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良:日本又在石垣島搞事!周總理69年前一段話指出兩條路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4T16:33:57+00:00

日本這回不再偷偷摸摸做事了,而是公開在石垣島上建飛彈部隊,一手劍指台灣,一手劍指釣魚島,為與中國對抗加快武裝的步伐。

日本這回不再偷偷摸摸做事了,而是公開在石垣島上建飛彈部隊,一手劍指台灣,一手劍指釣魚島,為與中國對抗加快武裝的步伐。

2022年1月14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1895年1月14日,日本內閣秘密通過決議,將本屬於中國的釣魚島「編入」沖繩縣管轄。用秘密開會的方式「偷」走釣魚島,是只有日本人才會做出的骯髒事。

近日,媒體又曝光了日本人幹的另一件挑釁世界和平的事情,據環球時報報導,按照日本防衛省的計劃,2022年底之前,將完成在石垣島部署陸上自衛隊的飛彈部隊,規模約為500至600人。日本這回不再偷偷摸摸做事了,而是公開在石垣島上建飛彈部隊,一手劍指台灣,一手劍指釣魚島,為與中國對抗加快武裝的步伐。

日本在向哪方面發展?從它的表現來看,這個國家越來越右傾了。早在69年前的1953年,周恩來總理會見日本擁護和平委員會主席大山郁夫時就提醒過日本:「今天擺在日本人民面前的,是兩個不同的前途:一個是處於美國附庸國地位的軍國主義的日本,這是日本反動勢力所要求的;另一個是獨立、和平、民主、自由的日本,這是日本人民的奮鬥目標」。

如今,不幸被周總理一語成讖,日本政府正在選擇前面那一條作死路,一個美國的附庸國日本正在以軍國主義姿態向前狂奔,目前已衝到與中國對抗的最前沿陣地來了。

第一,不斷加盟圍堵中國的軍事組織。眾所周知,日本是美國北約之外最緊密的「盟國」之一,現在的日本國土上駐紮著大量的美國軍隊。1951年9月8日美國與日本簽署了《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根據該條約,美國可以在日本幾乎無限制地設立、擴大和使用軍事基地。也就是說,一旦中美發生軍事對抗,日本才是最靠近中國的前線陣地。

日本是二戰的戰敗國,當然這種情勢也是它迫不得已的。但日本政府選擇了主動迎和美國的態度,惟美國馬首是瞻。除了與美國發展緊密軍事關係以外,日本還是美日澳印安全合作平台的核心成員,最近又和澳大利亞簽署了針對性極強的防務合作《互惠准入協定》,接著還要與英國、法國等國家簽署類似條約。可以說,在美國的「印太戰略」圍堵中國的棋局中,日本鐵心將扮演「急先鋒」的角色了。

第二,不斷突破軍事預算額度,「和平憲法」只是披著一張「和平」畫皮。眾所周知,日本由於是二戰的戰敗國,受「和平憲法」所限,是沒有發動戰爭的權力的。但日本不甘於這樣的國際地位,一直試圖修訂《和平憲法》第九條,成為所謂的「正常國家」。在未成為「正常國家」之前,日本披著「和平」的外衣,卻幹著不斷擴張軍備的事。

日本自衛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武裝之一,軍事實力排名在世界第6至第8之間,其反潛能力、反導能力非常先進,它雖然沒有資格研製航空母艦、核潛艇、核武器這類有嚴重威脅的武器,但擁有的常規艦艇力量同樣不可小覷,用於反潛的「日向」級和「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其實就是直升機航母水平,其獨立反潛能力更是僅次於美國位列世界第二位。

日本並不滿足現有的軍事實力,不斷增加國防預算,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稱2021年度防衛費總額約占GDP的1.1%,2022年預計軍事開支將達到5.4萬億日元,是日本軍費的連續第8年增長。

第三,從來未忘軍國主義亡魂,朝野上下紛紛參拜靖國神社。眾所周知,日本的靖國神社是一個標誌,因為裡面供奉著包括14名甲級戰犯在內的侵略者靈牌。但日本從未反醒軍國主義者侵華對中國造成的嚴重傷害,上至首相,下至平民,紛紛參拜靖國神社。在偷襲珍珠港80周年的日子裡,更是有日本99名議員集體參拜靖國神社,令人咂舌。

令人詫異的是,美國對日本的所作所為保持了沉默,不能不讓人懷疑現在的美國也已演化成軍國主義納粹國家,和日本軍國主義者已經「蛇鼠一窩」了。日本人不承認南京大屠殺,反而一再祭拜靖國神社,並不是體現一個敬重先祖的孝字,而是替軍國主義招魂,不能不引起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二戰受害國高度警惕。

第四,日本軍國主義右翼政客不斷發出針對中國的不和諧雜音。其中叫囂最歡的就是日本前首相、現任自民黨最大派系「細田派」會長一職的安倍晉三,他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日美同盟有事」給中日關係帶來非常惡劣的負面影響。

日本不只與中國爭奪釣魚島主權,還在中國的台灣問題上說三道四,支持台灣的民進黨「台獨」集團,這已經成為中日關係的「死結」,最近日本又與美國在「2+2」對話中就中國台海問題達成共識,加強日本西南諸島的軍事部署就是日美共識的落地措施。

石垣島與台灣島、釣魚島成三角之勢,日本牽制中國統一台灣的情勢明顯。並且,日軍多次舉行以釣魚島為目標的奪島演習,時刻準備著介入一場未必有可能爆發的日中戰爭。

2022年註定將是一個不平凡的年頭,1月14日是日本陰謀偷竊釣魚島紀念日,對於日本,我們還是要防著點為妙。


(作者系崑崙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崑崙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良評」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