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2體驗:菜,但又菜得不完全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6T20:29:43+00:00

作為一個「小屏手機愛好者」,從預熱開始,我就沒注意過小米12 Pro,一直盯著小米12。有幸借來朋友的小米12 體驗幾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不少人表示這是小米 Civi 的進階版本,由於我沒用過小米 Civi,本文不予評論。

作為一個「小屏手機愛好者」,從預熱開始,我就沒注意過小米12 Pro,一直盯著小米12。有幸借來朋友的小米12 體驗幾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不少人表示這是小米 Civi 的進階版本,由於我沒用過小米 Civi,本文不予評論。文章是基於一個正在使用 iPhone 13 mini,用過 iPhone 12 mini、三星 Galaxy S20、S21、魅族18 的小尺寸擁躉的主觀體驗,大多是主觀感受分享,如果你覺得不對,那麼就是你對。

外觀/手感

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小米不送充電器的環保之路僅僅堅持了1次,「用戶不滿」的重要程度本就遠高於「環保」,畢竟如果失去太多用戶,股市的 K線也成了環保色就得不償失了。不過這次體驗比較匆忙,並沒有拿來原裝充電器,但作為一個慣性使用無線充電的「小屏黨」,問題不大。

朋友購買的是素皮版本,日常如果用手機拍攝這個「原野綠」會頗具挑戰,稍不注意白平衡漂移,就會顯得很白。此前的隨手拍分享總會有網友跑出來問「小米12啥時候出了白色素皮啊?你買的不會是假貨吧?」總讓我啞口無言……從去年開始小米11的紫色素皮,到今年小米12的綠色素皮,我個人均不推薦,亞光玻璃yyds。

從中框部分不難看出小米的設計語言基本沒太大變化,但後蓋的弧度明顯大於正面,配合本就不到 70mm 的寬度,手感是有加分的。

機身頂部被注塑槽所分割,左側是揚聲器孔,中間是熟悉的哈曼卡頓商標和拾音麥克風,右邊是必備的紅外線發射器。官方的保護套綜合感覺質量不錯,但感覺 99 元還是比較貴的。

機身底部是另外的揚聲器(和頂部呼應)、充電器接口、主要麥克風和卡槽。這裡需要批評一下麥克風出孔的位置,很容易讓「馬大哈」一不小心給你整個收音報廢,曾經在三星某些手機上令人糟糕的印象竟然在這裡被復現。

長寬高的尺寸沒得說,這方面是好評的。但重量……還是希望各位注意一下。

在使用過程中總會覺得小米有一些沉甸甸的感覺,上稱後才發現這個搭配不簡單,兩者加起來直接超過 200 克,已經和「輕」這個字相去甚遠。裸機(帶原廠貼膜)重量 181 克,實際上已經算不上成績優異,最大原因應該是因為擁有 4500mAh 電池容量。

如果不要大電池,屏幕小一圈,結果就是上圖(貼了玻璃膜)這樣。

華星光電的屏幕在顯示效果上有奮起直追的勢頭,但在 OPPO 某些機型上的噩夢得以在小米12 呈現,指紋識別的位置偏低。當然,由於寬度比較小,相較而言沒有這麼折磨拇指。

華星光電屏幕的另一個劣勢如上圖所示,據說是從小米10就已經存在的老問題,小米12 Pro 就沒有這個「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選項,小屏黨的無奈。有點無奈的是,小米12屏幕刷新率就算鎖定了120Hz,但在某些 App 內依舊會被限制到 60Hz。

說到刷新率就和各位提一嘴「流暢度」,在我個人使用 MIUI 13 的過程中倒是沒遇到太多 BUG,只是在長時間不使用之後從鎖屏界面出來,總能遇到掉幀卡頓。

手持效果佳,觸感不錯,唯一的問題就是因為自身重量和配重問題,總覺得小米12拿在手裡沒有想像中的輕盈,至少比我之前用過的絕大多數小屏機型都沉重。

至於設計是否好看這一點我沒有太大感覺,目前能走出點差異化的地方也就是攝像頭的外觀 —— 很多人覺得「丑」的小米11攝像頭我覺得算不上丑。小米12 同感,不驚艷,但也不難看。

原神/散熱

發布會時期看到小米在大談特談「散熱」,頓覺大事不妙,畢竟高通驍龍 8 Gen 1(太難打了,下文如出現將稱為 SM8450)的發熱能力在經過幾個廠商的重磅發布之後,高通的發熱能力在讓人失望方面永遠不讓人失望。

但!是!直接上手烤機遊戲《原神》,圖像設置如上圖所示,60幀已經開啟。但經過半小時遊戲測試過後,驚訝地發現小米12一路玩下來竟然一!點!都!不!燙!

房間室溫 20℃,30分鐘遊戲後最高發熱處僅僅 37℃ 左右。哪怕在冬天,這個成績相較於去年我接觸過的驍龍 888 產品,也是好得可怕。小米真的「馴龍」成功了嗎?我們可以通過 Perfdog 來看看。

小米12 被 Perdog 識別為「2201123C」,三場測試(從下往上)分別是「普通模式,有線連接PC」「性能模式,有線連接PC」「性能模式,無線連接PC」。

可知,「有線連接」和「普通模式」會非常影響遊戲體驗,所以各位看上圖中,最頂部的數據即可 —— 平均幀率 38.8 幀,甚至不如下面使用天璣 1200 AI的 realme GT Neo2T,大跌眼鏡。

由此可知,上文中出現的「低溫」,用的是低幀率換來的。並非小米將散熱做得非常出色,而是將 SM8450 壓制到了某個喪心病狂的程度。

不談相機

個人認為現階段只要不要太離譜,手機相機的差異化很難做太大。更何況小米12並沒有小米12 Pro 那些猛烈的堆料,不要抱有太大期望。

拍了一些照片表示日用足夠,那個500萬像素的「湊數」攝像頭更多是彌補長焦時候的像素缺失,使用 2x 倍率拍照小米依然可以生成一張 1200萬像素的照片,它使用的是兩顆攝像頭採集數據並且融合的手法,這個在手機行業已經相對成熟。(寄出去太快,樣張沒留下,各位可以看其他擁有小米12產品的博主樣張分享,反正大多數人就算用高端機也拍不出什麼像樣的照片,還是看別人拍就好。)

但有趣的是作為「掃碼器」在小米調用微信掃一掃接口的時候,其識別二維碼的速度比其他安卓手機快上不少,頗有追上 iOS 的架勢,不知道是小米12系列獨享,還是 MIUI 13 都可以?歡迎留言分享一下。

續航

由於時間的關係,只能碎片地分享一些日常使用續航,如果滿打滿算開啟 120Hz 刷新率,那么小米12在我手裡的亮屏時間大約能堅持 4 小時。(就算更新了一大堆 64 位 APP 也沒有太大改變。)

當然,如上圖所有的截圖所言,只要上班不摸魚,電腦辦公的我堅持一天回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說實話,對於一款擁有 4500 毫安時電池、1080p解析度的手機而言,小米12的續航成績我不是很滿意,甚至比去前年的 iPhone 12 mini 還菜一些。

如果和尺寸接近的魅族18比,小米12在 WiFi 工況下的續航能力大約只有魅族18的一半(有點離譜,不知道是不是個例問題)。此前測試魅族18 在5G工況下亮屏約 4 小時,Wi-Fi 工況下續航是 7.5-10小時。


總結

優秀的尺寸、支持無線充電、不糟糕的顯示效果、使用微信掃一掃有著比同類產品更快的速度,因為現在大多數時候還是玩《金鏟鏟之戰》養老,並不介意它在《原神》裡鎖掉 SM8450 發揮的表現 —— 按照道理說小米12已經接近我的「理想型」小屏旗艦安卓手機。

它偶爾解鎖掉幀、攝像頭除了主攝之外不值一提,並不會成為我拒絕它的理由。

可惜它的重量和尺寸確實過於不匹配,續航能力更是菜到讓 iPhone 12 mini 直呼「好朋友,續航一起走」,iPhone 13 mini 甚至有資格對它嗤之以鼻……

我還是希望使用小米能利用天璣9000,再嘗試打造一款「小屏旗艦」。當然,不排除可能因為小米12 相較於小米 12 Pro 而言四捨五入就是無的關注度,「小屏旗艦」很可能成為「手工滑蓋」「環保充電頭」之後的又一絕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