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鏡」散記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6T16:55:31+00:00

小火車鳴著汽笛,在狹窄的鐵軌上,咣當咣當載著遊客勻速向前駛去。十多節近乎敞蓬式的車廂里坐滿了遊客,我們乘坐的「黨員先鋒號」列車,終點是茶卡鹽湖深處的核心景區站。

小火車鳴著汽笛,在狹窄的鐵軌上,咣當咣當載著遊客勻速向前駛去。十多節近乎敞蓬式的車廂里坐滿了遊客,我們乘坐的「黨員先鋒號」列車,終點是茶卡鹽湖深處的核心景區站。

乘車觀光,沿途風景頗有特色:鐵軌兩旁是大片黃白相間的鹽湖,在藍天陽光的映襯下閃閃發光;鐵軌右側人行道上,遊人往來絡繹不絕;右前方,遠望隱隱綽綽有許多很大的銀






白色堆積物,車行近處才看清是一座座鹽雕作品。這些碩大的群雕取材於崑崙神話中的盤古開天、穆瑤洛桑瑪女神、鹽帝製鹽、西王母寶瓶和成吉思汗,也有西方童話美人魚等,以鹽湖原鹽和滷水為原料創作而成,實現了天然鹽晶和雕塑藝術的完美結合,堪稱茶卡鹽湖一道瑰麗的風景線。

6月的茶卡鹽湖確實很美,我這裡指的是此處的人文景觀,也是相互比較而言的。2008年,我曾經到過美國西部猶他洲首府的鹽湖城,去看了那裡的大鹽湖。那湖名氣很大,面積約4500平方千米,相當於我國的青海湖大小,號稱北美洲第一大湖。4月中旬的多雲天氣,一望無際的大鹽湖上,白茫茫黃乎乎的朦朧一片;周圍沒有人跡,寂靜中顯得很荒涼。著名的大鹽湖給我留下了這麼個印象。

茶卡鹽湖卻是另一番天地。

小火車速度儘管慢,但4千米外的終點站一會兒就到了。車站上人聲喧譁,木結構步道從這裡通向遊人想去的不同景觀區域。

近年來,每當6月,青海茶卡鹽湖開始進入旅遊旺季,到這裡遊玩的人很多。我們信步漫遊,領略這個以出產大青鹽馳名、成為我國首家綠色食用鹽生產基地;現在則以生產和旅遊兩者相得益彰而聲名鵲起的地方的魅力。

茶卡鹽湖平均海拔3千米左右,湖面面積154平方千米,景區面積30平方千米。四周雪山環繞。藍天白雲,湖光山色,給人一種脫離了塵世喧囂的舒坦愉悅之感。

剛才在小火車中,我在靠左側的湖面上,遠遠地看到以前鹽廠生產時留下的遺存工具:一些人工推運鹽的翻斗礦車停在鐵軌上,東一輛西一輛履帶式拖拉機,幾艘運鹽的小木船等。

在一個觀景點,我注意到在碧水依襯晶瑩的湖面上,豎有2塊大理石碑。一塊鐫刻有「茶





卡鹽湖近現代工業遺址」字樣,系烏蘭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另一塊標有「採鹽區老鐵軌」的石碑,豎在兩條並行廢棄的鐵軌中間,根據碑上文字記載,它們一直延伸到鹽湖最深處的採鹽區。茶卡鹽極易開採,人們只需要揭開十幾厘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已有3000年開採史的茶卡鹽湖,如今華麗轉身,原來的人工採鹽流程,轉變為機械化現代化採鹽流程,大型挖鹽船採鹽、船運等,使鹽湖的開採工藝又上了一個新台階。

我現在所看到的鹽場種種遺存物,或蹲伏或橫陣於往昔曾經喧鬧的生產場地一隅,它們







已經被拂去了時代的氣息,完成了歷史所賦予的使命,定格成了一個個難以忘卻的記憶,靜靜地展現在世人的面前。這些靜態展示的昔日生產工具,如今為遊客們了解鹽場提供了形象生動的歷史物證,或者說為茶卡鹽湖景區增添了些許具有特殊意義的內涵。

藍天白雲下的茶卡鹽湖上,人們三五成群,或徘徊或倘佯,或歌舞或嬉戲,或拍攝或留影;木製步道近處,粗粒鹽晶層層迭迭地舖灑著連接湖面,有的地方,你不必穿塑料鞋套或






打赤腳,避開薄薄的滷水層的地方,可以自由行走;更多的地方,厚厚的鹽層上漂浮著滷水,亮晶晶地向湖的遠方延伸。太陽光下,雪白的湖面上洇染著淡淡的翡翠色,猶如一面巨大的鏡子,反射著藍天白雲山峰的綽綽倒影,與遠山融為一體。漫步湖面猶如行走在雲端之上;






人在湖間走,宛如畫中游。固液並存的高原鹽湖以她瑰麗迷人的風光,令人神往,引人遐思邇想,。

茶卡,藏語是鹽池;蒙古語「達布遜淖爾」,意為青鹽的海。這裡流傳著崑崙山西王母為解救和造福這裡的百姓,命司水天神放水造湖成鹽,並派出千名仙女看守鹽湖富足百姓;守護神穆瑤洛桑瑪等美好的傳說故事,承載著人們美好的精神寄託。據說,每年五月十五日,方圓幾百平方千米的蒙古族、藏族牧民們身穿節日盛裝,帶著扎幫紅黃藍綠等各色彩絹的松樹枝和潔白的哈達,以及酥油炒麵青稞白酒祭品等,到這裡來祭海祈求幸福平安。這裡人聲鼎沸,成了花的海洋。在祭祀活動進行到一定時候,歡聲笑語中,13名英峻強壯的小伙子騎著13匹白馬,代表所有參與者的心願,帶著裝有各種奠品扎著彩綢的羊皮袋,向鹽湖深處疾馳而去,你追我趕,獲得第一名的人就能得到女神賜福。

幸福生活是人人都嚮往的。

茶卡鹽湖,這個被譽為「天空之鏡」的高原湖泊,合著時代節拍,正在為社會發展作著新的奉獻。


陸洪寶



2022年 1月16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