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緊鎖20年,瀋陽古城西北角樓將揭開神秘面紗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2T02:36:35+00:00

位於瀋河區西順城街順垣巷12號的瀋陽古城西北角樓,一個高大的青磚建築,只見城牆從底部向上傾斜,牆頭的刀槍弓箭垛口倍顯威武。

位於瀋河區西順城街順垣巷12號的瀋陽古城西北角樓,一個高大的青磚建築,只見城牆從底部向上傾斜,牆頭的刀槍弓箭垛口倍顯威武。城牆之上是三層明清風格飛檐閣樓,串串紅燈高懸,盡顯古城華美之彩。每每途經西北角樓,總會產生探秘的好奇之心,因為,從2001年復建之後的20年間,它的大門一直是緊鎖的。

瀋陽的西北角樓是盛京古城一個重要標誌,是瀋陽城市發展的見證者。

1月11日,瀋陽市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院院長李岩引領記者走進西北角樓,揭開角樓的神秘面紗。

皇太極就地取材建城牆

在角樓北側的地基部分,清晰可見滄桑的青磚牆體,仿佛在述說著難忘的歷史。

跟隨李岩從角樓東側小門進入一樓後,映入眼帘的是紅色的木樑柱。有一處帆布蓋的突起物顯得十分神秘,引起記者的興趣。掀開帆布一看,只見一堵青磚牆體出現在眼前。李岩告訴記者:「這就是盛京古城的牆體。這一處有兩三米長,下邊有三層條石做地基,上邊是大青磚。為講究質量,這些青磚被磨平後,用糯米漿拌白灰砌成牆體。」

李岩又指著一處牆體說:「這處牆體有十米長,這下邊有石塊和磚塊墊底,很不規整,說明當年努爾哈赤、皇太極建瀋陽城時,並沒有太大的實力,只能就地取材。很多地方都是在明朝土城夯土之上加碎石塊,再砌磚而成的。」

說著話,來到了二樓。在這裡,展覽用的展櫃、射燈都已安裝好。順樓梯又上了三樓,面積較大,牆體都刷成了紅色。

當記者登上四樓、五樓時,樓梯已很陡了。樓內20年前的彩繪,依然鮮亮如新。站在觀景台上,西側的太清宮盡收眼底。

古城西北角樓原址建博物館

據史料記載,盛京古城始建於1625年。當年,皇太極下令將城內原來明代的「十」字大街改建成「井」字大街,並辟有八座城門與八條大街相銜接。城牆四角均建有角樓。目前,惟一殘留的就是西北角樓。同時,在四座角樓下面都建了仙人洞,這是因為滿族人信仰薩滿教的緣故。

當時,瀋陽城牆外有護城河。西北角樓處的護城河很寬,曾建有一座五、六丈長的石橋,叫「仙人橋」。每到春暖花開時節,岸柳垂條,景色宜人,進出城的人走到這裡,都要歇一歇腳,看看風景。

西北角樓在經歷了幾百年滄桑後,城牆最終消失,唯存西北角上的一段殘牆。2000年5月,瀋陽市政府決定對西北角樓進行修復。考古人員對殘牆考古發掘時,確定清代角樓是在明代瀋陽中衛城角樓的基礎上重建的,兩個時期的牆體並存。城牆的脈絡摸清之後,同年8月1日,角樓復原工程開工,2001年6月1日,角樓土木工程主體完工。

復建後的西北角樓,建築占地面積717平方米,城牆為3層樓高,城牆上的角樓也是3層樓高,為單檐歇山式建築。作為仿古藝術建築,西北角樓完美呈現了瀋陽古城的原始風貌。

李岩告訴記者:「我們要在瀋陽古城西北角樓原址建一座盛京藝術博物館,在一樓做盛京遺址展,二樓做主題展,三樓做常設展。春節過後,盛京藝術博物館會面向市民免費開放。」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陳鳳軍/文 主任記者:李浩/攝

編輯:王沛霆

責任編輯:張紅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