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澳門航空業路向何方(一):民航業界重振需主動面向內地,政府積極參與事半功倍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9T03:43:25+00:00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民航產業發展一度受到巨大衝擊,澳門這座國際旅遊城市更是受到嚴重影響,與鄰近的珠海機場相比,本澳機場的航班量和旅客人數的恢復明顯滯後。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民航產業發展一度受到巨大衝擊,澳門這座國際旅遊城市更是受到嚴重影響,與鄰近的珠海機場相比,本澳機場的航班量和旅客人數的恢復明顯滯後。未來澳門航空業路向何方?

今期的時事辯論欄目,我們邀請了本地和大灣區的知名專家學者:珠海航空有限公司王長江董事長、粵港澳大灣區航空交流協會簡浩賢主席、香港中文大學航空政策研究中心羅祥國高級顧問、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綦琦副教授,就澳門民航業目前的發展困境和未來路向展開分析和探討,並提出各自的看法和建議,供社會各界參考。


具體議題如下:疫情反覆影響下本澳及周邊地區的民航事業都大受打擊,如何應對疫情的挑戰和新的形勢?澳門航空業的復甦跡象如何?澳門民航業作為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主要角色,長期擔當著承載境內外旅客、物流中轉等重要任務。政府在這其中應擔當怎樣的角色?特區政府正就航空新制度進行研究,澳門民航發展定位應如何?優勢在哪?有意見認為澳門可以發展航空物流產業,實現航空業客貨互補,亦可以促進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對此有何建議?澳門和珠海共享機場模式大有可為,高質量協同發展勢在必行,怎樣合作共贏?

民航業界重振需主動面向內地

疫情反覆影響下本澳及周邊地區的民航事業都大受打擊,您認為如何應對疫情的挑戰和新的形勢?澳門航空業的復甦跡象如何?



珠海航空有限公司王長江董事長: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民航產業發展一度受到巨大衝擊,數字經濟正加快改變人民生活。在後疫情時代,我們認為在外圍環境逐漸向好的情況下,經濟發展有望加速回暖。今年9月,國家橫琴方案出爐,明確了大灣區建設新高地的戰略定位,隨著政策利好的不斷釋放,澳珠航空旅遊業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航空交流協會簡浩賢主席:我認為主要的挑戰有三點:一是全球疫情擴散及不確定性,以英、美國家為首的防疫能力及方法都難以有效控制及改善疫情,國與國之間的往來就更加困難,旅遊標準及要求亦未有一個統一機制,為全球航空帶來重大隱憂;二是內地在防疫工作上有傑出的表現,但偶爾散發性疫情對本澳及內地航線的影響很大,例如這一次內地杭州和寧波疫情比較嚴重,本澳就不得不對寧波和杭州居民採取措施以防病毒擴散;三是隨著冬季到來,日、韓等國因應Omicron變種病毒而收緊防疫措施,毫無疑問將會影響本澳的國際航線準備及恢復的時間點。

總體而言,我對澳門民航業的復甦保持謹慎的樂觀態度:主要因為澳門政府旅遊局等在內地的推廣活動,使內地居民對澳門可以說印象良好,而澳門疫情防控工作出色亦使內地遊客樂意前來旅遊;另外本澳的疫苗接種率穩步提高,對抗疫情的韌性也越來越強。相信本澳航空業在全球復甦的過程中會越來越好,可能會成為最早恢復的地區之一。



香港中文大學航空政策研究中心羅祥國高級顧問:疫情嚴重衝擊全球的航空業,從2020年第二季開始,航班和旅客數量是大幅下降的,疫情一直影響至今。以香港為例,2021年香港航空業的旅客量,只有2019年的1.8%,下滑幅度巨大,這是香港的狀況。澳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9月旅客的數量好過香港,因為有一些內地的客源,但跌幅也達八成以上。在內地方面,從廣州的情況看,2020年的旅客量大約是2019年的八成,白雲機場主要是內地航線,因為內地的疫情控制較好,所以旅客數量恢復得不錯。

究其原因,因為香港主要都是國際航線,因為疫情關係,所以旅客數量銳減。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預測,全球的航空業到2024年才可以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航空公司在2020年下半年是逐步恢復航班的,長途航線恢復得很慢。全球航空業復甦緩慢。澳門比較多內地航線和短途的地區航線,因此復甦的速度比香港快。目前疫情下東南亞等國家,甚至美國失業情況較嚴峻,市民收入下降,這種就業狀況會直接導致市民旅遊的意欲下降,澳門是座旅遊城市,因此影響甚大。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綦琦副教授:澳門要更加積極應對疫情的新挑戰和新形勢,在充分認識到民航事業對本澳疫情新常態下,產業轉型升級發揮戰略性和先導性作用的同時,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推動基地航空公司、澳門儘快度過新冠疫情時艱。由於大中華區外主要經濟體新增病例數量持續高位,內地國際航空客運仍然執行「五個一」政策且尚無鬆動跡象,澳門恢復國際航空客運市場,現階段很難預估具體時間表。

本人分析:澳門民航業實質性復興的關鍵跡象,應該就是澳門持續推進與內地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儘快復航並加密航班。可以說本澳在防疫政策及措施方面已經和內地同步,特別是內地居民由陸路口岸往返本澳已經相當便利,效率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甚至更加便捷;反觀機場口岸,出入境效率還不盡如人意。

由於2021年,內地疫情持續散點式偶發,內地各城市防疫政策嚴格。在內地機場,港澳台雖為地區航線,但基本採用國際客運管理流程,為內地城市往返本澳的航班防疫處理流程設置了「更高標準」,導致本澳相關基地航司的執飛成本略高於同航線的內地航司。據悉,澳門政府旅遊局已經在2021年內地潛力客源地開展了「澳門周」系列推介活動,但具體成效還有待時間轉化和放大。澳門民航業界重振的重要抓手就是主動面向內地,以響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抓手,積極融入國家啟動的「內循環和雙循環」經濟新格局。

政府積極參與事半功倍

澳門民航業作為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主要角色,長期擔當著承載境內外旅客、物流中轉等重要任務。您認為政府在這其中應擔當怎樣的角色?



珠海航空有限公司王長江董事長:在國家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四點戰略定位中,「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台」是最首要的。貫徹澳門「一國兩制」方針,當務之急就是要實現澳門經濟多元發展,要加快建設「世界休閒旅遊中心」。前些年,澳門旅遊業以傳統的經營模式為主,經歷這次疫情,網際網路經濟更加融入居民生活,民航市場需求結構發生變化,澳門民航業、旅遊業將面臨新的機遇。改變、提升、聯合己成為話題,提文件升級將成為主題。澳門社會各界對此有著更加清醒的認識。加快業態轉型,推進兩地經濟深度融合,建設新的航旅生態圈成為勢之所需,志在必行。作為基地航空企業,南航珠海航空公司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責無旁貸,在兩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建議聯合兩地旅遊行業龍頭,成立在線旅遊公司——「珠澳旅遊專賣店」,整合當地「吃住行娛游購」資源,打造集聚「文化+旅遊+航空+科技」的民航特色的現代產業新生態圈。

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促發展。澳門城市規模小,資源有限,產業也相對單一。兩地政府大力倡導"全開放、搭舞台、強攜手、重聯合"的融合理念,致力於推動澳門、珠海兩地經濟高質量發展,應給予兩地企業充分的政策扶持,作為身處特區的澳珠民航企業,我們要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中擔當作為、走在前列。相比其他產業形成規模需要較長的時間,旅遊業卻能「立竿見影」,灣區內航空產業的前期建設基礎良好,行業空間巨大,要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我們認為可以藉助20多年「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的影響力和推動力,打造澳珠極點第三極——航空航天主題公園,以科技創新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文旅產業新格局。

粵港澳大灣區航空交流協會簡浩賢主席:我個人認為政府應該加強扮演「協調者」的角色。我深信本澳機場、航空公司及業界持份者具有足夠人才,他們具備澳門、內地與國際的航空經驗與知識。但目前有些事情仍需要政府出面進行協調,方能卓有成效地完成,例如本澳與粵港澳大灣區臨近城市在旅遊和交通行業的合作,就需要政府積極扮演協調的角色,由特區政府出面協調,都是最為合適並且最有成效的。



事實上,隨著「內循環」不斷成熟,最近內地各種類型的旅遊企業(包括由國家投資興辦的中央企業或是內地網際網路大型企業),都希望能和澳門本地企業合作在澳營商,共同開發本澳的旅遊市場甚至在深合區擴展業務。業界若能藉本澳政府協調接洽這些各地客商,相信會為本澳民航和旅遊業帶來更多發展機會,在以旅遊+為前題下,將更好造就「引進來」的效應,這將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重要抓手及助力。

香港中文大學航空政策研究中心羅祥國高級顧問:對於航空業來說,政府主要提供基建,如機場、道路,澳門機場的基建在目前狀況下是足夠的,但在軟體方面,政府還可以提供多點指導和資金。航空業其實是「救經濟」的行業,運用好大數據和人工智慧,能改善航空業的運作,不斷提升服務質素。此外建議政府和業界一起,去了解客源和貨源,政府應和航空公司、旅遊業界一起攜手。是否開多條新航線,是航空公司的工作,但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有主導的角色,政府和業界合作,去找尋新的商機。未來橫琴如果發展起來了,就會增加國際商貿的旅客,澳門和橫琴的合作是很重要的。商貿旅客能夠坐飛機來澳門是很重要的,這個會涉及優惠、扶持的政策。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綦琦副教授:澳門政府應該發揮能動性、主動作為。以問題導向和靶向施策,將本澳防疫能力及其成績,讓更多有澳門直航的內地城市管理者知悉,積極推動赴澳航班流程「國內化」,或者探索更具突破性的在防疫常態階段試行機場口岸「一地兩檢」,小流量恰恰是驗證新政策有效性的最好時點。在國際客班尚未正常化之前,更好地發揮澳門旅遊業的全要素資源稟賦,在服務國家經濟新格局的戰術性作用。滿足內地居民已被疫情長期壓抑的出境消費和體驗旅遊需求。疫情當前,本澳政府應該更加因勢利導和與時俱進地將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客源地中心階段性轉向內地。建議可以探索「政府搭台、航旅唱戲」模式,本澳居民的福祉回歸幅度恰恰就在於「台搭得有多好、戲唱得有多棒、人來得有多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