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漁已2年,鄱陽湖入冬出現「魚灘」!迷魂陣為何成「絕戶網」?

fans news 發佈 2022-01-05T19:38:24+00:00

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與長江直接相通,對調蓄長江洪水、減輕下游洪災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鄱陽湖還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湖面廣闊,濕地成群,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所劃定的全球重要生態區之一。

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與長江直接相通,對調蓄長江洪水、減輕下游洪災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鄱陽湖還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湖面廣闊,濕地成群,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所劃定的全球重要生態區之一。

從2020年開始,鄱陽湖全面禁漁,魚蝦貝草資源得以養護。如今禁漁期已滿2年,3~4月份洄游繁殖的刀魚觀測量持續增多,神秘物種䲘魚多次現身,江豚的出水頻率也明顯增多。當康山巡護隊在湖面巡查時,有不少的鰱魚爭相跳出水面,有的魚還直接跳到了船上!

種種跡象表明,如今的鄱陽湖正脫身於上世紀80年代的生態困局,幾十年來酷漁濫捕造成的傷害逐漸得到彌補,著名的「鄱陽湖三鮮」鰻魚、鳳尾魚、銀魚有望重現生機。

鄱陽湖魚群被困,幾十年都是如此?

禁漁的成果固然可喜可賀,但秋冬季節的鄱陽湖卻出現了尷尬的場面。自2003年三峽大壩運行以來,鄱陽湖的枯水期較往年提前,枯水月份延長,導致湖面、濕地萎縮加劇,湖裡的野生魚蝦被大量滯留,最終因湖床乾涸而死。

2022年1月,鄱陽湖湖區的乾旱仍在持續,嚴峻形勢不容樂觀。按照鄱陽湖的水文節律,每年7月份水位達到最高值,此後逐漸降低,10月到次年3月對應枯水期,此時湖區草進水退,變成以草洲、沼澤為主體,同時兼有河道、洲灘景觀的濕地系統

據資料記載,鄱陽湖共有136種魚類,分為定居型和洄游型,這些魚類的生存和水位漲落密切相關。從上世紀50年代算起,鄱陽湖歷年的最高水位為17~20m,最低水位為只有7~9m,變化幅度有10米之多。因此,鄱陽湖的消落帶面積非常廣闊,魚群擱淺的情況幾乎無法避免。

當水位維持在20m的高位時,鄱陽湖的湖水面積多達4100平方公里;當水位下降到12m左右,面積則縮減為500平方公里。最嚴重的時候,枯水期的湖面只有洪水期的1/80,全湖僅留下幾條湖溝,大部分都被草原、濕地覆蓋。

2020~2021年,受益於長江禁漁和增殖放流,鄱陽湖區無論是魚的種類還是數量都在明顯增長,但冬季魚群擱淺的情況也更嚴重。

在六門閘附近的涵溝內,河溝斷流導致大量魚群被困,密密麻麻聚集在涵閘下。一些十多斤重的鲶魚、鯉魚已經死亡,大部分魚相繼浮頭、翻身,最終會因缺氧而死亡。對於這種現象,當地居民早已見慣不怪,因為幾十年來同樣的場景曾反覆上演。

所不同的是,自2021年3月1日《長江保護法》實施以來,長江幹流的通江湖泊(包括鄱陽湖、洞庭湖)受到嚴格保護,禁止任何個人和單位從事生產性捕撈,因此魚群即便被困,當地群眾也只能看不能捕。

當然,也有些居民投機取巧,在隱蔽場所偷捕擱淺的魚群,結果被護漁員發現,最終又將漁獲放回河溝內。在南磯山自然保護區等其他水域,同樣的現象也有發生。

非法采砂是幕後黑手?挖河救魚可行嗎?

可能有人會問了,從每年8月份開始,鄱陽湖水位開始緩慢下降,湖裡的魚有充足的時間游到長江避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魚被困呢?

問題的關鍵在於湖床並不平整,幾十年的瘋狂采砂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2001年,我國頒布《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長江主航道全面禁采,大量的三無采砂船集中湧入鄱陽湖,非法采砂一度在全湖泛濫成災,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以永修縣吳城鎮水域為例,當地處於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全球約95%的白鶴在此越冬。在采砂的高峰期,吳城鎮水域曾有100多艘采砂船,一次作業可在水下吸出60~100m直徑的深坑!

而在整個鄱陽湖,類似的采砂點還有很多。據調查,常年采砂導致南昌段的河床下切了3~4m,一年損失3000~4000萬方。鄱陽湖的采砂業持續了40多年,經歷了從無序擴張到有序控制的轉變,牽涉面廣,對管理部門來說是個「老大難」問題。

目前,湖區采砂作業依靠的標準是《江西省鄱陽湖采砂規劃》,執行期限為2019~2023年。在2021年,鄱陽湖九江水域年度許可采砂量控制為3890萬噸,采砂船減少到了43艘,總體呈下降趨勢。

不可否認,湖底的砂坑至今仍是一個威脅,造成的影響也不可能在短期內消除。在枯水期,湖水的連通性被破壞,一個個湖坑、水溝彼此割裂,呈現出「落水成河,枯水成線」的尷尬局面。對於魚群擱淺的事實,無序采砂負有不可推脫的責任。

有網友提出疑問,為什麼不挖開一條河道,接入活水拯救被困的魚群呢?對於這種自然現象,開挖河道並不是最優選擇,一是費時費力,效率低,二是會對環境造成二次破壞,弊大於利。對此,不妨減少人為干預,順其自然,也方便為越冬的水鳥提供部分生物餌料。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擱淺的魚大小不一,小的只有5~10cm,大的有30~50cm,這說明魚齡結構合理;在魚的種類上,鲶魚、鰱鱅、鯉鯽、鮊魚等均有發現,多樣性高,這也是管窺本底資源的有力樣本。科研人員完全可以就此展開調查,了解禁漁背景下鄱陽湖漁業的資源恢復狀況。

在鄱陽湖禁漁,到底有無必要?

鄱陽湖禁漁才走過2個年頭,措施果斷,管控有力,為資源恢復開了一個好頭。客觀來看,目前的鄱陽湖還遠沒有恢復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水平,禁漁制度有必要繼續堅持,否則就可能前功盡棄,得不償失。

越是了解鄱陽湖歷史上漁業開發的殘酷性,就越能認識到禁漁的緊迫性、必要性。在上世紀80年代,鄱陽湖酷漁濫捕成風,一種名為「迷魂陣」的網具逐漸在湖區蔓延,網眼如同蚊帳一樣細密,即便是剛孵化出來的青魚苗、草魚苗也難逃一劫。

按照現在的說法,當時使用的「迷魂陣」其實就是「絕戶網」。捕撈上來的漁獲,無論大小都有利用價值:大魚直接上市銷售,小魚小蝦則被漁民揉成餅,曬乾後製成一道名為「煎鍋巴」的美食。

據調查,1981年時「迷魂陣」的數量只有809部,1987年就驟然增加到了9889部,6年間翻了十多倍。與此同時,湖區的電毒炸行為也是屢禁不止,漁業資源慘遭「洗劫」,遭到了社會各界的強烈指責。

調查顯示,自80年代以來,鄱陽湖的魚類減少了36種,其中鰣魚至今未有蹤跡,哺乳動物中的白暨豚也早在2007年被宣布功能性滅絕。在禁漁之前,鄱陽湖䲘魚也瀕臨滅絕,刀魚資源嚴重匱乏,好在近兩年又接連出現——如果不把禁漁堅持到底,其命運可想而知。

總之,相比於幾十年的「絕戶捕撈」,十年禁漁在時間尺度上並不算大,甚至不足以保證鄱陽湖生態重回巔峰。禁漁既是為了給子孫後代造福,同時也是可持續漁業的必然要求,相信禁漁結束後,鄱陽湖一定會成為一個魚多鳥歡的生命天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