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構建智慧型課堂」研究,這校「十三五」課題通過論證並結題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0T12:56:12+00:00

《構建智慧型課堂的實踐研究》是無錫市碩放中學承擔的「十三五」教科研課題,經過四年多的實踐研究,該校不久前舉行此項課題結題論證會,無錫市教育學會、新吳區教師發展中心等專家、嘉賓聽取結題報告並交流後,充分肯定了課題的研究價值和成效,課題研究成果得到一致認可,課題圓滿通過鑑定結題。


《構建智慧型課堂的實踐研究》是無錫市碩放中學承擔的「十三五」教科研課題,經過四年多的實踐研究,該校不久前舉行此項課題結題論證會,無錫市教育學會、新吳區教師發展中心等專家、嘉賓聽取結題報告並交流後,充分肯定了課題的研究價值和成效,課題研究成果得到一致認可,課題圓滿通過鑑定結題。

「當下的課堂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校長謝衛忠說,在「修德、達智、健體」的校訓下,碩放中學提出研究智慧型課堂,是為了深化全校教師對智慧課堂的認知,同時也是為了有效落實學校「讓每個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辦學目標。

據了解,該校「構建智慧型課堂的實踐研究」內容,一是從理論層面上,研究智慧課堂的共性特徵和個性范型,二是從實踐層面上,探索建構智慧型課堂策略。四年來,學校在引導爭辯的課堂、充滿疑問的課堂、凸顯探究的課堂、走向生活的課堂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研究,初步確立了智慧課堂的建構策略,一是課堂應該是啟智開慧,學校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講究教學語言的藝術、追求多樣化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重視動態生成等方法達成,二是教師要博學善思,學校通過理論學習、集體備課、主題研討、案例分析等做法,提升教師的教學智慧,讓教師成為智慧的教師。

課題組認為,課堂和教師是建構智慧課堂策略的出發點。學校圍繞課題研究,旨在進一步發揮學科骨幹教師的引領、輻射作用,創新校本研修方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據了解,該校於2019年改變原來的每日隨堂課為每周教研課,學科組每兩周上一節學科教研課,學科組內每個成員每學年要上1-2節學科組教研課,骨幹教師每學年上1節區公開課。校本教研的革新,充分調動教研組長、備課組長、骨幹教師的積極性,也為青年教師創造了學習的平台,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促進了教師業務水平均衡發展。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教師們學習《給教師的建議》、《什麼是最有效的教學》、《我是這樣做教師的》等專業書籍和各種教育視頻講座,這也引領著教師教學與科研共同成長,教師和學校共同進步。課題研究五年來,近百篇課題論文獲獎、發表,近20位老師在市區級賽課中獲獎,也湧現了不少的優秀教學案,老師們在實踐中開展研究,在研究中不斷反思,獲得了專業成長。

「一個課題圓滿結題並不意味著畫上了句號,如何更實、更細、更有效地落實課題研究的成果,智慧地提升學校課堂教學特色品牌,是我們繼續思考的內容,也是繼續努力的方向」,謝衛忠表示,「十三五」課題的結題為學校「十四五」課題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礎,也必將對學生的成長和教師的專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王獻)


支持發布:《今日頭條》新媒體平台「頭條號」

策劃:《現代快報》教育 /人才工作室,編發、審核:陳軍 汪友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