和立柱擋土。依靠填土本身、拉杆、及固定在地基上的錨錠塊維持牆的整體穩定,這種擋土牆可預製拼裝,快速施工,基礎處理簡單,有利於地基軟弱處進行填土施工。

8 加筋土

加筋土擋牆這裡的筋指的不是鋼筋,而是在填土中布置的拉筋,拉筋用的是抗拉強度高,延伸率小,耐腐蝕和有柔韌性的扁狀材料,常用的有聚丙烯土工袋,扁鋼帶等。

加筋土擋牆是由填土,拉筋和面板組成。面板常用金屬材料或鋼筋混凝土等材料製作,拉筋、面板可預製好之後在現場拼裝,因此它的施工簡便,快速,工期短,造價低,加筋土擋牆可用於軟弱地基,耐震性能比剛性結構擋土牆好。

為了防止水對擋土牆的損害,擋土牆要設置排水系統。地面設置的是排水溝,截水溝等排水設施,

牆身設置的是泄水孔,反濾層等排水結構。

反濾層是由2-4層,顆粒大小不同的砂、碎石或卵石材料做成的,從牆背一直沿著泄水孔鋪設到牆身,順著流水的方向鋪設,它的顆粒是逐漸增大的,作用是泄水時能夠保持土壤不流失。

此外,擋土牆還需要設置變形縫。

二、擋土牆結構受力

擋土牆結構承受的土壓力有靜止土壓力,主動土壓力,被動土壓力三種。

靜止土壓力是擋土牆靜止不動,處於平衡狀態時,土對牆的壓力。可以簡單理解為土沒有推動牆,牆也沒有推動土時,土、牆處於平衡狀態時,土對牆的壓力。

主動土壓力是當擋土牆向離開土體方向偏移至土體達到極限平衡狀態時,作用在牆上的土壓力。可簡單理解為牆後面的土推動了牆,但是沒有把牆推倒時,土和牆處於極限平衡狀態時,牆受到的土壓力。

被動土壓力是擋土牆受到外力作用,向填土方向移動,並把填土推的擠出隆起,這時候的土壓力就是被動土壓力。

可簡單的理解為外力把牆推動了,牆又推動了牆後的土體。

總結一下,

主動土壓力就是土推牆,壓力最小。

被動土壓力就是牆推土,壓力最大。

靜止土壓力是牆、土處於平衡狀態,壓力處於中間。

更多乾貨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建課」----讓你快速通過市政建造師考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