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軍,河上巡邏隊,湖軍,高原湖中軍,盤點那些內陸國海軍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0T11:15:58+00:00

內陸國是指完全沒有海岸線,四周均與陸地接壤的國家,截止到2016年,在全球大概有四十幾個內陸國。對於一個現代國家而言,沒有海岸線就意味著無法發展獨立的海運,目前,海運依然是國際貨物貿易的主要運輸方式。

內陸國是指完全沒有海岸線,四周均與陸地接壤的國家,截止到2016年,在全球大概有四十幾個內陸國。對於一個現代國家而言,沒有海岸線就意味著無法發展獨立的海運,目前,海運依然是國際貨物貿易的主要運輸方式。對於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而言,一般有陸海空三軍,然而,對於內陸國而言,這事就有點尷尬了,因為內陸國沒有海岸線。但是,內陸國里有河,有湖,一樣可以停靠船舶,所以一些內陸國是有海軍的,雖然他們的海軍不能揚帆出海,有的內陸國海軍的船艦配備的還是有模有樣的,一樣可以虎虎生威。在世界上,截止到2020年,大概有十幾個內陸國配備有海軍。

先看美洲的國家。玻利維亞海軍:玻利維亞是一個妥妥的內陸國,儘管不能面朝大海,但是,玻利維亞對其海軍的經營卻十分認真和專業。玻利維亞是內陸海軍強國,其包括海軍陸戰隊在內的海軍現役人員約為5000人,各種艦艇達40多艘。的的喀喀湖位於秘魯和玻利維亞兩國交界處,其海拔約為3800多米,長約190公里,寬約80公里,湖中有50多個島嶼,這個湖雖然海拔高,但是不上凍。在這個湖泊上,有一些湖港。另外,玻利維亞境內還有一些湖泊和河流。

玻利維亞有專門的「海軍節」,海軍這天非常熱鬧,「玻利維亞人要求出海口」的標語到處飄揚。其實,在玻利維亞獨立的時候,這個國家是有海岸線的,在1879年,秘魯、玻利維亞與智利發生了一場戰爭,此後,智利把玻利維亞的太平洋出海口地區全部給占領和吞併了。玻利維亞的海軍就此只能把他們的「新家」搬到了的的喀喀湖和一些湖泊與河流中,其實,人家玻利維亞的海軍以前是見過大海的,只不過後來打仗打輸了,只能跑到湖與河中混日子了。

巴拉圭海軍:這也是一個內陸海軍強國,這是一個典型的河軍。巴拉圭軍事力量由該國的陸海空三軍組成,其海軍也有相當的規模,包括海軍陸戰隊在內的巴拉圭海軍現役人員大約為5400人。巴拉圭的主要河流有巴拉圭河和巴拉那河。巴拉圭河是巴拉那河的重要支流,巴拉圭河上有很多河港,其中皮科馬約河和巴拉圭河匯合處的亞松森河港是巴拉圭的首都。

巴拉那河在與烏拉圭河匯合後稱為拉普拉塔河,最後注入大西洋。巴拉圭海軍的艦艇主要就是位於這些河流上,巴拉圭海軍是典型的內河海軍。巴拉圭的首都亞松森是一個內河港口城市,也是該國最大的城市,是該國的政治、經濟、交通、文化中心,亞松森周邊地區也是該國重要的農業區和人口聚集區。亞松森就在邊界附近,我覺得,從維護首都安全的角度,巴拉圭也是有必要建立一個強大海軍。

再看看非洲的國家。盧安達海軍:盧安達本身就是小國,面積約為2.6萬平方公里,其海軍位於基伏湖上。蒲隆地海軍:蒲隆地本身也是小國,面積約為2.78萬平方公里,其海軍駐紮在坦噶尼喀湖上,被稱之為湖軍。盧安達和蒲隆地海軍規模都比較小,估計就是幾艘船而已。

烏干達海軍:烏干達海軍陸戰隊駐紮在維多利亞湖上,軍事人員規模大概為400人。馬拉威海軍:馬拉威海軍駐紮在馬拉威湖上,規模很小。這幾個國家都是挨著湖泊,其中這三個湖泊比較大,維多利亞湖,其面積約為6.94萬平方公里;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六大湖,其面積約為3.29萬平方公里;馬拉威湖的面積約為2.96萬平方公里,都是挺大的湖。

中非共和國海軍:其海軍規模不大。烏班吉河是剛果河的重要支流,中非的首都班吉位於烏班吉河西岸,自班吉河港到河口間全年可通航,中非共和國海軍駐紮在烏班吉河上。在氣候上,中非共和國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該國南部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在該國最南部的河谷地帶,這裡降水豐富,適宜發展耕作農業,人口相對稠密。另外,該國首都班吉就位於邊界附近。該國的海軍似乎也有所謂的拱衛其南部邊境和首都的作用。

馬裏海軍:馬里位於西非,面積約為124萬平方公里。馬里的北部是沙漠地區。非洲第三長河尼日河流經馬里,馬里的首都巴馬科就是位於尼日河兩岸。馬里的海軍主要是一支小型河道巡邏隊,人數大約為幾十人。尼日河內陸三角洲是馬里境內尼日河中游沖積平原,這裡是馬里的「魚米之鄉」,有一些湖泊,這裡漁產豐富,盛產水稻、棉花、花生等作物。尼日河內陸三角洲的範圍大概是從該國西南的塞古到東北的通布圖。庫利科羅(西南距巴馬科57公里)以下的尼日河道終年可通航。

去看看歐洲。歐洲的內陸國一般沒有獨立的海軍建制,就算有艦艇編隊,其艦艇編隊一般隸屬於陸軍。如塞爾維亞內河艦隊:2006年塞爾維亞的黑山的解體使得塞爾維亞成為了一個內陸國,這對塞爾維亞海軍的打擊非常大。塞爾維亞海軍就成為了隸屬於該國陸軍的一支部隊,被稱為塞爾維亞內河艦隊,現役人員大概為500多人,艦艇大約為20艘。還有像位於多瑙河裡的匈牙利國防軍戰艦營。瑞士陸軍在瑞士國內的日內瓦湖、琉森湖等湖中好像有那麼幾艘巡邏艇。

去看看亞洲。寮國海軍:截止到2018年,寮國的內河巡邏部隊現役人員約為550多人,有巡邏艇和登陸艇約50多艘。在東南亞的11個國家中,寮國是唯一個內陸國。既然大家都有海軍,寮國也不能少。在地形上,寮國國土的近八成為山地和高原,湄公河谷地以及附近的數塊小平原基本都是位於邊界和邊境地區,這些地區是寮國的重要的農業地區。從人口分布上來看,湄公河谷地與平原區也是寮國的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

寮國的首都的萬象位於湄公河中游左岸,萬象位於寮國與泰國的邊界處,與泰國的廊開府隔著湄公河相望。萬象是寮國最大的城市,是該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其所在的區域為湄公河中游谷地。泰國在湄公河邊上擺上幾門大炮,如果一發射,估計一炮就能打到河對岸。無論從維護其首都安全,還是保護其人口和經濟腹地的角度而言,寮國都是很有必要發展海軍的。

烏茲別克斯坦海軍:這是一個相當尷尬的海軍。在內陸國海軍中,烏茲別克斯坦海軍算是挺大的海軍了,在其巔峰時期,其海軍人員約為2500人,大概有40艘各種艦艇,各種類型艦艇挺齊全的,其中,水面作戰艦艇2艘,掃雷艇4艘。但是,在未來,如果稍有不慎,這支裝備齊整的海軍就有可能「無海可下」了。

烏茲別克斯坦是個內陸國家,沙漠占了其國土面積相當大的一部分,該國內陸河流水量比較小,無水運。那烏茲別克斯坦的海軍在哪裡呢?在鹹海。南部鹹海位於烏茲別克斯坦,北部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鹹海的歷史很悠久了,大概存在了幾百萬年了,後來由於有阿姆河和錫爾河的注入,其水位基本不變。在1950年時,此時的鹹海是面積廣大,碧波蕩漾,湖中有1000多個島嶼,湖邊有港口,漁船眾多。曾經的鹹海是世界第四大湖,面積曾達到了6.8萬平方公里,不過那都是曾經了。

在20世紀60年代初,前蘇聯當局為了發展中亞地區農業,引進阿姆河和錫爾河的河水開掘運河,對阿姆河和錫爾河進行改道,用河水灌溉沙漠。阿姆河、錫爾河以及運河周邊的農業是發展起來了,然而,鹹海的面積卻一步步在萎縮。在1987年,鹹海已經分成了北鹹海和南鹹海兩片區域,到1997年,鹹海水域已經降至原來大小的十分之一,在2003年,南鹹海又分為了東鹹海和西鹹海,在2014年時,東鹹海曾經完全乾涸。現在,鹹海乾涸的地區已經變成了一片沙漠。不僅如此,鹹海周圍地區荒漠化鹽鹼化變得越來越嚴重,在前蘇聯時期開發出的很多良田現在又變成了沙漠。

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烏茲別克斯坦獨立。對於發展海軍,烏茲別克斯坦可謂熱情高漲,不惜重金購買了很多艦艇,然而,南鹹海的命運至今卻依然讓人憂心忡忡。如果有一天,南鹹海完全乾涸,那烏茲別克斯坦海軍估計就成了「沙漠海軍」了。

哈薩克斯坦海軍,土庫曼斯坦海軍,亞塞拜然海軍,這三國的海軍才真正有點「暢遊大海」的感覺,因為這三國挨著面積巨大的裏海。裏海的面積約為38.6萬平方公里,長約1200公里,寬約320公里,只比其臨近的黑海小一點點。在遙遠的以前,裏海確實是海,後來由於地殼運動,與海洋隔絕了,成了湖,它屬於「海跡湖」,其湖水性質偏向海水,湖灘性質偏向海灘,裏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湖。

裏海地區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所以裏海沿岸各國基本都有意加強了海軍的建設。在裏海地區,亞塞拜然海軍的實力可能僅次於俄羅斯裏海艦隊。亞塞拜然海軍的司令部位於該國首都巴庫,現役人員大概有5000人,護衛艦有1艘,特種軍艦1艘,巡邏艇有7艘,掃雷艇有7艘,登陸艇6艘。

最後來介紹一下所謂的蒙古國海軍:在20世紀30年代,前蘇聯贈與了當時的蒙古人民軍一條小型船舶,蒙古人民軍把這條船放在了庫蘇古爾湖用來運輸石油,被命名為「蘇赫巴托爾號」。後來又組建了船隊來保護石油運輸,歸屬庫蘇古爾水路局管理。隨著歲月的流逝,「蘇赫巴托爾號」退役了。

介紹一下這個庫蘇古爾湖:這個湖面積約為2620平方公里,靠近蒙古國與俄羅斯的邊界,湖水經過色楞格河,匯入到貝加爾湖。這是一個淡水湖,在1992年,這個地方被蒙古國定為了一個國家公園。

前蘇聯解體後,庫蘇古爾湖搞起了旅遊業,為了保護當地環境,石油運輸就停掉了。在1997年,庫蘇古爾水路局被撤銷,由於財政拮据,蒙古國政府對這個船隊進行了私有化管理,船隊需要把當地產的皮革、羊毛等貨物運到俄羅斯銷售來補貼船隊的運營費用,後來,這個船隊被稱為「蒙古國海軍」。2001年起,一艘被命名為「蘇赫巴托爾三號」的老式俄羅斯拖船得以啟用,此後,這個船隊配備7名船員,三條船,兩門炮,就這麼些「家當」。目前,蒙古國海軍沒有正式的海軍編制。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