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拿蒲扇的太監大腹便便,日式料理店的老闆娘嬌美秀氣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9T00:27:12+00:00

大清作為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早已經煙消雲散,盛世也罷,亂世也罷,人和物都已成一抔黃土。留給世人的除了史料,還有那些泛黃的黑白照片,「蒼生喘未蘇,買筆論孤憤,文採風流今尚存,毫髮無遺恨」。


大清作為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早已經煙消雲散,盛世也罷,亂世也罷,人和物都已成一抔黃土。留給世人的除了史料,還有那些泛黃的黑白照片,「蒼生喘未蘇,買筆論孤憤,文採風流今尚存,毫髮無遺恨」。這些印記拉進了我們與歷史的距離,儘管殘缺不全也比清宮劇強多了。

卑躬屈膝的清朝官員給英國人送了一份大禮,這錦旗上繡著「祝效華封」。這不是八國聯軍時的一幕,而是1902年8月,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加冕,遠在萬里之外的威海衛官員獻上錦旗祝賀。

19世紀末,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英國趁機占威海衛,並苦心經營,成為新的橋頭堡。威海官員趁此巴結洋人,並三跪九叩,讓人感到如芒刺背,如鯁在喉。

當時的乞丐,穿得破破爛爛,滿臉都是風塵。社會動盪之下,底層百姓苦苦掙扎,背井離鄉者不在少數。有人以乞討為生,成為職業乞丐,成幫成派,連官府都忌憚。

清末一處熱鬧的集市,各類必需品琳琅滿目。可以看到集市上人們來來往往,一位老人抱著拿撥浪鼓的孫子在逛集市。他們大都面朝黃土背朝天,黝黑的臉上飽經風霜,是當時最為真實的記錄。

挑著傢伙頭的理髮匠,工具一應俱全。所謂「剃頭挑子一頭熱」,他們扁擔一側就是火爐,用燒開的熱水倒進臉盆洗臉。另一頭挑著長條方凳,走街串巷,專門給顧客理髮。清朝人都是留著大辮子的,整天不洗臭烘烘的。

三個嚴加看管的犯人,腳上戴著鐵鏈,監獄看管森嚴,幾乎插翅難逃。這是保定監獄裡的一幕,連雙鞋都沒得穿。嚴刑酷法,一旦抓捕進來,不死也得脫層皮。

權貴之家的公子哥正在抽大煙,有兩位躺在床上,手托煙槍正在吱吱地抽著,滿臉都是煙容。還有人抽著水煙,有人在端茶伺候。身後的牆上掛著一幅畫,很有格調。

大戶人家的闊太太,斜躺在床上,精緻的面孔,端莊溫婉,讓人心生漣漪。面對鏡頭,她並沒有拘謹,反而非常的自然。

穿旗裝的洋貴婦和滿族貴婦合影,她們跟隨丈夫漂洋過海來到中國。漸漸也開始移風易俗,可她們穿上旗袍多了老氣,一幅老氣橫秋的樣子,毫無美感。

代寫家書的老先生,戴著眼鏡多了幾分秀才氣。那時候,識文斷字的還是少數。家遠路遙,給人代寫書信也就成為一個謀生的職業。天災人禍,音訊全無,更能讓人感到「家書抵萬金」分量。

八國聯軍侵華,英軍將永定門的城牆炸開了一個大口子,鋪上了鐵軌,直通紫禁城。前門車站派兵駐守,還在城門前安上鐵閘。這是一列火車駛過崇文門,商販密集車水馬龍,見證一段屈辱的歷史。

在紫禁城裡閒逛的太監,提著蒲扇,大腹便便。城牆下草都半人高,也懶得修繕了。慈禧和光緒帝逃跑後,洋人占領北京城,紫禁城裡留守太監因為無人監管,也變得懶散成性。整日裡無所事事,到處閒逛,荒蕪的皇城讓人感慨萬千。

1902年,山東威海一個飯店門口,這飯店的老闆娘站在松樹前,身穿清朝傳統服飾,面紅齒白,嬌美秀氣。這是一家日本料理店,僱傭當地人經營。甲午戰爭後,威海衛地區的日本人驟增,飯店林立。

這位老闆娘裹著精緻的小腳,寬大的衣服難掩麗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