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歷史古蹟青州古道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1T03:24:02+00:00

淄博市博山區歷史悠久,博山原稱「青州府顏神鎮」,清雍正六年始稱博山,博山區在山東中部,淄博市西南端,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也是著名的「陶琉之鄉」。


今天和朋友一起去博山旅遊,聽說在博山文化園邊上有一處千年青州古道遺址,前去探尋一下。淄博市博山區歷史悠久,博山原稱「青州府顏神鎮」,清雍正六年始稱博山,博山區在山東中部,淄博市西南端,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也是著名的「陶琉之鄉」。

博山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也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許多知名的人文景觀和名勝古蹟。從博山公交站坐113路環城公交車到教堂站下車就到了。

這座橋叫後樂橋,取名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座橋還有一個典故,本地人說的橋上流水,橋下走人,就是指這座橋,橋的前面是荊山,這裡泉水豐富,橋面兩邊有石槽,水從橋面兩邊流出,形成一處景觀,方便附近居民在這裡取水,洗衣洗菜,橋下還有一條小路,人們順著河邊從橋下穿過。

過了這後樂橋前面就是青州古道,在著名的「後樂橋」東端,立著多塊石碑,其中一塊上書「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一青州古道"。

這是一處殘存的保留下來的石基古道,長約30米。青石築基,光潔如玉,車轍深深。這是在荊山的石頭上人工開鑿出來的一條道路,兩邊是台階,中間是車轍,經過千年的車輪碾壓,大約有六至八公分深。

經過兩千多年的風雨沖刷,馬踏車碾,這條鑿石拓山開出的道路,已變得斑駁滄桑,有些路段成了羊腸小道,有的已崎嶇難行。明朝時期,博山屬於青州府管轄,下轄16縣,山東的最高軍事機構「山東都指揮使司」設在青州,通往青州的車馬、軍隊,南北經商的人員均由此古道通行,成為一條管道。

明清時期,博山陶瓷、琉璃、煤炭業蓬勃發展,成為一處重要的工業重地,商賈雲集,經貿發達,富甲一方,與周邊地區的物資交流和經濟交往頻繁。橋東這條古道可通往西河、源泉、太河、馬麓、朱崖等村莊,由此可見,當時青 州古道是博山通往東部地區和青州的重要交通要道。

這是在後樂橋北面的北嶺窯爐舊址,當時青州古道連接臨淄和萊蕪。當時的博山則是重要的陶瓷生產基地,青州古道承擔著重要的交通運輸任務。

所以,現在北嶺、窯廣等好多古窯的遺址,建在青州古道的沿線,方便原材料運輸和產品外運,把博山的陶瓷、琉璃、煤炭通過這條古道運往四面八方,成為一條重要的交通樞紐,解放後淄博市人民政府就設立在博山,博山也成為北方重工業基地,當時這裡經濟非常繁榮,是魯中地區一顆璀璨的明珠。

謝謝您的瀏覽、點評、收藏、轉發和點讚,歡迎關注,一個愛好旅遊,喜歡分享旅遊心得的旅遊作者,今後我將繼續和大家分享我的作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