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天行者崛起》故事原型探究:黑馬漫畫《黑暗帝國》介紹(上)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2T13:35:53+00:00

退一步講,即便第九部電影確實讓許多人感到失望,但現在依然有《曼達洛人》、復播的《複製人戰爭》等一系列衍生影視劇給廣大星戰迷帶來極度豐富的視聽體驗,好像《星球大戰》一直以來就是這麼長青似的。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自2019年12月20日在美國上映後,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將自己的全球票房突破了10億美元的門檻。票房增長力度下滑的背後誠然有盧卡斯影業總裁凱薩琳·甘迺迪統籌不當以及幾個背鍋導演玩騷操作的因素,但尚有這等票房水平的事實似乎又一次地說明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道理。

雖然批評聲音不少,但我們依然能夠看見大批的星戰迷前往影院為票房貢獻出自己兜里的票子。

這樣看來,對於北美流行文化來講,《星球大戰》依然是一個影響力深遠、植根頗深的系列。退一步講,即便第九部電影確實讓許多人感到失望,但現在依然有《曼達洛人》、復播的《複製人戰爭》等一系列衍生影視劇給廣大星戰迷帶來極度豐富的視聽體驗,好像《星球大戰》一直以來就是這麼長青似的。

但是,《星球大戰》這個延續了40年的老牌太空歌劇,真的就是從未衰頹,一直都保持著作品創作的嗎?實際上,事實並非如此。

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後期,《星球大戰》正遭遇著極其嚴重的延續危機。

無繼之苦

從八十年代中期到1990年,對粉絲來說,是《星球大戰》產品的巨大真空期,肯納不再生產新的《星球大戰》玩具,漫威不再出新漫畫。書店裡也沒有新小說。——戴夫·多爾曼,畫師

1983年,《星球大戰6:絕地歸來》上映,作為經典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為這個系列暫時畫上了句號。而導演喬治·盧卡斯早在1980年就將實際上的正傳第二部《帝國反擊戰》上映時改成了「第五部」,並在1981年為重映的初代《星球大戰》電影添上了「第四部」的編號,因此凡是看過正傳三部曲的人就一定會知道未來還會有「前三部電影」到來。

不過從海報上是看不出來老盧的預先安排的,電影編號實際上在開場滾動字幕上

但是那會兒並沒人知道這三部電影究竟何時會上映。可能是3年後?可能是5年後?甚至10年、15年後?現在我們都知道《星球大戰1:幽靈的威脅》是在16年後才上映的,可那時的人們根本無法知曉喬治·盧卡斯的前傳拍攝計劃,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老盧為星戰迷們畫了一張餅,但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能成真。

從1983年往後推的時間越長,沒有新電影的空檔期就越長,盧卡斯影業授權部開始逐漸變得焦躁不安。和普通星戰迷一樣,他們也不知道老盧的未來電影計劃是什麼,但他們明白一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引人注意的新作品長期缺失的情況一旦持續過長,即便未來《星球大戰》的新作還會上映,拖得太晚也還是會喪失大量的粉絲群體。因此,盧卡斯影業需要找出一個能在沒有新電影上映的時期維繫粉絲群體的方案。

當然,也不能說這一時期沒有其他星戰作品的創作,從1976年到八十年代末也確實有其他的星戰衍生作品出現。但很可惜,它們的創作水準並不高,故事的重要性也不怎麼樣——比如說像在1978年出版的《心靈之眼的碎片(Splinter of the Mind's Eye)》,這本只比初代電影小一歲的古早星戰小說其實還是當初為了防止《星球大戰》初代電影沒有獲得巨大成功而計劃的低成本續集方案,由於當時還沒有簽下哈里森·福特出演續集,這部小說甚至連漢·索洛都沒有出現,小說本身的質量也很成問題。

因此,在當時的情況下,還指望這樣的星戰作品陣容去引發熱度是根本不可能的。

沒了漢·索洛,這部小說又還沒有引入盧克和萊婭是兄妹的設定,所以......描寫十分狗血

到了1989年,盧卡斯影業授權部的危機感可能是達到了頂峰,授權部部長霍華德·羅夫曼終於被熱衷於星戰衍生作品開發的財務總監露西·奧特里·威爾遜說服,同意重新開啟新的成年人故事出版計劃,開始成體系地構建《星球大戰》衍生宇宙。

也算在意料之中吧,到了這個時候,有繼續為《星球大戰》系列創作衍生作品想法的人,都免不了遭到出版界的嘲諷與懷疑。

以上文提到的露西為例,她曾四處向各個出版商去兜售製作全新《星球大戰》衍生小說的概念,但在接觸過多家出版商之後,他們都覺得《星球大戰》已經是過氣而僵化的系列了,都不願意接下盧卡斯影業授權部的IP授權,覺得為《星球大戰》再去創作新的書籍是沒有什麼市場的。

《帝國傳承》的序言中就提及了《星球大戰》在當時遭到的抵棄

除了小說,漫畫創作這邊的情況也不好過,一位叫做湯姆·維奇(Tom Veitch)的漫畫家就是因此被嘲諷的對象之一。

1988年,湯姆·維奇就曾想獲得為《星球大戰》系列創作新的漫畫的機會,那年他和其他人向盧卡斯影業提出了創作這種漫畫的想法。不過,漫畫界的許多人都懷疑,由於漫威此前長期占據星戰漫畫的版權,如果再創作《星球大戰》漫畫,其成就能否超過已有的漫威漫畫。

古早漫威漫畫:《星球大戰(無副標題)》《星球大戰:伊沃克人》和《星球大戰:機器人》

甚至有漫畫界的成員直接對湯姆嘲諷道:「你瘋了。《星球大戰》已經死了。(You're crazy. Star Wars is DEAD.)」

湯姆·維奇

由於這時還沒有人來支持這種想法,湯姆·維奇不得不暫時將創作意願束之高閣。不過,隨著盧卡斯影業自己的態度轉變,事情在數年後發生了轉機。

新生的黑馬

在1986年,一家叫做「黑馬漫畫(Dark Horse Comics)」的全新漫畫公司由漫畫商邁克·理查森創辦於美國俄勒岡州的密爾沃基市。

公司創立後,很快就參與到了電影IP衍生漫畫的創作中去,黑馬漫畫從1988年開始為《異形》以及後繼的《鐵血戰士》系列創作衍生漫畫,並為這些系列的漫畫注入了全新的動力,也使得黑馬漫畫更加熱衷於獲得流行電影的漫畫製作權。這樣一來,黑馬漫畫想要穩固自己在基於電影系列的漫畫創作界地位的需求很容易地就和盧卡斯影業想要為《星球大戰》系列創作新漫畫的想法切合到了一起。

如今的黑馬《異形》專題頁面,下方的描述中提及了《異形》漫畫對於黑馬在影視漫畫創作領域的開創性

最終,盧卡斯影業終於轉變了態度,提出了創作新《星球大戰》漫畫的計劃,而黑馬漫畫也從漫威手中取得了《星球大戰》漫畫的創作權,開始為這個急需新漫畫的太空歌劇增添動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湯姆·維奇終於成功與黑馬漫畫簽訂合同,成為為首部新星戰系列漫畫執筆的漫畫家。

不過,雖然終於獲得了為《星球大戰》製作全新漫畫的機會,但湯姆·維奇的創作依然要受到盧卡斯影業的限制與調控。

掣肘頗多的設定搭建

對於漫畫創作的本來想法,湯姆·維奇原本是打算創建一群新絕地角色,再計劃探索這些絕地的生活和性格,最後承接《星球大戰4:新的希望》中所提到的絕地敗落,完成一個刻畫正義英雄人物群體而又以悲劇收尾的故事。

但是,喬治·盧卡斯並不同意這種想法,因為前傳三部曲雖然尚處在畫餅階段,但任何與這個還未成型的時代所重合的衍生作品都不能被容許創作出來,至少不能直接將時代背景設定在正傳三部曲之前,以防妨礙老盧的創作思路。

可是,老盧一是自己本身就不可能向外人分享自己的前傳構思,二是這個時候估計他自己也沒構思多少,因此對於衍生作品創作者來說,能和未來的前傳三部曲不衝突多少全看自己的造化了。

喬治·盧卡斯

既然老盧不同意,湯姆·維奇便選擇了《絕地歸來》後的時期作為新作品的發生區段,而同期進行的小說項目《帝國傳承(Heir to the Empire)》也被作者蒂莫西·扎恩(Timothy Zahn)設在了這個時期,新一代衍生作品便在不考慮前傳內容的情況下往「《星球大戰》後傳」的方向奔去了。

《帝國傳承》中文版封面,《索龍三部曲》首部

而在設定新漫畫作品的反派問題上,湯姆·維奇的初始想法也和盧卡斯影業的意見是相左的。

想要塑造一個吸引人眼球又賣情懷的反派角色,湯姆也沒有什麼太好的方法,不像小說家蒂莫西·扎恩那樣直接創造了一個從外觀到內質都是全新的反派——索龍元帥,他只打算再一次利用達斯·維德的經典形象。

湯姆及其團隊本來的打算是塑造一個穿著達斯·維德盔甲的新反派,一個利用維德形象繼續維持著恐怖統治的傢伙。他們覺得,帝國不會關心盔甲里的人究竟是誰,盔甲的形象本身就足以帶來恐懼與威懾。

哎,好像確實很有道理

但是喬治·盧卡斯還是否定了這種想法,他不允許別人來觸碰達斯·維德的形象,這也是後傳漫畫創作的禁區。不過這一次,老盧則對湯姆他們出了另一個主意,說你們要是能把帕爾帕廷皇帝給帶回來,那也可以啊!

於是,「重生皇帝」的設想就在此時出現了

這個設定乍一聽很瘋狂,因為在《絕地歸來》裡的畫面中皇帝已經被達斯·維德抬起來扔進死星二號的反應堆中去了,何況死星二號本身就被義軍同盟給炸了個稀巴爛。但考慮到那時《星球大戰》失去的熱度與凋敝不堪的狀態,以及黑馬漫畫希望取得成功的心態,把皇帝拉回來的做法也確實是很能抓人眼球的操作。於是湯姆覺得,既然皇帝都被扔下去了,你老盧還要我把皇帝拉回來,那就是明擺著要搞克隆皇帝的操作啊。

果然,湯姆這樣回應之後,老盧立馬就同意了。因此,《星球大戰》後傳作品對於皇帝復活的設定,就是這樣從喬治·盧卡斯的授意開始的。

湯姆·維奇還回過頭去,從《絕地歸來》中皇帝的話語裡尋找著插入這種設定的合理性。他發現,皇帝在對盧克·天行者說出「用你所有的仇恨擊倒我吧!」的時候,顯得十分坦然而自信,好像他並不關心維德如果反水,是否會為他擋下盧克的光劍那樣,他似乎並不關心自己會不會立即遭遇死亡。於是湯姆便放心地將「皇帝有克隆體的後備計劃」作為了新漫畫的基礎設定之一。

在這樣的設定基礎上,湯姆認為,皇帝在《絕地歸來》中作出反覆激惹盧克·天行者的舉動,如果盧克在仇恨下真的動手殺了自己,則可以同時完成兩個目標:

  1. 成功引誘盧克·天行者進入黑暗面,成為自己的附庸,達斯·維德則無論死活都可以;
  2. 自己的肉身毀滅但可以通過靈魂轉移附身到自己的年輕克隆體中去。

但我們都知道,《絕地歸來》中盧克不但沒有倒向黑暗面,帕爾帕廷自己反而起身親手來電療盧克,懶得等著讓他來砍自己了。這樣一來,達斯·維德反水殺掉帕爾帕廷只能讓他完成一個目標,即皇帝成功發動靈魂附身轉移到克隆體中去,湯姆則可以在新漫畫中繼續將盧克與皇帝作為對壘的兩頭了。

在將這幾點確立起來之後,湯姆·維奇便與卡姆·甘迺迪(Cam Kennedy)一道開始創作這部由黑馬漫畫發行的全新《星球大戰》漫畫,並在1991年12月出版了這部被定名為《黑暗帝國(Dark Empire)》的漫畫。

在2014年迪士尼收購盧卡斯影業後,漫威則再度成為《星球大戰》的漫畫創作方,並將黑馬星戰漫畫進行了再發行,《黑暗帝國》也是其中之一。

左:漫威重印版 右:黑馬原版

對《天行者崛起》的影響

就像我在「《天行者崛起》故事原型探究:《舊共和國:永恆皇座的武士》終局動畫譯介與講解」里所說的那樣,《黑暗帝國》也是《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創作的重要參考對象之一。

《黑暗帝國》實際上比《舊共和國:永恆皇座的武士》更貼近《天行者崛起》,單從本文目前講到的內容來說,它的故事背景——《絕地歸來》之後,就與《天行者崛起》同處一個區段。而且更重要的是,帕爾帕廷皇帝的復生也是從這部漫畫作品中直接吸收得來的。

在《天行者崛起》開場數分鐘後,J·J·艾布拉姆斯就急切地將畫面轉到了凱洛·倫前往的皇帝藏身處厄西戈星球,在皇帝的西斯堡壘中,我們可以看到跟《黑暗帝國》中展現的皇帝克隆裝置十分相似的設備擺放於其中,當然裡面還有形似斯諾克的生物產品堆在裡面,用來跟後面皇帝說斯諾克是自己的造物相呼應。

而影片推進到十多分鐘的時候,J·J·艾布拉姆斯還怕大家沒有意識到先前的這些畫面是什麼意思,便又安排抵抗組織的人自己說出了皇帝復生的方法,總而言之一定要把皇帝復生的手段給說明白,他覺得哪怕是讓一個抵抗組織成員從口中說出敵方陣營的」黑暗科技 克隆技術「也是可以的。

不管怎樣,J·J 似乎總是在急切地證明著自己對於《黑暗帝國》的借鑑。

旁邊的韋克斯利的眼神就像:」我靠,你咋知道「一樣

當然,漫畫的具體情節橋段中也有不少《天行者崛起》的參考對象,比這些基礎設定還要多。而在下期的文章當中,我將會介紹《黑暗帝國》的具體情節,和各位一道探尋這兩部作品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