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揭曉!重慶、廣州第二機場被點名,這些省份將「市市通機場」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2T10:37:58+00:00

備受關注的機場建設,就迎來了重磅規劃。日前,由中國民航局,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的《「 十四五」 民用航空發展規劃》正式公布,未來五年的民航發展,有了新的藍圖。

文丨西部菌


歲末年初,各項規劃密集落地。備受關注的機場建設,就迎來了重磅規劃。


日前,由中國民航局,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的《「 十四五」 民用航空發展規劃》正式公布,未來五年的民航發展,有了新的藍圖。



當然,大家最關心的還是機場建設。


那麼,未來五年,到底哪些城市有望喜提新機場?


01


根據規劃確定的發展指標,從2020年到2025年,全國民用機場數量要由580座增加到770座。


其中,民用運輸機場由241座增加到270座。也就是說,未來五年內,全國要新增29座民用運輸機場。


被點名的樞紐機場有:


加快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深圳、昆明、 西安、重慶、烏魯木齊、哈爾濱等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建成成都天府機場,規劃建設珠三角樞紐( 廣州新) 機場,推進天津、瀋陽、濟南、 蘭州、南寧、貴陽、拉薩等區域樞紐機場擴能改造,實施廈門、呼和浩特、大連、南通等機場遷建。


這裡面,成都天府機場已於2021年6月正式通航。同時,屬於遷建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也於去年8月正式投運。



另外,同樣屬於遷建的新機場——呼和浩特新機場,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已獲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


此外,石家莊、長春、南京、寧波、溫州、合肥、鄭州、武漢、銀川等機場,有望在「十四五」啟動改擴建的前期工作。


02


關於新機場建設,最受關注的或就是重慶第二機場和廣州第二機場了。


規劃中明確規劃建設珠三角樞紐( 廣州新) 機場,標誌著廣州第二機場正式納入國家規劃。不過,有意思的是,雖然是廣州第二機場,但其選址實際是在佛山。



媒體報導,日前佛山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全力推進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籌建工作,爭取機場土方工程年內動工。


重慶第二機場建設,則是在規劃中的「支撐西部大開發形成大開放新格局」部分提到——規劃研究建設重慶新機場。但並未列入「新開工」名錄。


因此,最樂觀預計,可能會在「十四五」末舉行開工儀式。


不過,即便沒有寫入國家「十四五」民航發展規劃,多座城市構建「雙機場」的野心也已經呼之欲出。


如近期正式發布的《杭州市綜合交通發展「十四五」規劃》就提出:打造亞太門戶空港樞紐。以「億人次、四跑道」配置推進蕭山國際機場改擴建,啟動杭州第二機場戰略規劃研究



此外,日前昆明、鄭州都傳出第二機場選址話題。


當然,相較於廣州、重慶第二機場已納入國家規劃,其他城市的第二機場建設,目前仍處於設想階段。


03


從改擴建,到遷建,乃至打造第二機場,應該說,隨著過去一些年民航業的迅速發展,國內樞紐性機場的大格局已經基本確立。


下一階段,樞紐性機場之外的支線機場建設,將迎來高潮。


根據這次的「十四五」民航發展規劃,未來幾年就有不少地級市將喜提支線機場,或是啟動新機場建設。


如新開工(新建)的23個機場,幾乎全是支線機場:


朔州、嘉興、亳州、蚌埠、棗莊、安陽、商丘、樂山、黔北(德江)、盤州、 紅河、隆子、定日、普蘭、府谷、定邊、寶雞、共和、准東(奇台)、和靜 ( 巴音布魯克) 、巴里坤、阿拉爾、阿拉善左旗。


啟動前期工作(新建)的43個機場,除了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其餘也基本上都是支線機場。



規劃提到,堅持經濟適用原則,實施一批非樞紐機場改擴建工程。同時,還提出審慎決策機場遷建,研究開展南陽、景德鎮、黃山機場遷建項目前期工作。


值得注意的,過去幾年,全國已有六個省(福建、安徽、江蘇、江西、河北、廣東)實現了「市市通高鐵」。


接下來,將會陸續出現一批「市市通機場」乃至「縣縣通機場」的省份。


如《浙江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20—2035年)(修編)》就提出,到2025年,浙江將實現通用機場 「市市通」;到2030年,全省80%的縣(市、區)擁有通用機場;到2035年,浙江將實現通用機場「縣縣通」


貴州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16—2030年)》也提到,將力爭用10至15年的時間建成全省布局合理的通用機場體系,至2025年,全省建設A1級、A2級通用機場達50個左右以及一批A3級通用機場,基本實現縣縣通通用機場


而從通用機場規劃數量來看,全國機場數量最多的省份主要是廣西、新疆、雲南等邊遠地區。



這些地方的機場數量多,一方面是地面交通建設成本高,另一方面也是出於戰略意義考慮。


這次「十四五」民航發展規劃也提到:


建一批非樞紐機場,重點布局加密中西部地區和邊境地區機場


加強支線機場通用航空保障能力,為國產支線飛機起降等配置相應設施,項目中要加強貫徹國防要求


對高原、偏遠等地區機場建設運營加大資金政策扶持力度。


因此,未來更多的地級市居民也將實現在家門口乘飛機的夢想。


04


規劃還提到,建成投用湖北鄂州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


事實上,作為國內唯一一座以航空貨運主業的民航機場——湖北鄂州花湖機場,目前已經進入了啟用倒計時。



此外,規劃也明確,研究提出由綜合性樞紐機場和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共同組成的航空貨運樞紐規劃布局。


這背後其實是應對航空貨運需求上升的大趨勢。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的全球航空貨運定期報告顯示,去年上半年全球航空貨運增長率飆升至8%,創下2017年以來最強勁的上半年業績。


日前召開的2022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指出,2021年,中國民航完成貨郵運輸量732萬噸,同比提高8.2%,恢復至2019年的97.2%,已基本接近疫情前水平。


未來,隨著產業結構不斷升級,航空貨運市場的需求還將繼續上升


因此,未來各地機場的比拼,除了客流吞吐量,貨郵吞吐量也將是一個重要的競爭點。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過去幾年,好幾個城市都提出了打造「中國孟菲斯」的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十四五」民航發展規劃,對於中部地區樞紐機場的貨運功能可謂青睞有加。


如提出,加快提升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功能,高水平建設「空中絲綢之路」;推進湖北客貨雙樞紐建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鄂州航空貨運樞紐。


05


那麼,在疫情影響下,各地機場的吞吐量表現到底怎樣?


2021年旅客吞吐量排名前30的機場如下:



其中,前十名的機場為:廣州白雲、成都雙流、深圳寶安、重慶江北、上海虹橋、北京首都、昆明長水、上海浦東、西安咸陽、杭州蕭山


除了杭州蕭山外,前九名的吞吐量都突破了3000萬人次;廣州白雲、成都雙流是僅有的旅客突破4000萬的機場。


貨郵吞吐量,暫未找到2021年的數據。2020年前30強的排名如下:



其中前十名的機場為:上海浦東、廣州白雲、深圳寶安、北京首都、杭州蕭山、鄭州新鄭、成都雙流、重慶江北、南京祿口、西安咸陽


不過,無論是旅客吞吐量還是貨郵吞吐量,眼下影響民航業發展的一個最突出因素還是全球疫情。


對此,「十四五」民航發展規劃中也提到,2021-2022 年是恢復期和積蓄期,重點要穩定扶持政策,積蓄髮展動能,促進行業恢復增長。


2023-2025 年是增長期和釋放期,重點要擴大國內市場、恢復國際市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