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讀不厭丨冠軍楊揚讀書的苦辣酸甜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6T06:52:09+00:00

1月18日晚,第三屆「冰飛揚」iCE LiVE東方明珠冰上嘉年華啟動儀式舉行,奧運冠軍、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副主席、2022年北京冬奧組委運動員委員會主席楊揚出席。

1月18日晚,第三屆「冰飛揚」iCE LiVE東方明珠冰上嘉年華啟動儀式舉行,奧運冠軍、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副主席、2022年北京冬奧組委運動員委員會主席楊揚出席。

本次嘉年華從1月19日正式對外開放至2月24日,覆蓋整個2022年北京冬奧會賽時周期。在這個特別的冬奧季,申城市民都有機會在「家門口」參與冰上運動。

楊揚,2002年奪得冬奧會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賽的金牌,成為中國第一位冬奧會冠軍。楊揚在23年運動生涯中,共獲得過59個世界冠軍。

楊揚,2003年首次退役讀大學,不久又選擇「復出」、被迫中斷學業,2006年再次退役、來到上海發展。本文側重其「讀書」生活,走近她冰上飛揚的燦爛尤其是「轉型」的心路歷程。

清華讀書:讓楊揚的人生更精彩

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結束之後,楊揚選擇了退役,希望能夠開始另一種人生。於是,她認真地向一直嚮往的清華大學遞交了申請。然而,經過了漫長的5個月,她才等來學校「錄取」的電話。

楊揚在博客中記錄了當時的激動:

「校領導介紹了學校對我們這樣特招生的要求,同時也告訴我為什麼這麼久才給我答覆的原因。原來自從我遞交申請之後,學校就一直在觀察我的一舉一動。看我在成為奧運冠軍之後,每天被媒體包圍著,在社會上各種誘惑之下,是否還能保持作為學校里一名學生的標準。學校不希望收一個明星來鍍金,他們的希望是能夠培養人才,讓我們這些已經為國家作過貢獻的運動員充電,從而能夠為國家作更大的貢獻。」

長久的等待,讓楊揚更加珍惜這得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清華嚴格的選拔與培養機制,也讓楊揚更加堅信自己選擇的價值。

談到在清華5年的讀書生涯,楊揚深有感觸地說:「清華給我最多的是幫我搭建了從相對封閉的運動隊生活走向社會的一座橋樑,讓我更有信心去面對重新開始的生活。」

當初宣布退役時,有外國朋友曾對楊揚說「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楊揚說,「的確是這樣,運動隊的生活和現實的生活是很不一樣的,習慣了被人照顧和呵護的環境,進入什麼事情都需要自己去打理和做決定的現實生活,確實是需要適應的,同時更需要能力。那麼是清華給了我這個能力。」

學校對楊揚的考核與其他同學一樣,非常嚴格。由於基礎比較差,有些課程需要重新來一次,不過楊揚並不認為這是壞事,她說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

選擇「復出」:聽從內心的召喚

2003年,她來到美國鹽湖城的猶他大學學習英語。求學期間,她觀看了中國代表隊在美國站的世界盃比賽,在女子500米這個項目上,中國隊竟然沒有人進入決賽,她的內心掀起了波瀾。

楊揚回憶:「國家隊在美國站的比賽我去看了,我們的優勢項目500米沒有中國隊員了,內心說不上的感覺,然後隊裡也向我發出邀請,問我能不能回來,帶帶年輕隊員,那時候比較猶豫,我所有家人朋友都說,你不要回去,回去你拿一枚銀牌都是失敗的。」

「咱們體育界經常講急流勇退嘛,都希望在最高的時候退下來,我當時糾結,但遵從我內心還是決定回來,被人需要還是很幸福的。」

楊揚最終選擇復出,除了對短道速滑的戀戀不捨,還有一份強烈的責任感。

她說:「老隊員退役以後,中國短道速滑開始走下坡路,優勢逐漸縮小。從我在的時候一年拿十塊金牌,到去年只拿了一塊世界錦標賽金牌,這個項目的起伏太大了。」

楊揚內心顯然深藏著一份責任。她一再強調,隊裡需要她,她就回來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最起碼是對她能力的一種認可。

其實,楊揚回到隊裡有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用自己的表現感染年輕隊員,然後把自己的一些訓練理念傳授給他們。除了訓練,楊揚還要自學一兩門課程,因為在國內訓練不能回美國上學,好勝的她不願因為訓練而耽誤了學業。

「我想潛移默化地影響年輕隊員,哪怕是一點生活上的習慣。」

以前的楊揚是最好的,現在雖然沒有了以前的那種霸氣了,但她仍希望自己可以把目前的狀況扭轉過來。已經恢復正規訓練的楊揚,處處以身作則,但作為老隊員的她依然很虛心,她說自己從年輕隊員那裡感受到了朝氣,自己也變得年輕了。

4年後的2006年都靈冬奧會,楊揚只獲得了一枚銅牌,當時的她已經31歲了。身邊的很多朋友都為楊揚惋惜,早知是這個結果,還不如不要這次復出,在最輝煌的時候激流勇退。

楊揚不在乎,或許結局不夠完美,但那時她心裡裝著的,不再是金牌,而是體育

美國讀書:「一年的國外生活絕對不是享受」

復出前,楊揚一直在美國刻苦攻讀。剛到猶他大學時,楊揚別有一番感觸,生活和學習上的壓力讓楊揚嘗到了什麼是「苦」,但也讓她體會到了靠自己做成事兒後的那種成就感。

有一段時間,楊揚在美國邊上學邊訓練,每天要定時起床,生活中所有瑣碎事情都要靠自己,所以楊揚在美國生活也很「小心」,比如吃東西她特別講究營養。雖然辛苦了些,但每天過得很充實,這讓楊揚覺得一個人的留學生活也另有一番滋味。

很多人以為世界冠軍去國外留學,生活上不必擔心,其實並非如此。

楊揚說起她難以忘懷的「租房事件」:房東說這個星期要交房租,但楊揚此時正好去了另外一座城市,晚交了兩天,結果被要求多交50美元的罰金。到下個月交房租時,楊揚特別留心該什麼時候交,但房東告訴她還是晚了。原來房東要求必須是1號交,可他事先並沒有和楊揚講清楚,所以和他理論了一番,最後得到了原諒。

復出後的楊揚說,自己又回到了以前那種什麼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每天只想著訓練的生活。

「最初的一兩個星期我還不是特別適應……我心裡並不是很自在,因為少了一些成就感。在國外自己生活,每時每刻都有成就感,連給自己做飯,都特別有成就感。」「實際上我們在國內的生活,是美國人很羨慕的。很多美國朋友都對我說,除了訓練,什麼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你們在中國真是太幸福了。」

留學期間,楊揚在學習上也不示弱,她寫的一篇題為「積極與消極」的作文被老師拿出來當作範文。

「老師很欣賞我提出的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怎麼去對待的例證。」其實,楊揚只是寫了自己做運動員時的一些體會。

問楊揚考試成績如何?她笑答:「當然是A多點了。」說到學業和訓練哪個更遊刃有餘些,楊揚說:「訓練對我來講更得心應手,畢竟從小就從事這項運動;學習確實需要一段時間的全身心投入,而我又中斷了許多年的學業,所以一些學習方法、竅門等都不太會,什麼都要從頭琢磨,這也是對我最大的考驗了。」

一段時間後,楊揚在學業方面逐漸輕鬆起來了,通過努力,她已經發現了訓練和學習上的一些共同特點。

特別是考試前夕,楊揚壓力很大:「以前比賽的時候,自己的心態總是比較輕鬆,但在國外學習時就感覺壓力很大,每天晚上都要『開夜車』,特別是考試的前三天,我差不多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

雖然辛苦,但在美國的生活卻讓楊揚懂得了,決定做一件事情一定要下定決心,「剛開始的時候我感覺很不適應,反而會有壓力。」但楊揚相信,「只要有信心,困難是會很短暫的。」

在美國讓楊揚感受頗深的是,她看到了美國人對待體育的一種「單純」的狂熱,她說有很多運動項目都是如此。

中美的文化差異則讓楊揚體味到,做中國的運動員是多麼的優越,因為美國運動員都是自己花錢從事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他們不僅要工作,還要照顧家人。

「在美國我學會了靠自己。」楊揚用「單純」這個詞來評價她眼中的美國人,她說美國人喜愛一種事物並不一定要賦予它很多意義,實際上他們可以單純為體育去瘋狂。比如去現場看棒球、橄欖球等,他們就是一種單純的喜歡,為比賽而單純瘋狂。

總之,國外的讀書生活有苦有甜,用楊揚自己的話說,「一年的國外生活絕對不是享受」。

創業上海:堅信體育對人的發展的積極影響

2006年,楊揚正式退役,面臨著職業轉型。一開始,她也對未來的方向感到迷茫,於是,她給自己定了三個標準:做喜歡的事情,做力所能及的事,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這之後,她不斷嘗試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包括2008年北京奧運會組委會的工作、擔任央視嘉賓主持、創立體育公益基金、創辦冰上運動中心、任職國際奧委會委員等。

「23年的運動生涯帶給我的不止是金牌,我一直堅信體育對人的發展,尤其對小朋友的成長、對家庭親子關係、對社區文化、對社會的發展,都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所以退役後,我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同時,我也想證明,運動員退役之後依然是對社會有價值的群體。」

楊揚不禁回想起年少時的讀書與成長。1984年,9歲的楊揚被選中進入體校學習。可是當時楊揚個子比較矮小、體能也比較薄弱,所以想要取得好成績,那就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雖然楊揚一腔熱血地想要成為一名滑冰運動員,但是媽媽一方面覺得訓練實在太艱苦了,另一方面,也害怕一門心思都撲在訓練上的楊揚會放鬆學習。為了打消媽媽的顧慮,楊揚向媽媽承諾如果下滑了就再也不滑冰了。看著女兒如此的堅定,媽媽這才同意了。

從此以後,楊揚一邊滑冰一邊刻苦學習,滑冰和學習一樣都沒有落下。

為了激勵自己,12歲的楊揚寫下了一篇日記《怎樣對待苦與累》——「如果怕苦怕累,即使是天才也會被淘汰的。」

日復一日的訓練,磕磕碰碰是難免的,挨冷受凍也是難免的,但是回首往事,楊揚卻始終覺得快樂大於艱苦。

在她看來,自己的童年和別的同學一樣樂觀,和別的同學一樣堅韌,但是「無論什麼年代,要想出成績,就必須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要扛得起責任」。

在上海,楊揚為冰上運動找到了最美好的發展未來:「短道速滑對速度的追求、花樣滑冰對美麗的追求、冰球的團隊協作的追求,包括冰上項目對觀賞者文化和藝術素養的要求,這些都與上海海納百川、追求卓越、充滿包容性的城市精神非常契合。」

2010年的浦東新區,正致力於吸引頂級人才落戶、打造體育品牌,所以當楊揚第一次來到三林的時候,就得到了熱烈響應。

2013年,飛揚冰上運動中心開張。

首家市場化的冰場,讓「第一個吃螃蟹」的楊揚的心中難免忐忑:冰場高昂的運營成本、龐大的團隊、未知的市場。

「我當時想著就是『活』下來。」

在創業的最初階段,楊揚到政府機關洽談,去學校推廣,親自帶團隊,甚至隻身跑到稅務局辦事——在「賠」了兩年半之後,終於「活」了下來。

之後,藉助著體育產業蓬勃發展的春風,又迎來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的好消息,飛揚在上海不但立了足,而且扎了根。

如今,飛揚冰場「一分為二」:一方面,擴大普及冰上運動的人群,另一方面,培育冰上運動屬於上海自己的後備人才。

2015年,飛揚冰上運動中心啟動「冰上運動進校園」項目,在浦東新區教育局的支持下,三林地區中小學成為了上海首批參與者,每年有來自25所學校的5000多名孩子,來到飛揚參與滑冰啟蒙課程。北京申辦冬奧會成功後,冰上運動進校園「提速」。如今,全市有30多所中小學教授短道速滑、冰球和花樣滑冰的課程。

9年的耕耘之後,上海的小運動員們,也開始在全國賽場上嶄露頭角:第二屆青運會上,飛揚培養出來的小運動員拿下兩枚短道速滑金牌;花樣滑冰全國比賽U8組中,也有來自飛揚的冠軍選手。

與此同時,楊揚還創辦了一系列的冰上賽事:上海市青少年短道速滑公開賽、上海市中小學生冰上運動會、大大小小冰球賽事……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在這裡愛上了冰上運動,並且發展成了自己形影不離的愛好,為「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承諾貢獻了自己作為冰雪人的一份力量。

參考著述:宋輝:《奧運冠軍楊揚——美國生活絕不是享受》;穀苗:《相約東方明珠夢幻冰場,楊揚:一起滑冰看冬奧!》《楊揚 不斷超越的人生丨我的冬奧故事》;紅豆:《23年運動員生涯,手握59個世界冠軍,冰雪女王楊揚的肆意人生》;李彥:《清華讀書,讓楊揚的人生更精彩》

作者:上海商學院 香齋書院 周一書

往期連結

陳毅同志逝世50周年,重溫他自定的「三要」讀書原則

周恩來「『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陳望道:讀書治學中尋路強國

列寧「系統而周密」的讀寫習慣

關鍵字: