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夜晚回家,發現妻子鞋沾黃泥,丈夫嘔吐裝病逃過一劫

fans news 發佈 2022-01-04T23:32:07+00:00

戴家祖籍西峽,戴行善的祖父戴福原名黛西才,年輕時在一家姓黃的富家做下人,後來黃家遭了難,只剩下十二歲的小少爺黃燦。

明朝時,德安府有個後生叫戴行善,說起他這個名字,還真是有些來歷。

戴家祖籍西峽,戴行善的祖父戴福原名黛西才,年輕時在一家姓黃的富家做下人,後來黃家遭了難,只剩下十二歲的小少爺黃燦。

黛西才夥同幾個下人,偷了東家僅剩的銀兩,四散逃走,他輾轉來到德安府,改名戴福,做起了小生意。

戴福頭腦聰明,生意竟做得有聲有色,短短十年就積下數萬家財。誰知財富旺盛,人丁卻不旺,戴福娶了一妻兩妾,可惜一直沒有子女。戴福四十歲時,碰到一個相士,相士說他陰德有虧,需要行善才能添丁。

相士的話令戴福想起年輕時對東家做的虧心事,便開始行善積德。修橋鋪路、救濟施捨,只要是善事他都做,每年盈利的五六成都扔在慈善上。

戴福四十五歲時,一妻兩妾竟同時有了身孕,為他生下兩子一女,雖然只有一子活到成年,但總算為戴家延續了香火。

戴福六十五歲去世,臨終前叮囑兒子戴毅,做人一定要以善為本,這樣才能福澤後世。同時告訴兒子,若將來有了子嗣,就為其取名「行善」,就這樣,戴行善還未來到人世,祖父已經將他的名字取好了。戴洪去世一年後,戴行善出生。

戴毅雖然遵循父親的行善之舉,但他並不擅長經商,以致家中生意一落千丈,等戴行善成人後,戴家已經不復當年。

戴毅夫婦去世前,為兒子說了門親事,女子名叫馮月娥,出身小富之家,聰明伶俐、姿色貌美。戴行善為父母守孝三年後,才將馮月娥娶進門。

戴行善遺傳祖父,頗懂生意之道,在城內開的布莊很是興旺,他秉承祖上遺願,為人樂善好施。

這一年,戴行善在同行口中得知,南陽府有個「胡記」染布坊,所染布料質地良好,而且價格便宜,他就辭別妻子月娥,去往南陽看布。

行至當日傍晚,天降小雨,夜宿在一家客棧,剛住進去不久,樓下傳來吵鬧聲。

聽得一人罵道:「你個窮酸,沒有銀子就來住店,你當我這裡是善堂呀,別廢話了,趕緊滾出去。」

這人話音剛落,有個男人說:「在下是遇到賊匪被搶了錢,現在外面下雨,在柴房或馬棚借宿一宿即可,況且我經常走此路,在你這也住過兩次,希望掌柜行個方便,下次再來時定當付上房錢。」

這人說完時,戴行善已經從房中來到大堂,他見掌柜指著那個男人說:「有錢就住,沒錢就走,別廢話了。」那個男人一臉窘迫,只得扭頭往外走。

戴行善看不下去,他來到掌柜面前,從懷裡摸出一塊兒碎銀扔給他,說道:「江湖救急,怎能如此冷血,這位仁兄的房錢我給。」

掌柜見到銀子,馬上變了臉色,陪著笑臉開了一間客房。片刻後,那個男人敲響戴行善房門,進屋後抱拳施禮,感謝道:「多謝這位仁兄出手相助,在下感激不盡,請問尊姓大名,家住何方,來日定當厚報。」

戴行善還禮道:「仁兄不必客氣,大家都是行走之人,難免遇到困難。」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客套起來。戴行善對此人印象不錯,就讓廚房上了酒菜,溫了壺酒,請這人一起飲用。

閒聊之間,得知此人名叫黃貴韜,南陽府人,此次是從漢陽收債回鄉,不料遇到賊匪,腳力和錢財被洗劫一空。

經過聊天,戴行善感覺黃貴韜溫文爾雅、談吐不凡,定是出身純良之家,便說自己也要去南陽,約其同行。黃貴韜感覺遇到貴人,連忙道謝。

次日一早,兩人結伴上路,黃貴韜遭劫時,被賊人打傷了腿,行走不便,戴行善就將自己的騾子讓給他騎。三日後到了南陽府城,黃貴韜請戴行善去自己家中,要感謝其大恩。

黃家開的是家藥材鋪子,鋪子後面兩套宅院,全家人都住在那兒,家中有六口人,分別是黃貴韜的祖父、母親、大哥大嫂小侄子,還有就是他。

得知情況後,全家人都來拜謝戴行善,連八十多歲的黃老漢都來感謝,這樣戴行善受寵若驚。在黃家人極力挽留下,戴行善逗留了兩日。

兩日後,他去了「胡記」染布坊,訂購完布匹,交由貨棧運回德安。為了答謝黃家厚情,戴行善買了些禮品登門探望。

當他到了黃家後,發現一些人正在藥材鋪子搬貨,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黃家不久前招惹了富家,惹了官司,賠了不少銀子,鋪子也抵押給了錢莊。這次黃貴韜收的錢財被搶走,只得交鋪子。

當天午時,黃老漢留戴行善吃午飯,談到鋪子時,黃老漢嘆息道:「哎!想我黃燦,年少之時家遭突變,幾十年來辛苦打拼,才有了這些產業,想不到兒子早逝,現在鋪子都保不住了,真是慚愧。」

戴行善聽到「黃燦」這個名字,心中一驚,想起父親生前說過發家史,當年祖父東家的小少爺就叫黃燦,難道就是此人?

他聽父親說過,祖父對自己年輕時做下的事一直良心不安,還交代父親,若找到黃家後人,傾力相助,以贖罪贖罪,父親臨終時,也同樣囑託過自己。

想到此處,戴行善問道:「敢問老太爺,祖籍是哪裡?」黃老漢說:「老朽祖籍西峽,當年我家也是大富之家,可惜一場巨變家破人亡。」戴行善繼續問道:「老太爺是否還記得黛西才是此人?」

黃老漢一驚,隨後說道:「記得,這人當年是我家的僕人,家遭慘變後,他與其他幾個下人一同離開了。」

說道此處,戴行善終於知道,原來這個老太爺,就是當年祖父東家的小少爺。他心情激動,轉身來到院中,仰天說道:「祖父、父親,孩兒終於找到了黃家人,定當償還當年罪孽,你們在天之靈可以安息了。」

說完後轉回房中,跪在黃老漢面前,說道:「老太爺,我就是黛西才的孫子,祖父對於當年之事一直心懷愧疚,交代後人,找到你們後一定要償還過失。」

黃老漢聽完感慨不已,他扶起戴行善,嘆息道:「這麼多年了,我也垂垂老矣,過去的就過去了,不要再記懷。」

第二天,戴行善辭別黃氏一家,急匆匆趕回了德安府,他取出所有積蓄換成銀票,又回了南陽府。他去錢莊贖回了黃家鋪子,將房契和剩下的銀票一併還給了黃家。

黃老漢哪裡肯接,戴行善以死相逼,黃老漢才同意收下,他讓黃貴韜寫了借據交給戴行善,說錢財會慢慢償還。戴行善見推辭不下,就暫且收了起來。

戴行善來南陽後,騎的騾子病倒了,黃老漢就將自家的那匹青騾子送給了他。戴行善又辦了卸貨物,騎著騾子返程。

幾日後下午時分,戴行善來到德安府城門口,正欲進城時,大青騾子突然耳朵一顫,嘶叫幾聲,而後轉頭向城郊跑去,戴行善拉都拉不住,只得抓緊韁繩,趴在騾子背上,希望它趕緊停下來。

騾子一氣跑出三四里,停在一個小鎮上,戴行善知道,這個鎮子名叫霍家莊,自己曾經來過一次。

戴行善拉了拉韁繩,準備回去。突然有個背著簍子的老漢摔倒在路旁,戴行善下了騾子,將老人扶起,問道:「老丈,你沒事吧?」

老漢謝道:「多謝了年輕人,哎!年紀大了腿腳不好,背點兒東西走幾步路都會摔倒。」戴行善見老漢手扶膝蓋,面露痛苦之色,就將老人扶上騾子,送他回家。

按照老漢指引,在鎮西頭一個宅子門口停下,老漢感謝戴行善,非要拉著他進屋喝幾杯茶,老漢的妻子和兒媳也一同相勸。

戴行善推辭不掉,就跟著老漢進了屋子,老漢兒媳去燒水沏茶,老漢則將騾子拉進院子,給其添了一捆青草。

談話之間,戴行善得知,這老漢名叫霍三,是個木匠,由於年齡大了做不得木匠活,就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霍三隻有一子,名叫霍旺,出門給人打家具去了。

戴行善想著喝兩杯茶就走,誰知霍家人十分好客,霍三的老伴兒和兒媳竟然準備了酒菜款待他,也就這時,霍旺回來了,他拉著戴行善來到桌前,不停感謝。

他請戴行善落座後,自己去換鞋子。這時候戴行善才發現,霍旺的兩隻鞋子沾滿了黃泥。霍旺見到此景,笑道:「讓仁兄見笑了,今日去做工的那家人,院子裡放了兩堆黃泥,不小心踩到了。」

黃三笑道:「你呀,可真夠運氣,整個府城,只有霍家鎮有黃土,碰巧辛良家堆著黃泥,更碰巧的是讓你踩到了。」

落座後,霍旺不停為戴行善敬酒,幾杯酒下肚,三人打開了話匣子,閒聊起來。霍旺笑著說:「哎!辛良這個名字起得不對頭,他名良,但卻無良,總是勾引他人妻子,要不是三番四次來請,我才不願意給這種人打家具。」

戴行善好奇之下,繼續追問,在霍旺口中得知,他去做工的那家主人,名叫辛良,長相俊朗但行為不端,經常勾引有夫之婦。

霍旺又說:「今天又有一個婦人和他房中私會,這婦人長得漂亮,眉端好像有顆紅痣,也不知道是誰家娘子,我還偷聽到這二人說,等婦人的丈夫回來後,二人就設法殺了他。」

戴行善帶著酒意笑道:「哈哈,可能是二人說笑吧,偷情殺人可是大罪。」霍三父子也是一笑,三人繼續飲酒。吃過飯後天色已黑,戴行善辭別霍家父子,趕在宵禁之前進了城。

來到家門口,敲打數聲後,妻子馮月娥才開了門。戴行善進屋後,見妻子神色有些慌張,隨口問道:「娘子怎麼啦?」月娥支吾道:「沒事兒,只是夜這麼深了有人敲門,我心中害怕而已。」

戴行善一笑:「都怪為夫回來的晚,驚擾了娘子。」月娥微微一笑,說道:「哪裡怪得了相公,看你一身酒氣,我去弄碗蜂蜜水,給你醒醒酒。」說完,起身去了廚房。

戴行善有些累了,坐在椅子上休息,突然看到床上被褥凌亂,還放著兩個枕頭,這讓他心中疑惑。這時候,戴行善仿佛聽到廚房傳出男子說話聲,但又不很確定,認為自己聽錯了,也就沒在意。

一盞茶後,月娥端著蜂蜜水進了房,戴行善起身接碗時,發現妻子的鞋子上,也沾著不少黃泥,他心中一驚,抬頭望向妻子,看到妻子眉端的那顆紅痣後,突然想起酒桌上霍旺說的那番話。

戴行善壓住心中翻湧,仔細聞了聞蜂蜜水,感覺味道有些酸澀,他低著頭,將霍旺的話和剛才的一切仔細品一番,突然捂住肚子不停嘔吐。

妻子連忙相問,戴行善起身道:「娘子,我腹痛嘔吐,定是傍晚在城外吃壞了肚子,這樣,你留在家裡,我到曲郎中那兒,讓他給我瞧瞧病,這個時間他應該還沒有休息,你就先睡吧,我出門後鎖上,回來自行進屋就好了。」

說完後,戴行善起身,慌亂中將醒酒湯倒在自己衣服上。他出門上鎖後,將衣服上存留的醒酒湯滴在水壺中,然後躲在不遠處觀察,大約兩盞茶時間,有個身影從院中翻牆而出,匆匆離開了,看身影應該是個男人。

男人走後,戴行善去了曲郎中家。曲郎中名叫曲文一,醫術了得,與戴行善相交深厚。曲文一甄別蜂蜜水後,認為裡面可能放了迷藥,他給自家養的那隻黃鶯灌下後,黃鶯一會就閉上眼睛躺倒在籠中。

戴行善見此罵道:「這個毒婦,果然私通他人,還要謀害我。」隨後將發現之事告訴了曲文一。曲文一多謀,認為捉賊拿贓、捉姦捉雙,然後對戴行善耳語一番。

次日一大早,戴行善回了家,說自己已無大礙,他讓月娥給自己收拾好衣物,說自己要去趟漢陽,大概要半個多月才回來。等這次回來後,就儘量多留在家中,陪伴妻子。吃過午飯,戴行善牽著騾子出了門。

戴行善出城後,待天黑後進了城去了一座小宅,宅子裡已經有三個人,其中一人是曲文一,另外兩個是衙門的差役,平時與戴曲兩人交好。當天晚上,四人所在戴家周圍觀察。

一連兩三天沒有動靜,到了第四天初更剛過,一個身影來到霍家門前,敲門後閃了進去。四人在外面等了兩刻鐘後,翻牆闖進屋中,將衣衫不整的男人和馮月娥當場捉拿,關押在衙門班房,等待次日開審。

第二天開堂審問,原來這個姦夫就是霍旺口中的辛良,二人受不得刑訊,交代了偷情事實,連同戴行善回來當晚,準備下藥將其殺死的事情也招認了。官府判二人去衣各杖九十,徒一年。衙門差役下手很重,這二人熬到六十板就斷了氣。

這件事過去一年後,黃貴韜托人帶來書信,說祖父黃燦想要見戴行善一面。戴行善接到書信,即刻去了南陽,到了黃家第三天,黃燦無疾而終。處理完黃燦的後事,戴行善在他墳前,將黃貴韜寫的借據付之一炬。

一年後,戴行善娶了秀才之女藍氏為妻,婚後夫妻和睦,相濡以沫。也就在這年春節前,黃貴韜來到德安府,將銀兩歸還戴行善。戴行善執意不收,後來在黃貴韜再三懇求下,收了一半。

自此之後,黃貴韜與戴行善結為知己朋友,黃戴兩家互通來往,幾十年後依然有聯繫。戴行善與藍氏共育有七個子女,孩子們都秉承祖訓,與人為善。

後續說:

「仁義禮智信」乃五常之道,是做人的起碼道德標準,此為倫理原則,用以處理與諧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組建社會的必要原則。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謙讓、忠孝廉恥勇」!這是祖先在規範人的行為方面,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他經歷了幾千年的歷練,孕育了國人的溫文爾雅、謙遜好學、勇敢勤勞、智慧仁愛的形象

人生在世以善為本,戴行善的祖父當年做下不良之事,結果愧疚一聲,戴行善遵從祖父遺訓,與人為善、樂善好施。

正是他心善救助黃貴韜,才得以找到黃燦,換了戴家對黃家的虧欠,也圓了祖父的遺願。戴行善後來的幸運,一是得益於此,而是得益於自己的善行。

黃家送與他騾子,才有了騾子受驚跑到霍家鎮,幫助老漢霍三,才能結識霍旺,從霍旺口中得知黃泥和辛良,已經陌生婦人的情況。有了這些,才讓戴行善回家當晚窺破事情,免了一場殺身之禍,可見戴行善的福報,都是自己平時積攢而來。

旦行人善,不求回報,上天自有安排,要麼恩澤本人,要麼福澤後世!


民間故事:女子生氣,罵了句「太監」,慘遭男子殺害,牽出案中案

民間故事:女子昏倒麥田,男人善心相救,好心有善報,終得福澤

民間故事:男子大婚,乞丐攔轎,他大聲驚呼:這個女人不能娶

民間故事:男子上門「拉幫套」,原夫暴亡,詳查才知感人真相

民間故事:心善救乞丐,竟發現妻子醜事,結局說明「行善積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